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1 个结果
  • 简介:《毛主席语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风靡全国,它是解读20世纪中国以及“文化大革命”的一把钥匙。从《解放军》开始在“眼”处刊登第一条语录,到《毛主席语录》一书的诞生,从内部发行到全国发行直至风靡世界,有一个历史过程。

  • 标签: 《毛主席语录》 “文化大革命”期间 编发 20世纪 解放军报 发行
  • 简介:吴祖光自20岁时写出第一个剧本后,在文化界就富有文名。《新民报》创办人陈铭德慕其盛名,请他来上海担任《新民报》副刊《夜光杯》主编。吴祖光痛恨国民党的腐败专制祸国殃民,现在有了阵地,自然不会放过揭露国民党的机会。1947年2月上旬,吴祖光收到一封署名“愚者”的讽刺诗。诗是根据国民党党歌(也是中华民国的代国歌)改编的,题为《冥国国歌》,诗云:战神土地,污党所宗;以建冥国,以进“大同”。兹尔多事,惟民前锋,昔也非观,主义是出祟(原注:别读为崇,以谐其音)。世人似蛹,毕毕终。异心亿得,动辄死终。(作者注:中华民国国歌亦即国民党党歌,歌词如下: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 标签: 吴祖光 国民党统治 国歌 讽刺诗 夜光杯 中华民
  • 简介:本刊讯8月21日,由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冰心散文奖颁奖大会在广西北海举行,青海省湟源籍女作家邢秀玲发表于《中国土族》杂志2009年夏季号的散文《草原往事》获得本届冰心散文奖。邢秀玲为青海湟源人,历任湟源县中学教师、青海师范大学校刊编辑、《青海日

  • 标签: 全国冰心 冰心散文 往事荣获
  • 简介:在蒙古文报刊史上,清末吉林省出刊的《蒙话》(Mongγolüge-ünbodorol)因创刊早、出刊时间较长而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1986年,我在编著《建国前内蒙古地方报刊考录》(内蒙古图书馆印行,1987年)时曾为该刊写过约400字的提要。就目前所知,这大概是国内对该报的首次介绍。1999年12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蒙古文报刊简史》(Mongγolsoninsedkül-ünteükentoimo,蒙文),内中关于《蒙话》的篇幅达27页之多,而且利用了蒙古国学者德力克先生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我们对该刊的了解。但同时,一些说法也使我产生了疑问。承特古斯朝克图先生热情帮助,

  • 标签: 内蒙古图书馆 吉林省 蒙古地区 蒙文名称 蒙古文 《全国蒙文古旧图书资料联合目录》
  • 简介:1923年,柳亚子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会同江苏吴江黎里区教育会、县立第四高等小学等9个团体,团结了64位倾向进步的知识分子成立了《新黎里》报社。柳亚子自任总编辑,毛啸岑任副总编辑。经过两个多月筹备,于4月1日正式发刊。《新黎里》四开四版,每月1号、16号发行。初期每刊600份,中期达1000份,最多达1120份。发行范围颇广,国内遍布所有省份,国外发到南洋和美国。创刊伊始,《新黎里》气势凌厉,连续推出旅大问题、婚姻问题、劳动纪念等特刊。在担任繁重的总编工作之余,柳亚子撰写了一篇篇泼辣锐进、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提倡新文化,宣传劳工问题。《新黎里》报以它崭新的面貌一登上舞台,就被家乡父老誉为“

  • 标签: 陆氏 中国国民党 蒋介石 先哲 吴江 地方人士
  • 简介:《童子世界》是我国最早的一份为儿童办的报纸。它是由清末上海革命组织爱国学社,于1903年4月6日在上海创办的。

  • 标签: 上海 儿童报 《童子世界》 报纸
  • 简介:(他)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 标签: 苏报案 章士钊 革命党 蔡元培 吴稚晖 孙中山
  • 简介:《大同》是在国民党二大期间办起来的一张四开晚报。虽然办报不到一年,但它以泼辣、大胆、深刻、活泼的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同》的开办是借助他人的办报登记证才正式出版的。开办当初,报纸以吹捧歌女、戏子为主,其他为黄色新闻,所以不为众人欢迎。为此,《大

  • 标签: 大同报 期间大同 民国期间
  • 简介:辛亥革命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在这次伟大的社会变革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宣传并身体力行妇女解放的巾帼英雄,秋瑾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

