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蓝靛是我国瑶族支系之一,世居深山,头裹蓝布,习以蓝靛染布为衣。本文根据笔者在云南河1:2瑶山乡所做的田野调查,详细描述了现存的蓝靛传统服饰,及其在制作方式、绣花图案、衣着习惯上发生的变化。

  • 标签: 蓝靛瑶 传统服饰
  • 简介:“度戒”是滇东南蓝靛表达生活知识的结构性仪式行为。在国家主流意识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瑶族民间“度戒”仪式很难续持传统的结构边缘,仪式嬗变为交融传统价值和现代工具意识的表达性行为。人们将传统的成年礼“度戒”仪式结构化地发展成为增光家屋“脸面”和抬显家人地位的“夸富”行为,结构化的“度戒”仪式被人们“反结构”地改造成服务于提升家屋地位的工具。

  • 标签: 蓝靛瑶 度戒 结构 反结构
  • 简介:<正>我们传统的民族研究由于适应民族识别和其他民族工作的需要,着重于讨论同一民族的共同因素,忽略其差异性的研究。一个民族不仅具有相互联系的共性,而且又因为民族内部各个支系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经历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相互之间也存在极大的差异。粤北地区的东边和西边的文化差异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本文在我们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历史资料探讨这两者的文化差异问题,其目的不只是更深入地开展瑶族研究,并希冀能为今后进行整体的、多角度的民族研究起抛砖引玉之意。

  • 标签: 瑶文化 龙南 过山瑶 支系 比较研究 群体认同
  • 简介:关于勉需还盘王愿的“渡海”叙事,被认为不早于明代,并逐渐取代“犬祖神话”以重建礼仪性共同体。基于粤北乳源歌及历史考察,可以推断“渡海”叙事亦与明清里甲赋役制度下人户籍和田地的保全有关。至今,渡海叙事仍在拜王歌堂和日常歌中存续,既源于“许愿-还愿”的信仰行为模式,也符合现实需求。粤北瑶族徙居汉区平地后,歌以“渡海”为中心的迁徙叙事趋于系统化和本土化,并融入新的时代印记,显现出人对本族文化的重塑与认同。

  • 标签: 勉瑶 迁徙 渡海 瑶歌
  • 简介:<正>1990年11月,我们有幸抵达广西贺县土地区——沙田乡大冷水村参观访问,发现土的生活习性与连南排的生活习性有许多相似之处,为此,笔者有意识地作出下列比较,借以窥觅定居瑶族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及土与排之间的某种关系。一众所周知,瑶族过去的历史,是一部迁徙动荡的历史。瑶族在多次大规模的迁徙动

  • 标签: 排瑶 贺县 社会文化 阳山 过山瑶 壮族
  • 简介:<正>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千百年来,瑶族人民用诚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和简明的手法创造了无数的歌谣。这些歌谣充分表现了瑶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瑶族的劳动、生活与追求,不愧是民族文艺园地的骄艳花朵。可惜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很多歌没能保存下来,幸存至令的仅有一小部分。现在,瑶族人民口里尚存的历史歌是活的记录,而借助汉字留存的历史歌就成了宝贵的文献遗产。解放后,党和国家对瑶族的文化遗产十分关怀、重视,对历史歌做了很多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

  • 标签: 瑶族 搜集整理 汉语文 书面语 瑶语 汉字
  • 简介:清末广西巡抚马丕响应朝廷号召在桂林创办桂垣书局,自刻、翻印图书,又在广西全省建立多处官书局,发售各种书籍,供广西各族有志之士阅读。马丕创办桂垣书局,不仅为广西地方的各族人民提供阅读之便利,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 标签: 马丕瑶 桂垣书局 创办原因 历史意义
  • 简介:1939年下半年,日军在我南海地区调动频繁,计划开辟华南战场,以切断我西南国际交通线.11月15日,日军第五师团、十八师团及台湾旅团一部,在南海北部湾钦州龙门港登陆后,进占钦州、防城,于11月24日沿邕钦公路北犯,进占广西省会南宁,不久又占领军事要地昆仑关.

  • 标签: 钦州 广西省 龙门 西南 南宁 计划
  • 简介:“耍歌堂”,是连南八排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传盘古王死于农历10月16日,为纪念这位始祖,排人民通过“耍歌堂”形式,举行祭祖活动,以后世代流传。

  • 标签: 排瑶 传统节日 祭祖活动
  • 简介:当初到琳,那时洞厅尚未开放,在初探者勇士们的带领下,凭着几只矿灯和手电。在尚无正经游路的巨石和沟壑中碰碰撞撞地穿行。洞内一片寂静。脚步轻移间,唯足声自聆。渐行渐深,水声如吟。耳边似有人窃窃私语,如切如磋,如泣如诉,而四周除了石头,并无他人。心头不禁一惊:难道石头会说话?

