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正>回族过去称回回。她既不是我国境内土著部落的发展,也不是外来部族的移居,而是自公元7世纪后漫长岁月里从中近东一带逐渐侨迁沿海港口城市而开其端的,唐宋时称为胡贾或蕃客,娶妻生子,称为土生蕃客,成为回回来源的一部分。主要来源则是13世纪初叶因蒙古军西征而被迫东迁的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也有因交通大开而东来的商人等。他们绝大部分做军士和工匠,少数人做官、经商或传教。元朝诏令就地入社以后,加速了与当地

  • 标签: 回族 回民 河州 循化 大通 蕃客
  • 简介:<正>贵州是个民族聚居的省份,全国人口总数在万人以上的民族有13个,满族是其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总人口近两万人,其主要分布在贵州金沙、黔西及安顺三个县。解放后,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国家先后在满族聚居的地方成立了民族乡,这些民族乡计有:黔西县的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金沙县大贤苗族满族乡、宋坪苗族满族乡、新化苗族彝族满族乡、木杉苗族彝族满族乡,大方县黄泥彝族满族苗族乡。定居贵州的满族,在远离故土的他乡,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含辛茹苦,将当地的穷山僻壤开垦出来,为发展贵州经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在长达几百年

  • 标签: 满族 贵州 吴三桂 彝族 其它民族 苗族
  • 简介:  为数众多的内地群众偷渡外逃到香港,历来是广东的一个特殊问题.  由于国内采取了一系列"左"的错误政策,加上3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10年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和提高,因此,广东曾连续发生群众偷渡外逃香港、澳门事件.据统计,从1954年至1978年,全省共发生偷渡外逃56.5万多人,逃出14.68万多人.为了遏制逃港风潮,广东全省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持续不断地进行反偷渡斗争,但效果有限.在一些人看来."逃港"似乎成了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然而,自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后,情况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内地居民"逃港"事件越来越少,而港人北上定居则悄然成为"潮流".……

  • 标签: 内地居民 北上定居 定居潮
  • 简介:情感教育指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一定的变化,使学生的精神领域得到升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初中阶段教师要将情感和文明教育结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感动中进人情感教学的情境,令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

  • 标签: 情感教育 文明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入境 教学活动 初中语文教学
  • 简介:本文选取作为入境口岸的上海和长三角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以入境旅游线路为切入点,从入境首站地比重、空间关联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对上海与长三角区域入境旅游市场的关联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揭示了上海与长三角区域在入境旅游市场上的关联特征,即区域核心城市地位突出、区域关联性不强、关联带动作用不均衡、空间关联范围集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衡线路比重、共推精品线路等合作建议。

  • 标签: 入境旅游线路 关联 上海 长三角
  • 简介:广东入境旅游流的西向扩散是我国入境旅游流运动的一个缩影,其动态演变规律对了解我国入境旅游流运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扩散转移态、时间和空间分布集中指数及转移密度等的计算,对广东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描述和刻画。结论显示:广东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呈现随距离递减的特征,其动态扩散年际间变动不大,但空间集中性日益增强并流向旅游资源富集的省区,相应地这些省区入境游客的转移密度也较高。

  • 标签: 入境旅游流 扩散 时空分布集中指数 转移密度
  • 简介:本文选取中国入境旅游12个主要客源市场的季度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国家与城市层面研究中国大陆入境旅游需求长期与短期弹性,分析在各8个客源市场上入境旅游需求对影响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得出以下结论。(1)各客源市场游客对旅游价格的敏感程度不同。不管是长期均衡趋势还是短期动态变化,国家层面上大多数客源国对中国大陆旅游价格较为敏感;城市层面上大多数客源国游客对北京、上海的旅游价格比较敏感,而对广州的旅游价格敏感性较低。(2)不同客源市场游客对中国大陆旅游需求的变动对于其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各不同。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加拿大、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的游客对中国大陆的旅游需求富有收入弹性,但澳大利亚游客对收入弹性呈负敏感;从城市层面上说,部分欧美客源国的游客对北京、上海、广州的旅游需求富有收入弹性,而部分亚洲客源国的游客对北京、上海、广州收入弹性呈负敏感。(3)相对于价格弹性以及收入弹性,替代价格弹性的效应较复杂。在国家层面上,大多数客源市场游客对长期替代价格比较敏感,有的客源市场呈现替代效应,有的呈现互补效应;从城市层面上来看,大多数客源市场对替代价格的变化不敏感。本文的研究可为中国入境游市场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入境旅游 需求弹性 误差修正模型
  • 简介:《奥勒比亚金银币出入境法令》是公元前4世纪黑海北岸希腊城邦奥勒比亚颁布的关于本外币流通与兑换的法令。奥勒比亚位于黑海西岸贸易线终端,是希腊人与亚欧草原游牧民族尤其是西徐亚人物质交换的主要榷场,也是希腊各邦间贸易往来的重要商埠,希腊商旅势必携带诸邦金银货币出入于此。虽然奥勒比亚行银本位制,但在当地货币早期发展中铜铸币居于重要地位。该法令规定了当地银币、铜币为城邦内部惟一合法通货,并设定了本币与外币兑换制度,是研究奥勒比亚经济和货币发展的重要史料。

