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着力解决群众和行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规范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最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了学术期刊认定工作。广西有115种期刊参加首批学术期刊认定,其中97种期刊被认定为A类(认定为学术期刊),6种被认定为B类(认定为学术期刊,但存在少量问题需规范),9种被认定为C类(存在问题需整改后重新认定),3种被认定为D类(认定为非学术期刊)。

  • 标签: 学术期刊 广西 地方志 期刊出版 认定工作 广电总局
  • 简介:卢斯飞教授是广西的著名学者、教授,也是广西民进会员中的优秀代表。在卢斯飞教授八十寿辰之际,广西师范学院在这里举行“文学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卢斯飞学术思想研讨会”,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作为学界的晚辈、广西民进的后来人,我感到十分高兴、也非常激动。我与卢斯飞教授相识,是先闻其名,后识其人。

  • 标签: 学术思想 广西师范学院 著名学者 文学教育 教授
  • 简介:本文通过详细梳理钱穆先生有关清代学术的论著,既对其一生孜孜于清代学术的探究历程分为四期做了展现,又重点探讨了他对清代学术史中一些重要问题(如清代学术与宋明学术的关系、清代学术的分期及其评价等)的认识与变化,并进而揭示了其之所以倾心于清代学术的中心取向与基调。我们认为,钱穆先生对清代学术的关注既一以贯之,又视野宏阔;他的诸多认识与论断,不惟有力地推进了清代学术史的研究,而且为学界提供了一种解读范型。

  • 标签: 钱穆 每转益进 清代学术史 汉宋学 经世致用
  • 简介:感谢论坛主办单位,尤其是厦门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陈耕老师的邀请。抱歉!我几场会没有来,对会议论文了解得不是很完整,主要责任在我自己。我曾在安溪调研,结识了一些朋友,这几天来来往往耽误了时间,失去了听会的机会,但是我利用这个时间把各位的文章翻阅了一遍,学习到很多。

  • 标签: 闽南文化 安溪 会议论文 陈耕 我自己 社会科学理论
  • 简介:2015年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于9月18日—20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新常态、新融合、新发展"是本届刊博会主题,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各类主题活动是今年刊博会的亮点之一,比去年增加了50%,达到117场之多。四川省70余家期刊出版单位汇集近100种优秀期刊参展本届博览会。四川展馆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共设立7个专区。《文史杂志》作为四川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本届刊博会。《文史杂志》创刊于1985年,

  • 标签: 文史杂志 武汉国际 文史研究馆 占地面积 扩展版 政府参事室
  • 简介:《满江风雨一帆归》是三十多年前潘韵先生赠送我的一幅山水画。当年,我还是一个下乡知青,每天忙于农活,虽然很劳累,但一有时间还是很喜欢画画,自得其乐。一次偶然机会,通过杭州西泠印社丁茂鲁先生(原西泠印社主任,全国著名人物画家、书法家)牵线,我认识了潘韵先生。那时候我是个世事不知的“小鬼”,潘先生头上顶着“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饱经风霜的面庞,浓墨眉毛下的睿智的双眼却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认识潘先生,我开心死了,哪里忌讳他的“反动”,而是用一双稚嫩的眼睛真诚地羡慕地仰视他。

  • 标签: 学术权威 西泠印社 著名人物 山水画 书法家
  • 简介:1990年,我刚从法国回来就踏上了前往广西富川、贺县(即贺州)的道路,开始了我在国内的瑶族调研。徐杰舜教授几乎也在同时到贺县调研。我们都在追随费孝通先生瑶族研究的足迹。费先生早年所做的花蓝瑶调查就发生在广西的同一个地区,都属于历史上的“大瑶山”①。此前,徐教授在广西民族大学,在张有隽教授的带领下,已经进入到了瑶学领域。我与徐教授对瑶族研究,没有约定,只是邂逅;这一缘分从此便再未拆开,一直封存包裹着。那时与徐教授一起做瑶族研究,他是兼做,我是专做。

  • 标签: 徐杰舜 瑶族研究 年谱 学术 挚友 民族大学
  • 简介:王泗原这个名字,与同时代一些学者相比,并不为许多人熟知。一来他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从1950年进北京直至退休一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编辑;二来他没有高深的学历,大学没读完就因家贫而被迫辍学;三来他一生只完成3部著作,加起来不过百万字;四来他为人低调,从不喜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除了上班,多半“宅”在家里,唯一的嗜好是到戏院听戏。但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平凡普通的学者,当你走近他、了解了他的事迹,便不能不肃然起敬。不妨略举几例:他于1954年出版的楚辞研究著作《离骚语文疏解》得到著名语言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先生赞许,亲笔复信说:“初一循诵,已称博雅。”

  • 标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学术 研究著作 1950年 1954年
  • 简介: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蜀中禅师圆悟克勤(1063—1135)在成都出任昭觉寺住持。他的师父法演(1024—1104),属与苏轼同时代的人。有宋一代,是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建构完成(主要在唐代)后的一个大发展时期,禅宗的理论体系与传播系统更是日新月异,嬗变激烈。

