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是第一名。阿错于1969年出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程章村的普通牧民家庭,那里是一个海拔3500多米半农半牧的高原山村。阿错本名泽仁彭错,意为长生如意,阿错是简称,后来成为他的正式名字。阿错从小学习民间雕塑,活佛赐予他艺名意西微萨,意为智慧光明,所以又叫做意西微萨‘阿错。有人说他的人生与他的名字“名副其实”,既智慧,又光明。

  • 标签: 求学路 藏族语言学 博士 阿错
  • 简介:《独立评论》是30年代以胡适为核心的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创办的政论刊物。该刊以理性的救亡主张和“敬慎”负责的持论态度,在当时的期刊界独树一帜。胡适是《独立评论》的灵魂,身为编辑,他为该刊的成长倾尽了心血。而幕后与胡适密切配合共同承担出版发行工作的,则是他的学生黎昔非。本文试通过对黎昔非从学生到经理人的身份转换,探讨30年代下层知识分子为谋求个人的发展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他们与上层知识分子之间的微妙关系。

  • 标签: 黎昔非 独立评论 胡适
  • 简介:1999年6月,我以特邀撰稿人的身份,随同辽宁电视台赴美采访有关张学良的知情者。我们刚步出旧金山机场,前来迎接的祖炳民先生,就直接将我们送至中餐馆“真北平”,说是给我们一行接风。席间,他介绍采访计划时谈到,还将安排我们对他夫人的采访。当时,碍于初次见面,我也没好意思询问他夫人的身份。第二天,我们如约步入他的家中时,茶几上的一叠有关张学良的图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指着其中的《张学良的政治生涯》对同伴们说,这本书在大陆影响很大,这是作者傅虹霖当年的博士论文。话音刚落,女主人走过来看了看我说:“我就是傅虹霖。”听了她的

  • 标签: 傅虹霖博士 博士谈 听傅虹霖
  • 简介:为适应和满足新形势下博物馆对高层次专业人员的需求,经有关部门批准,由甘肃省博物馆牵头,南开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在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2002年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研究课程进修班已结业。该班面向全省招生,有35位来自博物馆的学员参加了学习。

  • 标签: 甘肃 博物馆 考古学 馆员素质
  • 简介:B.Л.乌斯宾斯基博士B.乌斯宾斯基()以其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丰硕的学术成果成为俄国著名的藏学和蒙古学专家,并跻身于世界著名学者之行列。B.乌斯宾斯基是刚过40岁的中年学者。1975年,他在列宁格勒大学东方语系主攻蒙古语,1981年毕业并获得亚细亚学硕...

  • 标签: 乌斯宾斯基 蒙古文 列宁格勒 学术论文 蒙古语 手抄本
  • 简介:地杰人灵,攀登科举制的顶峰1868年1月11日,也就是清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七日,蔡元培生于山明水秀的浙东名城绍兴。这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名贤辈出的地方:传说中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大禹,其陵墓就立在绍兴城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艰辛故事,就发生在稽山镜水之间;东晋书圣王盛之、唐代诗人贺知章、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明朝多才多艺的文人徐渭等名人雅士,都在这方水土中长大,并影响后世。蔡元培从幼年开始,即受到这些古圣先贤的熏陶,后来,他曾亲撰《越中先贤祠春秋祭文》,以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蔡家为商人家庭,但绝非铜臭势利之家。其父为人正直,慷慨好施,“爱无差等”;其母贤而能,克勤克俭。蔡元培的外貌酷似乃父

  • 标签: 蔡元培 八股文 翰林院 李文田 中国近现代教育 主考官
  • 简介:<正>1993年6月24日,武汉大学与法国有关大学合作开办的第六届中、法博士预备班结业典礼在武汉大学人文馆隆重举行。中方参加结业典礼的佳宾有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教授、副校长候杰昌教授、国家教委国际合作司欧州处王东礼副处长及武汉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法方参加典礼的有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处参赞欧德黎先

  • 标签: 武汉大学 预备班 法国文学 结业 国际合作 大学校长
  • 简介:<正>随着前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5年)立五经博士,学官由经师统治之后,两汉的官方学术教育中逐渐出现一个新现象,这就是博士家法。《后汉书·儒林列传》曰:“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学术文化现象。

