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柏林国家博物馆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亚洲艺术品的陈列,更重要的是来自于中国的丰富的馆藏。我们一直在寻求和藏品的来源地(比如中国)的近距离对话,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相互理解的加深,它建立在互惠和互动的基础之上。

  • 标签: 近距离 对话 国家博物馆 相互理解 艺术品 来源地
  • 简介:那一天,春衫红袖,桃花人面。寂寞的行程,幸得一路的暖阳与和风作陪。使得惆怅的心,不至于涸散。漫步在陌生的地方。小家碧玉的清雅与灵秀,古朴与现代和谐相融。如久远的桂花酿,清幽的甘醇,终年无消无长。一路行来,看到葱笼的林木,静止

  • 标签: 距离 相融 桂花 林木 女子 和谐
  • 简介:一辆二手的吉利轿车最近被朋友低价转让给孔龙震先生。相比他之前奔驰在厦门码头与山路上的大卡车,这位前卡车司机进入新驾驶室时无需抬脚高攀,却不得不俯身低头。

  • 标签: 卡车司机 画家 距离 吉利轿车 驾驶室
  • 简介:清代是黄河上游区域甘青宁三省区城镇体系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时该时期本区域府县行政等级体系的发展和稳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省府为中心地的各府县城镇空间布局特征,符合这里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有其合理内核。

  • 标签: 清代 黄河上游城镇 距离特征
  • 简介:一、今人对南汉地理的若干误解五代十国时的南汉是继南越国后,建都广州的第二个国家,立国虽只五十五年,但处在唐宋之间,承前启后,要想了解宋代行政区划,必须弄清南汉地理情况。谈岭南地理沿革,今人往往以宋代上接唐朝,略过南汉这一关。既难于阐明沿革情况,亦有背于历史实际。南汉疆域究竟多大?现行著述多略而不言,或则含糊其词;即或言之,亦多欠当。如《简明广东史》131页:“刘晟从楚国手中夺取了13州之地。交州又称臣,这

  • 标签: 南汉 清海军 交州 地理沿革 马殷 岭南
  • 简介:从贵州的“出身”,可见其先天不足。它是国家意志和军事需要,而非社会经济文化聚集发展的水到渠成,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又无统一的文化形态,这从根本上制约了贵州的历史进程不是随全国的形势而进退。长期以来,困扰学者们的,并不是贵州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形态,而是对贵州地域文化如何认识。贵州至今仍以其弱势地域形象而全国叨陪末座,究其根源,除经济的落后外,还在于没有形成鲜明的地域文化。历史上的每一次对贵州的开发,都源于军事的需要,这就决定了贵州I文明进程为军事的需要所左右。贵州文化的积淀,始终带着强烈的通道宿命。因此,有学者称贵州文化为“通道文化”。在这条通道上,从古至今,各方文化都是来去匆匆,有遗落,有沉淀,五方杂陈,四色交融。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贵州省政府突破固有限制,利用当地独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奋力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其做法及其所付出的努力,希望对各地文化产业开拓研究之士有所裨益。本文是作者在“第四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的讲话,限于篇幅和现场效果,未能深入展开,发表在此,意在引发广大读者共同关注贵州文化产业。

  • 标签: 贵州文化 文化地理 中国文化产业 社会经济文化 地域文化 民间文化资源
  • 简介:一、黔江历史水文地理考释《明史》卷四三《地理志》重庆府黔江县下载'南有黔江,源出贵州思州府界,正流自涪陵江合大江,支流经此,下流为湖广施州卫之清江'。《明史》卷四四《地理志》施州卫唐崖长官司下载'南有黔水,即清江之上源'。依据文献考证,《明史·地理志》对黔江和黔水的记载是错误的。从文献记载来看,黔今即涪陵江,也即今之乌江。《宋诗钞》卷四六载'黔江自南来,胥会涪之东'。《大明一统志》卷六九载'黔江自思州之上发源,经五十八节名滩与施州

