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3 个结果
  • 简介:"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不少老同志的共同感慨和心愿。由于"文革"10年中"四人帮"的破坏,许多人失去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国为民多作贡献的机会。"文革"结束迎来艳阳春天,他们都发出同一个心愿,把过去的损失尽量尽快弥补回来。当时担任上海外贸学院英语教授年将七旬的裘劭恒,也有来日苦短,报国苦少的同感。在他叹息即将离开施展才干的岗位之

  • 标签: 东京审判 首席检察官 溥仪 审判程序 东吴大学 军事法庭
  • 简介:得《贵州省志·审判志》,连续数日一气读完。合卷而思,以为该志不但宜读,而且实用;尤其是在提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该志作为少见的审判专志,意义更加重大。故此借花献佛,草此短文向广大读者、特别是法律工作者推荐该志。

  • 标签: 《贵州省志·审判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 简介:1956年6月10日至20日,我作为在太原组织的特别军事法庭宣传组负责人和新华社记者,参加了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太原审判日本战犯的新闻报道工作,有幸目睹耳闻了这次审判战争犯罪分子的全部过程。

  • 标签: 审判 军事法 法庭 战争犯罪 日本战犯 最高人民法院
  • 简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时间,大小汉奸们惶惶不可终日。作为二号大汉奸的伪行政院院长、伪上海市长周佛海不但没有偃旗息鼓、夹着尾巴做人,反而变本加厉,气焰嚣张,横行上海滩。

  • 标签: 周佛海 汉奸 审判 无条件投降 上海滩 行政院
  • 简介:<正>前言对于清代蒙古史,以往研究得较少,尚未予以说明的问题涉及诸多领域。即使是研究比较多的法制史也是如此。在以解读清代“蒙古例”①为代表的各类法典为重心的研究工作中,我们所再现的情况与历史上的实际情况之间,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在此,笔者以过去的法制史研究为基础,利用到目前为止已出版的主要的法律史料,试对当时发生在盟、旗的真实的案例及其审判,通过分析案例作进一步研究。为此,草就了这篇文章。

  • 标签: 外蒙古 理藩院则例 刑事审判 审判制度 法律条文 札萨克
  • 简介:二战结束后,为惩罚战犯,消除战争策源地,维护世界和平,在德国细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举行了两场世纪大审判。我的姑父向哲溶(字明思,1892-1987年)代表中国出任检察官,参加了东京审判的全过程;父亲周锡卿(原名世正,1915-2004年)任中国代表团翻译。他们与同事一道,不畏艰难,在对侵华日本战犯的审判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东京审判 中国代表团 正义 日本战犯 世界和平
  • 简介:人民法院依法审判案件与解决民族问题,从字眼上看似乎毫无关联,但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出发,从党中央一再强调的“民族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问题”的重大原则出发,两者不仅与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相关联,而且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团结与稳定。

  • 标签: 民族政策 审判工作 《贵州省志·审判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 简介:自今年7月起,中央档案馆开始陆续公布45名侵华日本战犯的供词。此举不仅有力地回击了以安倍晋三为首的日本右翼分子妄图否定侵华历史这一倒行逆施的行径,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60多年前,我有幸亲身参加了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工作,这些日本战犯的供词,我大都经手翻译过。

  • 标签: 日本战犯 审判工作 新中国 侵华历史 中央档案馆 右翼分子
  • 简介: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的几个重要成员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11国代表组成,总部设在日本东京。澳大利亚代表卫勃(有的译作韦伯)爵士被任命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美国律师约瑟夫·季南担任首席检察官。

  • 标签: 东京审判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慷慨 法官 中国 日本东京
  • 简介:《贵州省志·审判志》已于1999年10月出版发行了。这部志书的编纂出版,是反映贵州人民司法工作和人民法院创业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贵州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我参与了这部志书的编纂工作,出版后又反复进行了研读,对它有比较全面、系统、深刻的了解,思之再三,现特提出个人一些体会和感受,供参酌。

  • 标签: 《贵州省志·审判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指导思想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基于国际法准则,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先后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和处理,这是惩罚犯罪、伸张正义、明确战争责任、恢复人类尊严的必要措施。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政府创立了人民司法制度,对于日本战犯采取了法制与道德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处理方法,给日本战犯以人道主义的待遇,在思想工作的基础上,使日本战犯逐渐自觉地认识到发动和进行侵略战争的罪行和责任,为战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具有不同于他国的特点和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主要分析和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日本战犯的政策和处理情况。

