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说话要简洁,不哆嗦。清代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林之洋、唐敖几个人在淑士国一家酒楼喝酒。酒保错把一壶醋给了他们。林之洋喝了一口,忙喊:“酒保,错了,把醋拿来了。”这时旁座的一个老儒连连摆手.示意他不要喊.接着说道:

  • 标签: 简洁 说话 《镜花缘》 清代小说 喝酒 连连
  • 简介:到南非已经快一年的时间,回想起当初在国内时一天十几个小时的疯转、无所谓周末和节假日、手机24小时开机、一切以速度说话,家里却乱八糟、连刚出生的女儿都只能托付给老人的那些点点滴滴,好似一场不太踏实的梦境。

  • 标签: 说话 速度 南非 节假日
  • 简介:古代埃及官吏讲求说话艺术。他们追求的不是以美丽的辞藻说服对方,也不是以高超的辩术驳倒敌手,而是少说话、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说话说话时找准时候和分寸。对于以国王为代表的统治阶层来说,要求年轻的官吏们遵循这种说话艺术有利于维持由来已久的等级制和防止因言语不当而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对于初入仕途的年轻人来说,掌握说话的技巧和规则有助于他们理顺与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以免招致上司的厌恶和属下的不满。古代埃及说教文在培养年轻人以符合官场规则说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官吏的自传则揭示了他们身体力行说教文所灌输的劝诫的原因和目的。

  • 标签: 古代埃及官吏 说教文 自传 说话艺术
  • 简介:夏天到了,无论你置身于植被茂密的大山,还是徜徉在幽静的花园,只要细心地近距离地观察寻找,就能感受到昆虫小精灵,那微小生命力带给你的巨大吸引力。微距昆虫摄影相对于普通摄影而言,需要更多的技巧与参与性,过程亦有趣得多。比如你能看到像轰炸机一样的蜻蜓如何捕食的;你能瞅见在草丛中缠绵浪漫的蝴蝶怎样交配的;你可以观察花丛中穿梭忙碌的蜜蜂是如何采集花粉的。在阳光下,大自然的昆虫神奇而美丽,每时每刻都在上演感人的故事,描绘着美丽

  • 标签: 微距 普通摄影 光圈优先 手动对焦 快门速度 尼康
  • 简介:谈到赋,自古及今为之探源辨流者代不乏其人.东汉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他认为赋是《诗经》的一个支派;梁代刘勰同意班固的说法,但又对其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补充:"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字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这是说,除了《诗经》之外,楚辞也是它的一个源头.

  • 标签: 楚辞 《诗经》 文心雕龙 刘勰 诗人 梁代
  • 简介:青岛建城仅仅100多年的历史,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唯一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们或宁静或舌泼,掩映在绿树之中,构成了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城市特色。这些老建筑身上仿佛深刻着一两个世纪以前欧洲文化的影子,一些剥落的墙面似乎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守护着昨天的故事,细看之下总感觉它们更像是一座座童话故事里的城堡,在秘密的庭院里有着很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

  • 标签: 青岛 历史文化名城 房子 说话 童话故事 城市特色
  • 简介:话剧演员于是之先生在舞台上的最后一次亮相,是在1996年。那时他69岁,已有病兆,健忘、失语,但眷恋舞台,还想演。他被安排在话剧《冰糖葫芦》中,客串一个"只有10句台词,每句不超过4个字"的角色。他和演员朱琳搭戏,演一对老夫妻。出去散步,两人总要提醒对方别忘带钥匙。于是之上场说不出"钥匙",

  • 标签: 开口说话 话剧舞台 话剧演员 于是之 老夫妻 北京人艺
  • 简介:天文是没有国界的:“德克萨斯州上空美丽的金星,几个小时后将在德黑兰出现;闪耀在梵蒂冈教堂上的北斗星,中国佛教徒也会在他们的寺院中看到;美国大峡谷宏伟的银河,将同样升起在喜马拉雅山脉、受到尼泊尔人的敬畏”(TWAN)。

  • 标签: 说话 星星 喜马拉雅山脉 德克萨斯州 德黑兰 梵蒂冈
  • 简介:谈导演希望回到有些茫然无知的状态里面P:最近几年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吗?在心态或者别的方面?H:我以为说长相(笑)。最近几年其实还挺好的。我觉得就是能专注地去干一件事,我觉得挺好的,不那么散乱地去忙,无目的地忙。

  • 标签: 情商 说话 目的地
  • 简介:2017年12月25日,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开播首映式在我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该片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

  • 标签: 首映式 纪录片 说话 国宝 中央电视台 学术报告厅
  • 简介:2018年7月1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承制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在我馆举行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张宁等出席发布会。

  • 标签: 发布会 说话 国宝 中央电视台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
  • 简介:30年代,蒋介石先后分别在庐山、峨嵋、珞珈山等地举办各种训练团和训练班,目的都非常明确。1933—1934年的庐山训练,目的是为了消灭在中共领导下的江西中央苏区;1935年的峨嵋军事训练团则是为了统一川滇黔军事指挥而使之国军化;1937年,在庐山扩大暑期训练班,目的是统一全国意志,集中全国力量为抗日作准备;1939年,蒋介石又在重庆复兴关举办中央训练团,目的是培养全国文武人才,以满足抗战的需要。1938年3月,蒋介石在武汉召集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议设置中央训练委员会,作为全国训练最高指导考核机关,并决定由蒋兼任该委员会委员长。组织机构为了便于实施训练工作,蒋介石于1938年5月

  • 标签: 蒋介石 训练团 训练班 受训人员 中国国民党 军事训练
  • 简介:“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对入侵的日军不予抵抗,全国民怨沸腾,终至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对蒋介石实施兵谏。后经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等进行调解,“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蒋介石安全回到南京。后经谈判,逐渐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形势渐趋明朗。蒋介石即着手举办“庐山暑期训练团”,调集全国党政军学中级以上人员,进行战备训练。其时我任山东临淄中学训育主任,亦被调参加第2期受训。1937年6月下旬,我们山东被调训人员齐

  • 标签: 蒋介石 训练团 庐山 “西安事变” “攘外必先安内” 国民党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