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5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以“意象”构成的方式来表现客观事物,它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表现形式,是传统绘画中的精华,渗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中国艺术精神。在艺术创作中实现对自然物象的超越,达到主体情感的流露,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漠视和否定,而是更加深入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并赋予它更加丰富的情感内涵,正如清代石涛说过“画者从于心者也”。画家虽然要以客观世界为依据,但不是被动地模拟对象,画中的客观对象已经经过了画家心灵的陶融,注入了自身的情感体验。

  • 标签: 色彩情感 工笔人物画 意象性 中国传统绘画 客观事物 中国艺术精神
  • 简介:偶遇“小红人”,开启了”小红人”序列性课程的教学实践,从课改到改课,“小红人”微课程的核心是在探究经典意象的童心表达过程中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选择恰当的内容深度,设计不同的学习路径,鼓励多元的个性表达,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的习得方式。

  • 标签: 经典意象 童心表达 小红人
  • 简介:意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的融合,它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曾几何时,青绿山水作为一种绘画意象的创作方式流行一时,它不仅是作为情思的载体,更是画美的印证。因此,工笔青绿山水画作为传统山水画的古典样式,在隋唐至两宋时期曾辉煌一时。两宋以后,随着水墨写意山水画的发展,青绿山水逐渐式微,并慢慢淡出历史舞台。

  • 标签: 青绿山水 意象表现 客观物象 水墨写意 两宋时期 传统山水画
  • 简介:意象油画的独特性首先表现在其思维方式上的独特。画一朵荷花,并不是仅仅告诉你这是一朵荷花;绘一片竹林,也不仅仅告诉你那是一片竹林。要你通过想象,诗意的想象,思考这荷花、竹林更深层次的意象含义。在意象油画的创作中,想象是一个必备素质,并且这个想象是建立在诗意的基础之上。

  • 标签: 意象油画 思维 形式
  • 简介:一、教学分析及意图江南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无数的文化人士曾以画来形容它,可见这个非同凡响的意象地方的独特神韵。让小学中高段的孩子感受这种独特的诗意美、意象美、概括美是我们美术课需要建立的一种审美教育。

  • 标签: 意象美 江南 教学分析 诗情画意 文化人士 审美教育
  • 简介:在中国诸多传统艺术作品中,运用意象审美,步步创新,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是:中国美术史,是一部创新史;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一条艺术长河。在中国画创新中坚持不失笔法,正如在戏改中坚持“不失耳音”一样的重要。如果把京戏改为京腔、京味全无,吐字发声特点和表演程式全无,也就是耳音全无,京戏也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中国画笔法、墨法等特有的条件与味道去掉,也就是中国画的“耳音”全无,中国画也就

  • 标签: 中国画 笔法 意象审美 创新 中国美术史 吐字发声
  • 简介:2017年12月7-10日,在迈阿密海滩举办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展出了大量优秀的绘画、雕塑、装置、摄影作品、电影及限量艺术品等。作为巴塞尔艺术展上大型艺术品的舞台,“2017瑞士巴塞尔艺术展”的“意象无限(Unlimited)”展区挑战了传统艺术展会的形式及规限,展出别具前瞻性的艺术作品,包括大型雕塑、大型装置、影片放送及现场表演等,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艺术体验。

  • 标签: 现当代艺术 大型装置 大型雕塑
  • 简介:在中国当代绘画情境里,"意象"之词成为油画界的热门议题。对它的认识,不仅被众多画家们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实践,连理论界也在不断地针对其美学意义,加以研究和鼓吹。作为实践者,对"意象"的诠释将会如何?我们七位同道在一次聚会中,因对其涵义的争论,遂萌生合作办展的意向。我们以"即兴·7人话语"为学术主题的艺术作品展,即是在这种情形下得以

  • 标签: 意象 中国油画 研究与实践 尝试 民族精神 中国古典美学
  • 简介:从总体上讲,西方艺术重科学性、典型性,中国艺术重主体精神和意象,这是由各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和审美价值取向所决定的。虽然中国是意象论的故乡,但西方也并非没有意象理论和意象型艺术。意象是人类艺术领域所共有的一种客观现象。