  • 标签: 圆悟克勤 法演 昭觉寺 崇宁 中国佛教 蜀中
  • 简介:《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中的“绿竹”是两种草或两种菜名,还是指绿色的竹子,自汉至清,一直争论不休,可谓形成了一桩学术公案。钱锺书《管锥编》广征博引中外文献资料,揭示出这一学术陈案实际上涉及如何理解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的大问题,他认为,诗文中的景物描写可分为两大类,就创作主体而言,诗文中描写景物有两种情形,一是“得之当时目验者”,二是“出于一时兴到者”;就接收主体而言,须对作者描写景物是“得之当时目验者”还是“出于一时兴到者”做出判定,不能缘木求鱼,或按图索骥,或刻舟求剑;即使是“得之目验”者,还要考虑到“因世变事迁”的复杂性,亦不可守株待兔,从而令人信服地破解了这一学术陈案。

  • 标签: 淇奥之竹 学术陈案 管锥编
  • 简介:陈寅恪1931年发表的《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责任》一文,尽管常被学界引用,但此文言简意赅,实值得仔细研究。其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是国民政府北伐之后将清华从一所民国初年成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改制为一所国立大学,学校的制度和学科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陈寅恪此文正反映了这一变革过程中对中国学术的反思和对清华发展的总结与期待。一方面,陈寅恪在到清华任教多年之后,其背负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使得他非常看重民族与学术的独立;另一方面,他又不忘以他在海外游学多年的观察来评判中国学术过去从旧学到新学的转变中所存在的得失,对中国学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反思性看法。

  • 标签: 陈寅恪 《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 疏证
  • 简介:本文从"近三百年"学术发展走势的视角,探讨了王国维在晚清民初学术流变和转型中的治学取向,以及由倾心哲学转而探究文学再到孜孜于经史小学的学术思想进路缘由,并梳理勾勒出其对清代学术与宋明学术的关系、学术偶像的选择、清代学术各阶段价值评判等问题的认识,揭示了他在追求"为学术学术"理念之外所蕴含的"明道经世"情怀。相较于此前清儒的治学理念、方法和范围,王国维之为学,既有比较明显的"清学特征",更因时势变迁、中西学术的激荡等,而呈现出新的特色。

  • 标签: 王国维 清代学术史 道咸新学 清学三阶段论
  • 简介:近期,在张问陶故里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召开了张问陶全国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河北、陕西、重庆、四川等省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人参加套议。与会者参访了蓬溪县金桥镇翰林村问陶故里,拜谒了重新修复的船山墓;观看了四川宋瓷博物馆收藏的张问陶书画作品;参观了蓬溪县国家档案馆张问陶诗书画展厅:观看了《蜀中诗冠、大清神断张问陶》专题片;

  • 标签: 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问陶 蓬溪县 香港特别行政区 国家档案馆 四川省
  • 简介:人民网南宁9月23日电9月19日上午,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为本院资深教授卢斯飞举办“文学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100多名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及卢斯飞教授的学生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上,卢斯飞教授回顾自己与学校的“结缘”,他认为,作为教师,“其乐多矣”。一乐新苗茁壮,脱颖而出,薪火相传,生生不已;二乐可常“充电”,更新知识,追求新知。

  • 标签: 广西师范学院 学术研讨会 教授 师院 文学教育 “充电”
  • 简介:读完了《徐杰舜学术年谱》,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徐先生的学术生涯,可以说是“才华早现,中经磨难,大器晚成”。他在大学本科就开始发表学术论文,显示出学术敏感和写作才华。后来遇上了大家熟悉的一系列运动,到广西农村参加“四清”,“文革”时到浙江农村教书。直到40多岁才重返学术队伍,开始汉民族的研究。到50岁参加北大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转人人类学研究。徐先生虽然起步晚,但是在他的超凡努力下.终成一大家.

  • 标签: 中国人类学 学术生涯 徐杰舜 年谱 推手 社会学人类学
  • 简介:作为藏族传统的三大历史地理区域之一,康区在地域上介于西藏与内地之间,自唐宋以来,一直是联结西藏与内地政治交往、汉藏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和枢纽地带。尤其是清朝民国时期,在边疆政局日趋危殆之下,康区更被世人视为影响汉藏民族及西藏与中央政府之间政治关系走向的关键性区域。在藏事波折起伏之时,晚清政府以固川为保藏之计,着意强化经营康区,为后世"治藏必先安康"思想之滥觞。

  • 标签: 康导月刊 文化交流 枢纽地带 汉藏 政治交往 历史地理
  • 简介: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办的"纪念刘孟伉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8日在蓉举行。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相关领导,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与参事室的馆员、参事、特约馆员、特约研究员,刘孟伉先生亲属与家乡代表、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一行以及川渝两地部分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纪念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的首任馆长,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诗人、文史学家刘孟伉先生诞辰120周年,并对其在书法篆刻、文史研究、诗词歌赋和修身立德等多个方面的成就进行研讨。

  • 标签: 刘孟伉 文史研究馆 重庆市云阳 中共四川省委 特约研究员 政府参事室
  • 简介:2015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六十册)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该丛书在北京师范大学社科处与出版集团的全力支持下,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学者历经十年撰写而成,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近年来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2015年6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与出版集团联合举办了《史学探索丛书》(六十册)出版学术研讨会,总结学术成绩,汲取成功经验,布局未来发展。

  • 标签: 历史学院 学术成绩 中青年学者 陈其泰 研讨会纪要 学术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