  • 标签: 奥勒比亚 铜币 银币 兑换
  • 简介:本文运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与验证性空间数据分析探讨了2005年-2013年中国市域入境旅游流增长收敛、溢出效应的时空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入境旅游流分布呈不同层级的"中心-外围"格局,港澳台客流东南向西北递减,外国客流由沿海、沿边向中部不断填充;②旅游流增长空间自相关,高增长率地市集中于中西部,供需结构的优化推动中西部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缩小与东部的差距;③旅游流增长率满足绝对与条件收敛假设,中西部初始值低,后续增速较快,东部初始值高,后续增速放缓;④旅游资源、经济外向度、与京沪穗的距离这三大全域型影响因素的作用最显著;⑤空间外溢效应具有距离敏感性与市场差异性,对客流的促进作用大于资金流,对外国人客流的促进作用大于港澳台。本文提出加强与京沪穗及边境国家的合作、完善旅游空间网络体系、关注游客偏好动向,延长停留时间等对策。

  • 标签: 入境旅游流 时空格局 收敛 空间溢出 市域
  • 简介:素有“黄河首曲”之称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先头区域。黄河自青海省久治县门堂乡流人玛曲县,环流县境433公里,复人青海,形成“天下黄河第一弯”壮美景观。当地有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玛曲”之说。近年,黄河首曲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当地政府和学术界将草原生态退化问题论证归结为超载放牧的草畜矛盾。为解决这种矛盾,当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陆续将大量牧民从草地牧场移出,逐步实现游牧定居,减少牲畜数量,降低放牧压力以缓解黄河首曲生态矛盾。牧民定居工程已成为政府保护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的最主要和基础性的措施。州政发(2009)3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实施游牧民定居是保护这一区域最主要的草原生态系统的基础性工程,是具有实现生态保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双重效益的重大项目”。

  • 标签: 牧民定居 玛曲县 后续发展 甘南藏族自治州 调查 草原生态系统
  • 简介: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00~2012年江苏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方法、GIS软件等对江苏入境旅游流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苏入境旅游流及外汇收入稳步上升,2005年后江苏入境旅游经济逐渐走向成熟;在2000~2005年期间,港澳游客占据江苏的主要入境客流市场,2005年后外国游客成为江苏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角;入境旅游流流质不断提高,各市入境旅游流流质空间分布差异逐渐减小;江苏入境旅游流流量受民航客运量及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而交通线路长度及星级酒店对旅游流质量影响较大。

  • 标签: 江苏 入境旅游流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 简介: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及统计分析方法,以1991~2011年中国入境旅游相关数据为基础,探究金融危机等事件下中国入境旅游的受损格局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各客源国或地区到中国旅游人数均出现2010年恢复效果明显、2011年恢复效果较弱的特征,但受损幅度差异很大,恢复状况也不尽相同。截至2011年底,各客源国或地区到中国旅游人数均未恢复至预测水平。(2)各客源国或地区收入水平、自身价格和替代价格的变化量,与各客源国或地区到中国旅游人数的减少量具有长期协整关系。收入水平、自身价格和替代价格的变化最终导致了入境旅游人数的减少。游客在考虑到中国旅行时,个人收入成为大部分客源国或地区游客的主要决定因素,自身价格和替代价格的影响效果也不可忽视。

  • 标签: 危机事件 入境旅游 预测建模 受损格局 影响机制
  • 简介:推动入境旅游市场规模成长是当前旅游领域的重大国家战略之一。在已有的文献中,研究者普遍认为签证制度便利化是促进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成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多数研究者只是笼统地论证了签证制度对中国入境旅游具有正向影响,而忽略了签证制度的不同细分类型分别对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规模的净效应。首先,本文剖析了中国签证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各个阶段的典型签证制度的变革及其影响。其次,构建了引力模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以美国、俄罗斯等28个中国主要入境客源国(地区)2000年~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港澳台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持有者免签制度对中国入境游客流的效应显著小于APEC商务旅行卡持有者免签制度;APEC商务旅行卡持有者免签制度对中国入境游客流的效应显著小于在中国境内停留时间不超过30日的普通签证制度。最后,提出了扩大APEC商务旅行卡持有者免签的适应人群等建议。