  • 标签: 两汉经学 经学史 学术思想 皮锡瑞 五经 经师
  • 简介:2001年7月29日,是中央文史研究馆建馆50周年纪念日,在人们纪念这个日子的时候,不能不想起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奠基人之一、第一任副馆长之一的柳亚子先生。柳亚子不但是同盟会、光复会的元老,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而且还是一位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战士和爱国诗人。柳亚子的史学研究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一最钟情并终生为之奋斗、但始终没有进行到底的是《南明史》的研究

  • 标签: 一生钟情 明史研究 柳亚子一生
  • 简介:地方志书,要记载一代一方的自然、社会、人文及百科之业的历史和现状。但今非昔比,在今天仍然用旧的体例模式去记述这些对象,不能展现当代风貌。这是客观事物向我们提出改革的必然要求。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要变革就得打开视野,从封闭的固定的旧模式和旧的思维方式及方法中解放出来,以勇敢的开拓精神,正视现实。社会在前进,在发展,记述方方面面诸事物历史和现状的地方志,也必须与社会的前进发展相应同步,展现出有活力,有生气的新品格。

  • 标签: 生不立传 地方志书 修志 人物传 人物志 新疆地方志
  • 简介: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鞴(jān,冻裂),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 标签: 七录 指掌 七始 中学同学 斋日
  • 简介:杨一奥洛夫斯万特森博士是瑞典伦德大学(LundUniversity)语言学和语音学系副教授。该大学创立于1666年,是目前瑞典最大的大学。斯万特森博士的高等教育都是在伦德大学完成。他最早修的是数学专业,之后是汉语专业,最后又修了普通语言学专业。1993年他在伦德大学获普通语言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老挝的克木(Kammu)语。斯万特森博士研究方向是语音学和音位学。他在蒙古语的元音和谐和音节结构分析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并表示今后的努力方向仍然如此。斯万特森博士最早接触蒙语是在1983年。当时美国的蒙古学学者包森(Bosson)教授到伦德大学教授蒙语,斯万特森先生开始听他的蒙语课并对蒙古

  • 标签: 蒙古语文 语言学家 元音和谐 普通语言学 瑞典 音节结构分析
  • 简介:当前饭店业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大量使用实习这一普遍现象.本文就这种现象对饭店经营的利弊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在饭店人才培养与饭店人力资源配置有效结合方面提出了全新思路.

  • 标签: 人力资源配置 实习生 校企合作
  • 简介:<正>对蒙古国古代历史文化各时期丰富遗存的考古学研究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这个时期的研究工作是由国外学者独立进行的,而蒙古民族的专业人员尚未产生。自1921年建立了典籍院,蒙古学者便开始积极参与研究祖国历史的工作。即便如此,由于没有本民族的考古队伍,在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方面,仍是由国外学者发挥着主要作用。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产

  • 标签: 敖德 蒙古人 考古学研究 考古工作 色日 古代历史
  • 简介:樊庄的由来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各大城市先后沦于日军之手,国民党南京政府迁至四川重庆。当时除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全国各地开展游击战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外,国民党的军队大多退守在西南、西北各省,全国人民都陷入苦难之中。沿海各地沦陷后,抗战后方花、纱、布供应匮乏,国民党政府经济部特在重庆设立农本局福总庄,担负全国花、纱、布购销业务,以解决后方军民衣被之需。为便于开展业务,总庄及各地(分庄)分支机构都采用商场上惯用字号,因此,福总庄设在鄂北樊城的分庄,被称为福樊庄。樊庄成立经过1939年初,福总庄(经理吴味经)鉴于湖北是全国三大产棉区之一,而鄂北棉

  • 标签: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 第五战区 训练所 鄂北 棉花收购 共产党
  • 简介:张瑞贵(1891-1977)字玉麟,名园亚,广东钦县(今广西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那统村人,壮族,国民党陆军中将军长,素有“张飞”之称。

  • 标签: 张飞 中将 将军 国民党 壮族 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