  • 标签: 秋瑾 辛亥革命 中国历史 社会变革 妇女解放 英雄
  • 简介:1941年9月18日,这是"九一八"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又一份政治色彩很浓的报纸--《光明》在香港正式创刊。这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简称"民盟")在香港出版的机关

  • 标签: 梁漱溟 香港 周恩来 京津同盟会 何香凝 重庆文化
  • 简介:文章讨论司马迁《任安书》中的两个“不得已”与“曼辞以自饰”的意义以及与“从上雍”相关的结构分析问题。

  • 标签: 不得已 曼辞以自饰 从上雍
  • 简介:报纸是舆论斗争的重要工具.说起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所办的报纸,不能不提起的名字.创刊于1911年10月14日,是在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仅4天后面世的.这既是起义后革命党人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辛亥革命后国内的第一家革命报纸.

  • 标签: 大汉报 报革命
  • 简介:《清议》所载《国家论》,以往学者多认为是梁启超抄袭吾妻兵治《国家学》。笔者通过比对《清议》本《国家论》、吾妻兵治《国家学》以及平田东助与平塚定二郎所译日文本《国家论》,发现《清议》本《国家论》并非如以往学者所称的抄袭自吾妻本,而是以平田本为底本,参考吾妻本翻译而成。就《清议》本《国家论》的译者来说,笔者认为除梁启超外,罗普可能也扮演了一个指导者的角色。

  • 标签: 《国家论》 梁启超 伯伦知理 国家观
  • 简介:上海“孤岛”时期,以外商名义注册的“洋旗”,是“孤岛”抗日进步力量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利用英美在租界的特殊地位,为求生存而采取的一种办报策略。一“孤岛”初期,由于日寇强行对租界内的中国报刊实施新闻检查,并通过租界当局取缔抗日报刊,因此,自1937年11月下旬起,除《新闻报》、《时报》等少数报刊接受日方的新闻检查继续出版外,大批抗日报刊纷纷迁往内地和香港,或毅然停刊,以示决绝。据1937年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载称:“自11月华军退出上海后,出版物之停刊者,共30种。”上海“八一三”抗战后形成的强大的抗日报刊阵营遭到毁灭性摧残。为了能继续从事抗日活动,爱国的新闻工作者曾尝试创办纯翻译的抗

  • 标签: 孤岛 《文汇报》 中美日 新四军 新闻检查 《新闻报》
  • 简介:1966年的"五·一六通知",导致"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一些文化机关陆续受到冲击,大批文化人成为"革命"对象。就在此时,北京街头却出现了一份新创刊的报纸——《前进》。这是一份仅仅存活了103天(1966年9月15日至12月26日)的报纸,共出版45期,成为中国当代新闻史上一个罕见的夭儿。《前进》的创刊要从它的前身北京《大公报》的停刊说起。中央文革批准《大公报》易名《大公报》创办于1902年,曾有津版、沪版、汉版、港版、渝版、桂版,至今仍有港版出版发行,是一份有着

  • 标签: 大公报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思想 中国当代 报纸 毛主席
  • 简介: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早年为宣传变法而创办了“一会三”,即强学会、《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其时,康有为十分看中报纸的特殊功效,他在上光绪皇帝书中,多次提到“设达聪”的建议。他以为欲变法,非开通民智不可,而欲开通民智,亦“非有报馆不可”。为此,他倾注极大精力开设报馆,倡言变法。在《万国公报》发行不久,康有为即称“开两月,舆论渐明”、“识议为之一变”、“渐知新法之意”,言辞间不无得意之神色。然而好景不长,康有为京城之举很快便引起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强烈不满,而这股势力的总后台即权倾一时的慈禧太后。结局不言而喻,“一会三”尚未形成气候,即遭清廷查封。在京城一片萧瑟的气氛中,

  • 标签: 康有为 《知新报》 《时务报》 澳门 梁启超 孙中山
  • 简介:“威约”亦见《焦氏易林》。《中孚之比》:“威约拘囚,为人所诬,皋陶平理,几得脱免。”《既济之旅》:“威约拘囚,为人所诬,皋陶平理,部械出牢,脱归家闾。”此“威约”与“拘囚”连用,联系《任安书》“在穽槛之中”、“幽于园墙之中”,不难发现,此词就是表示被剥夺人身自由之意。

  • 标签: 《报任安书》 《焦氏易林》 人身自由 皋陶 中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