  • 标签: 土家族地区 地区水文 地理志
  • 简介:南海子,又称南苑,是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它在北京城南10公里,面积约210平方公里,为北京旧城区面积的三倍多,是古代北京地区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皇家游猎场所。它之所以能经历数代,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开发历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北京城 地理特征 三代 经历 地理位置 独特
  • 简介:福建省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最南端是东山县的兄弟屿大柑山,北纬23°32′,靠近北回归线;最北端是浦城县忠信乡的无名坑,北纬28°19′;南北纬度相差4°47′。最西点是武平县东留乡的南坑,东经115°50′;最东点是福鼎县台山列岛的门前屿,东经120°43′;东西经度相差4°53′。全省东西宽约540千米,南北长约550千米。陆域的北、西、南三面,分别与浙江、江西、广东三省为邻;东濒东海,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两省最近处相距仅70海里。

  • 标签: 地理志 东三省 东南沿海 武平县 纬度 台湾海峡
  • 简介:感知距离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满意度以及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由感知距离定位图获取的第一手数据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了中国人对距离远近的感知标准及不同常住地、性别、学历和年龄群体差异。主要结论为:中国人对距离远近感知标准为:直线距离≤200km、时间距离≤4h感知"很近",直线距离200—400km、时间距离4—8h感知"近",直线距离400—700km、时间距离8—13h感知"远",直线距离700—1000km,时间距离13—20h感知"很远",直线距离≥1000km、时间距离≥20h感知"遥远";常住地交通便利程度、性别、学历、年龄都在影响着人们对距离远近的判断。本文首次实证研究了中国人对距离远近的感知标准,丰富了感知距离研究内容,研究结论对于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 标签: 感知距离 远近标准 直线距离 时间距离 群体差异
  • 简介:  [小明登场]  最近浑身上下难受,烦啊,烦得特别想堕落一下.成天被管着,应该放纵一下,比如一口气吃他三颗大白兔,扎数学老师的自行车轮胎,喝一瓶咳嗽糖浆什么的.……

  • 标签: 现实距离 理想现实 记理想
  • 简介:部门人文地理的研究与进展部门人文地理是河南省开展较多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分支较多,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这里主要叙述经济地理中的农业、工业地理和城市及旅游地理。1.1农业地理河南地理所正规的农业地理研究工作是在60年代初期以县级农业区划为中心开始的,曾...

  • 标签: 研究与进展 人文地理 区域发展 河南省 发展研究 国土规划
  • 简介:《人文地理》杂志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与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合办,编委会由国内外近百位著名教授和学者组成。本刊是我国专门研究人文地理学的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地理学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力求及时反映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主要栏目有:文化、旅游、政治、城市、经济、政治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文地理》目前为国际地理联合会文化地理研究会中国期刊、中国中文核心

  • 标签: 人文地理征稿 征稿简则
  • 简介:人才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产生是由社会实际问题,人才系统与地理环境关系和人才地理研究者的研究基础决定的。本文对人才系统与地理环境关系、人才地图、人才地域分布、人才地域结构、区域人才资源配置和开发战略、人才地理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认为今后人才地理学要坚持调查研究、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创新、进行理论体系的建设。

  • 标签: 人才地理学 研究 发展方向
  • 简介:《人文地理》杂志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与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合办,编委会由国内外近百位著名教授和学者组成。本刊是我国专门研究人文地理学的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地理学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力求及时反映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主要栏目有:文化、旅游、政治、城市、经济、政治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文地理》目前为国际地理联合会文化地理研究会中国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地理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

  • 标签: 人文地理学 征稿简则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地理学会 中文核心期刊 国际地理联合会
  • 简介: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入手,深入论述了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双向同构关系,分析了地理环境对民族传统文化风貌、文化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产品特色等具体影响,指出了研究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文化 地理环境 双向同构关系
  • 简介:嘉央曲吉丹增成列(1789一1838)的《大世界广说情器明镜》、松巴·叶西班觉(1704—1788)的《世界概说神奇妙言》和扎敦·格桑丹贝坚赞(1897—1957)的《世界地理概说》,是近代出现的三部有关青藏高原及其外围地理学的重要著作,其中前两部为佛教学者所著,后者由苯教学者著。扎敦·格桑丹贝坚赞是著名苯教大师夏尔杂·扎西坚赞的高足,师徒二人均是近代苯教新派的大师和重要学者。《世界地理概说》继承了苯教传统中的地理学说,吸收了佛教的许多地理概念及其解释,既有吐蕃、大食、波斯、象雄、松巴、突厥、勃律、李域等传统历史地名的地理和方位的详细阐释,也有巴拉、哈拉罕等极少出现在历史地理著作中的地名,实为一部重要的地理学著作。

  • 标签: 苯教 象雄 大食 波斯 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