  • 标签: 入境游客流 签证制度 引力模型 多元回归分析法
  • 简介:本研究以东部典型入境口岸城市上海为研究对象,以市场调查资料为数据来源,从节点、方向及路径三个角度研究上海市入境旅游流的路径转移扩散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以上海作为入境1:7岸的入境旅游流扩散人次排前十的节点城市依次为:北京、西安、杭州、成都、南京、桂林、广州、昆明、苏州、深圳;按照旅游流扩散方向可将入境旅游流扩散方向分为四类:北向、南向、西北向和西南向,并在每个方向上分别归纳出4条扩散路径,其中上海→北京→西安这→路径人数比例最高,上海→成都→西安→北京次之,上海→西安→北京处于第三位;同时研究显示,入境旅游流的扩散存在着路径依赖及路径依赖锁定现象。

  • 标签: 典型口岸城市 入境旅游流 空间扩散路径 路径依赖 上海
  • 简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中心性模型和结构洞模型基础上,对河南省9个重点旅游城市入境旅游空间网络的节点结构特征和整体结构特征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发现,首先河南省重点旅游城市入境旅游网络节点间共有44对旅游流联系,每个重点旅游城市平均与其他4.89个旅游城市间存在着旅游流的集聚和扩散联系,同时在旅游网络中承担8.25次中介者的角色;其次,郑州处于河南省重点旅游城市入境旅游网络的核心地位,洛阳位居次核心,其余重点城市地位较低,处于入境旅游网络结构的边缘;最后,河南省重点旅游城市入境旅游的整体网络密度较高,但明显存在着不均衡性,不同城市之间差异较大。

  • 标签: 重点旅游城市 社会网络分析 旅游网络 空间结构
  • 简介:本文通过建立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SARIMA模型,定量分析了SARS对中国入境旅游收入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时滞,克服了采用传统“同期比”方法分析该问题时不考虑旅游业自身发展趋势的不足,以期能得到关于SAILS对中国入境旅游收入影响的客观认识。

  • 标签: SARIMA模型 SARS 入境旅游外汇收入
  • 简介:文化生活是各民族精神生活的具体体现.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胡阿根村哈萨克族,定居前文化生活以传统的内容和方式为主,定居后文化生活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不仅传统文化生活被移植到新的环境中,现代文化生活也逐步被村民接受.文化生活的丰富对胡阿根村村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文化生活的质量,是发展胡阿根村小康文化生活的基本保障.

  • 标签: 哈萨克族 定居 文化生活
  • 简介:外国游客对于“您对中国旅游最想说的话”这一问题的负面回答是我国入境旅游不足之处的集中显现。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在12个入境旅游热点城市所采集的623句外国游客对该问题的负面回答语句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入境旅游不足之处在宏观层面上集中为7大范畴(语言交流、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旅游服务、旅游信息、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旅游商品),微观层面上集中于22个小范畴。同时,文章以上述不足之处各范畴类别作为我国入境旅游负面影响因子,得出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及其排序。

  • 标签: 扎根理论 入境旅游 外国游客 不足之处
  • 简介:本文以北京和上海两个一级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案例地,构建了包括入境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的兴趣度、对旅游服务质量和对整体旅游环境氛围的评价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意象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运用极小极大离差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并应用变异系数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将所采集的北京和上海的数据代入该评价体系进行计算后发现,上海的总得分高于北京。

  • 标签: 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 旅游意象 指标体系 极小极大离差法 变异系数法
  • 简介:本文系统收集了1996—2005年四川省21个地(市)的国际国内客流量数据,利用集中率(CRn)和聚集度指数(HHI),对其地域分布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入境旅游的空间集中度高于国内旅游,CRn指标和HHI都有较大的差异;10年内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空间集中度在下降,而空间均衡度在逐渐提高,反映出旅游产业发展的地域分布正在逐渐扩张。入境客流量的空间分布受最高级别旅游景点和区位条件的制约,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和最高级别的旅游景点上;国内游客的空间分布受A级以上景点丰度、交通区位和区域人口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均衡性。

  • 标签: 空间聚集 集中度指数 均衡度指数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