  • 标签: 石头记 瑶琳洞 钟乳石 初探 洞内 开放
  • 简介:<正>白裤一万多人,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的里湖和八圩的千山万弄中,其他则散居于广西河池县的拔贡乡和贵州省荔波县瑶山公社境内。白裤聚居于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梗阻。由于历史上和地理上的原因,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直到民主改革前,刀耕火种仍是这一地区的主要耕作方式,牛耕的使用並不普遍,脚踏翻锹、锄头、砍刀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工具;此外,还使用部分木制工具从事农业、狩猎和

  • 标签: 宗教信仰 农业生产 自然界 发展比较 自然现象 原始宗教
  • 简介:这里群山簇拥,古木苍翠,小桥流水,石径通幽,社坛古庙,戏台凉亭随处可见。这个如诗一般的梦幻之地,有一个幽雅的名字——兰溪。它就是中国四大名之一"勾蓝"的聚居地,一个孕育着瑶族千年历史的地方——湖南江永县兰溪瑶族乡。

  • 标签: 桃花源 兰溪 湖南江永 瑶族 聚居地 功德碑
  • 简介:<正>八排是瑶族众多支派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白芒、九寨南岗、三排、金坑、大坪、香坪等地.据1982年统计有人口五万八千二百二十二人.八排有独特的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在此,我们仅就八排的社会化作个简单的探讨,不妥之处,祈斧正.一、社会化的过程与途径婚姻与家庭制度的确立预示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民族的文化将通过成年人的传递而由新的一代继承、创造.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婚姻的确立与家庭的产生便是文化传递的开始.家庭将社会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告之新生的

  • 标签: 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过程 成年人 成丁礼 青年人 社会组织
  • 简介:<正>瑶族族源问题,古今学者都作过探讨,众说纷纭,看法不一。《瑶族简史》一书,已将各种意见概括为:一、认为瑶族源于山越,原始居地在今江、浙一带,会稽山和南京十宝殿(峒)又是主源之地;二、认为瑶族源于长沙、武陵蛮,原始居地在今湖南湘、资、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其中还有人认为应包括湖北、四川,贵州、江西、安徽、河南、陕西等部分地区;三、认为瑶族源于五溪蛮,原始居地在今湖南、贵州之间;四、认为瑶族来源是多元的,既有长沙、武陵或五溪蛮成分,也有山越和其他成分。上述所见各说,有据凭力争之势,有

  • 标签: 苗族 三苗 族源 部落联盟 九黎 同源论
  • 简介:<正>布努是瑶族中一个较大的支系,操“布努语”,人口近40万(1982年),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28%,分布在广西的都安、巴马、田东、田阳、平果、德保、凌云、乐业、田林、河池、宜山、风山、东兰、宾阳、隆安、马山、忻城等县(自治县)的大石山区。喜聚族居住,也有与汉、壮族杂居的,是大分散,小集中。布努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语族苗语支。布努诗歌丰富多彩。按体裁分有古歌、情歌、挽歌、风俗歌、酒歌、呼咿歌、咧哪歌和新歌等;按

  • 标签: 布努瑶 诗歌语言 语言美 古歌 大石山区 随类赋彩
  • 简介:在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的油岭,至今居住着900多户3300多人口的排同胞。他们生息繁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至60年代末,仍保留着“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此风俗的形式是:待半年或一年甚至二、三年后,经夫家再三请求,新娘才回到夫家居住,真正过上夫妻生活。分析其习俗存在原因有四点:

  • 标签: 婚姻习俗 排瑶 连南瑶族自治县 60年代 夫妻生活 居住
  • 简介:本文通过对八排妇女传统文化及其变迁的调查,探讨排妇女的发展及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适应问题。

  • 标签: 八排瑶妇女 传统文化 现代化
  • 简介:凌云地区的背陇1949年以前实行重聘礼制度,重聘礼制度废除后,背陇的婚姻自由度大大提高,日渐形成了早婚的习俗。

  • 标签: 聘礼 背陇瑶 旱婚
  • 简介:今天,不会有人刻意隐瞒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甚至有些本非少数民族者也想方设法“变”为少数民族;而在先前,不必说古代,就是民国时期,情况则刚好相反,在“有身份”的人群中,极少有人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其问原因,众所周知。

  • 标签: 教授 族名 民族身份 少数民族 民国时期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