  • 标签: 中国艺术 意象观念 审美价值 西方艺术 艺术手法 艺术形象
  • 简介:南朝画论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澄怀味象”强调的是审美主体以清澄纯净、无物无欲的情怀,在非功利的审美心态中,去感悟内部深层的情趣意蕴与生命精神。“澄怀”是对体验者审美心胸的要求,而此次展览我提出的“城怀味象”中的“城怀”,亦强调审美主体的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除此之外,更侧重和突出的是,近现代以来,社会变革和城市发展下的一种渗透在审美主体血液里的经验和状态,“味象”即体味与体验丰富而多边的客观现实生活。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城市空间 澄怀味象 前言 水墨 意象
  • 简介:舞台意象与表现王晓鹰(一)象征、意象、表现所有的艺术都具有象征性。但并非所有的象征都具有艺术性。关于象征,黑格尔写道: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它...

  • 标签: 表现性 意象创造 桑树坪 “残酷戏剧” 美的形式 自然形态
  • 简介:  研究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往往要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当我们迷恋于某个时期、某个地域以及某个画家、某件作品艺术成就的时候,吸引我们目光的不仅仅是画面的题材内容与表现形式以及精湛的表现技巧,而让我们回味无穷的则是作品的'意象'表现和精神内涵.……

  • 标签: 中国绘画 意象表现 艺术成就 平远 郭熙 《宣和画谱》
  • 简介:一.审美意象的生成及发展在中国,意象理论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代的《山海经》中,“触象而构”的神话意象就已触及“象”及其虚幻性质了。而其后的老庄哲学和美学中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也不是指客观事物的实象。

  • 标签: 审美意象 《山海经》 意象理论 上古时代 神话意象 老庄哲学
  • 简介:鬹是我国新石器时期文化中陶质器皿的一种,在鬹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一个具有拟形倾向的时期,作者试图从艺术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对这种美术现象中所体现的创造心态和审美特点作出分析,重点考察其中意象性的来源.

  • 标签: 意象造型 新石器时期 主体和客体 发展历史 审美特点 美术现象
  • 简介:理解素描是—个艰难的过程,在当代美术学校素描的教学中存在了太多僵化的教条和老师自身风格的影响,学生始终在教与学中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这种素描的教育是在曲解素描的根本内涵,常使学生在面对白纸时,不能把自己脚心理元素融合进视觉语言中,造成了学生们的无助和彷徨。

  • 标签: 素描 意象 美术学校 视觉语言 教与学 学生
  • 简介:蒋寅先生在《物象、语象、意象》一文里指出,“意象”一词由于语义的感性化,导致了学术上的众说纷纭,甚至于观点南辕北辙,无从对话,因而只有在对“意象”的概念完全界定清楚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其理论体系。这似乎有些悖论,甚至于陷人不可知。对于一个感性的美学概念,何以能完全界定清晰呢?“意象”,作为一个稳定、自足、可靠的传统美学范畴(元范畴),必然有其界定清楚、可以一眼辨认的主干范畴(核心范畴)——这是客观静态的主导部分,只有在其衍生的从属范畴或潜范畴里才可能旁枝逸出,有其主观的喧哗与骚动,

  • 标签: “意象” 戏曲 美学概念 元范畴 美学范畴 感性化
  • 简介:从中国古典美学史上看,审美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而“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它是中国古典文化生发的基础。“立象以尽意”是把象看做一种象征符号,是“表意之象”,意与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象生于意,又表示意。王弼的“得意忘言”对言、意、象的关系做了十分精彩的分析,在这里他不但肯定了“意”的重要性,而且认为“言”、“象”、“意”是有机的统一体。中国传统绘画是重视意象表达,体现意象特点的艺术。

  • 标签: 尽意 对言 中国古典文化 中国古典美学 张彦远 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