  • 标签: 日本战犯 审判 中国共产党 判处 正常化 惩罚犯罪
  • 简介:罗马帝国第二位皇帝提比略之养子日耳曼尼库斯的神秘死亡,及对所谓凶手前叙利亚行省总督老皮索的审判,构成了塔西佗《编年史》二、三卷的叙事中心。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出土的《审判老皮索的元老院法令》为重新审视这桩历史悬案提供了新的线索。该法令记载了元老院对被控大逆罪、在审判结束前就引颈自戮的格涅乌斯?卡尔普尔尼乌斯?皮索的判决。除了有助于厘清史实,该法令还为还原罗马元首制初期的政治、社会、思想和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 标签: 审判老皮索 法令 铭文 译注
  • 简介:1947年5月,在山东解放区烟台市,发生了一桩美籍职员纵车轧死中国黄包车夫杨禄奎的交通肇事案。随后,烟台市向有关国际组织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最后,有关国际组织不仅足额包赔了受害人家属的损失,这名美国肇事者也被烟台市地方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 标签: 解放区 外国人 审判 国际组织 交通肇事案 烟台市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基于国际法准则,为惩罚犯罪、伸张正义、明确战争责任、恢复人类尊严,先后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和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政府(以下简称新中国)对于日本战犯采取了法律与道德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处理方法,予以人道主义的待遇,在思想与劳动改造的基础上,使之逐渐自觉地认识到发动和进行侵略战争的罪行和责任,为战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具有不同于他国的中国特色和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 标签: 侵华日本 审判改造 战犯审判
  • 简介:翻开《审判志》,正气逼人。法官威严地端坐在审判席上,有如包公在世。包公确有其人,名包拯,字文正,北宋初年做过开封府尹,加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意在可拯万民于水火之中,“文正”乃清正廉明之意。舞台上的包拯,面黑如漆,显示出他“铁面无私”的本色。他究竟办了多少案,是否果真那么离奇,这里姑且不去考证它。但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传颂这位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伸张正义、为民除害的“包青天”,却是事实。

  • 标签: 《贵州省志·审判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 简介:近几年来,收到一些各地赠阅和交换的志书,除了委托评论之外,一般很少翻阅,毋庸讳言,志书的可读性太有限了。近日收到《贵州省志·审判志》,尽管朋友厚爱,催稿十万火急,因工作之忙,还是压了一断时间才去读它。谁知这部洋洋120万字的大部头异省专业志,竟能吸引一个不从事司法工作的我读下去,这是因为该部志书收录了大量的案例,与其说《审判志》,倒不如说是一本案例大全。

  • 标签: 《贵州省志·审判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体例 表述方法
  • 简介: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摧毁了旧有的国家机器,对法国历史乃至世界近代史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随着革命的深入,法国国王存废问题以及对国王的审判都存在极大的争议。尤其是审判路易十六,作为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其诉讼过程及所追求的价值理念能深刻地反映出大革命时期的刑事司法实践。

  • 标签: 法国大革命 路易十六 刑事司法 审判
  • 简介:1946年4月至1948年1月间北平军事法庭对所辖日本乙丙级战犯进行了审判。由于华北地区沦陷时间长,日军的流转范围较大,故实际拘捕的战犯嫌疑人大多是现地受降的日军现役人员。战犯嫌疑人的确定基本依靠民众检举,而战时负责地方治安工作的宪兵及警务人员成为追究的重点对象。北平审判具有在受害地对暴行实施者进行审判的鲜明特质,一方面反映了乙丙级战犯审判对于地方受害民众正义求偿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亦不能因此抹煞其建立在证据中心主义基础上的规范性与正义性。

  • 标签: 北平军事法庭 乙丙级战犯 受害地审判
  • 简介:由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数10位在司法战线上工作多年的同志,经过10余年的反复讨论、修改、定稿,一部120余万字的《贵州省志·审判志》于1999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大家见面了,这是贵州省司法界的一件大事,我作为一名从事法学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感到由衷的高兴。读完这本志书之后,我有如下的体会:

  • 标签: 《贵州省志·审判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