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茶山云,茶山雾,山寨村野花含露,隐约茶园人影度,笑声伴着日头出。

  • 标签: 采茶 茶山 茶园
  • 简介:论“采茶家族”──一首“采茶歌”的流变黄允箴我国但凡产茶地,都有反映茶农生活和茶叶生产的歌,其曲目,名称和音调形形色色,一时数不清,也说不清,但其中有一首特别耳熟、特别引人瞩目:例1《采茶谣》江西于都这支曲调流遍大半个中国,渗入到多个民族,到处有它的...

  • 标签: 采茶歌 家族 山歌 茶叶生产 江西于都 赣南民歌
  • 简介:<正>我是一名从事采茶戏表演的演员。从1990年至今,寒来暑往,已经历了25个年轮。半生体验、半生思考,采茶艺术的精髓已经和我血脉交融;采茶艺术的特点已经和我交织一体,成为我的生命之源,成为我的生存之趣。台下独坐,我常会难抑遐想,采茶艺术究竟是一门怎样的艺术?作为一名从艺20多年的"老演员"该如何去认知采茶戏,又该怎样让采茶艺术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发扬光大、再造辉煌?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采茶

  • 标签: 戏曲创作 这一代人 表演程式 戏曲作品 艺术表演 创作方式
  • 简介:时间昨天地点检察院某办公室人物唐科长女,30多岁,检察院科长李老板男,40多岁,私人企业主唐姑姑女,40多岁,唐科长姑姑,家庭妇女[布景:办公室、一桌两椅。[幕启:唐科长拿着卷宗心事重重上。唐科长(唱)检委会大家同意我的主张,十七岁少年盗窃不坐牢房。郭小敏今日免了牢狱之灾,可以后的路又该如何起航?

  • 标签: 拯救赣南 赣南采茶 采茶小戏
  • 简介:每年春节前后,不论城乡,或是山庄,一到万家灯火通明时,在吾邑各个角落都能听到采茶灯的锣鼓声,和着弹唱采茶调的声音,此起彼落,热闹非凡。这就是被吾邑人视为吉祥歌舞而频频出现在各种喜庆节日上的龙岩民间歌舞《采茶灯》。《采茶灯》源于吾邑东北部的苏坂乡美山村。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叠嶂。相传这里世居的林姓村民,在明嘉靖年间从湖南迁徒至龙岩苏坂美山安家落户的,开辟茶园,以种植茶叶为生。《采茶灯》舞就是当

  • 标签: 民间歌舞 姑娘 舞蹈 植茶 蒲扇 通明
  • 简介:渭北高原长武农村,年年罢(三夏结束后)有唱大戏的习俗,当地人叫“罢戏”。近年来,全县尤以巨家、路家、枣元、相公等乡最为驰名。今年罢,虽说天旱,听说又要唱大戏了,

  • 标签: 渭北高原 家乡 古典传统 电闪雷鸣 富民政策 演员
  • 简介:简单说风筝每当春天来临,风和日丽,碧空如洗,寒气渐消,草木欣欣向荣,花儿竞相开放。这时,如果抬头观望,不管是在郊外还是城市广场,常常会看到一些色彩鲜艳的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飘荡。

  • 标签: 蝴蝶 城市广场
  • 简介:1.南宋初安徽石埭(台)人王鎡《月洞吟》《军中乐》:征衫闪色织衣罗,白马金鞍载翠娥。把盏醉归营月上,檀槽唤拨采茶歌。【注】王鎡,安徽石埭人,字时可,南宋绍兴(1131-1162,高宗年号)进士。

  • 标签: 采茶 黄梅戏 辑录 史料 安徽
  • 简介:九江县位于江西北端,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北黄梅和安徽宿松隔江相望,素有江西北大门之称。该县在夏、商、周时系荆、扬二州之境,春秋时为吴之西境,楚之东境,俗称“吴头楚尾”;又战国时为楚国辖地,三国时称“柴桑”,属吴国,五代后称“浔阳”、“彭蠡”及“湓城”,南唐以降称“德化”,民国三年(1914)为避与福建省之德化县同名,遂将吴头楚尾之德化县改称“九江县”,属浔阳道。自民国十六年(1927)起与九江市多次分合,至1983年7月九江行署和九江市合并,称“九江市”,为省直辖市,九江县即归市管辖。

  • 标签: 九江县 九江市 德化县 竹乐器 长江中游 吴山
  • 简介:关于当下如火如荼的打造画派.不识时务的笔者曾写了几篇颇有微词的文字。打造那种毫无地域和艺术特色,含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甚至连年画、剪纸都包括在内的大杂烩画派,我并不赞成。其实,他们打造的不是画派,而是地方美术,只不过以”画派”相称有人或许会觉得顺耳,而且派头、威望什么的都有了。虽然.《中国书画报》在2012年12月12日第5版发表了我作为反方的((正反方的“总结发言”》,但说实在的,我还是惦记着这些新打造的画派,很想知道:现在它们在啥?

  • 标签: 画派 《中国书画报》 艺术特色 国画 油画 版画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变迁,戏曲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危机,传承问题迫在眉睫,对戏曲演员职业教育的反思是戏曲传承方面的有力探索点。高安采茶戏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赣中地区为轴心传播范围辐射四周,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早期对采茶艺人的教育培养,均为单一社会音乐教育模式的'剧团随团培养',对当代采茶艺人的培养采了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相结合,即'院团合作'模式,该模式培养的艺人,在表演上既具有科班扎实的基本功,又不失传统的采茶韵味。本文选取高安采茶戏为个案,进行纵向对比,对研究整个戏曲的传承、发展都有借鉴作用。

  • 标签: 院团合作 高安采茶戏 演员职业教育 音乐教育
  • 简介:南昌采茶戏在江西采茶戏五大流派中属于赣北流派,至今约有180年的历史。它发脉于载歌载舞的采茶灯戏,扮唱《十二月采茶歌》及各种民间小调,以南昌、新建两县为中心逐步发展起来的。明末清初之际,茶灯戏开始兼演一旦一丑的小戏,内容上也不再局限于表现茶事,而是出现了大量的表现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内容,如《秧麦》《扳笋》《卖杂货》等。

  • 标签: 南昌采茶戏 五大流派 采茶灯 灯戏 采茶歌 民间小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赣南采茶戏是我国戏剧百花园的一枝奇葩,是江西采茶戏的典型代表,是赣南客家先民从劳作歌舞发展衍变的艺术硕果。赣南采茶戏的唱腔灵动活泼、机巧百出,表现领域宽广。赣南采茶戏的念白则幽默动听、生动有趣以及贴近生活。赣南采茶戏的做功更是具有形象具体、诙谐有趣以及出人出事的特点。从艺十年来,在剧院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参演或主演过多部赣南采茶戏,卸装之后,静静思索,对赣南采茶戏的唱、

  • 标签: 刍议赣南 唱念做 赣南采茶戏
  • 简介:中国戏剧博大精深,从宋金杂剧到元杂剧、至明代的传奇、清代的地方戏,近千年的历史,300多个剧种,数以万计的古今剧目,是与人民大众联系最为密切的,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赣南采茶戏作为中华戏曲百花园中代表赣南客家地域文化的一个地方小剧种,走到今天,历经400余年。那是历代艺人们殚精竭虑,在漫长的探索发展过程中,继承、吸纳、扬弃、创新、发展的结果。

  • 标签: 浅说赣南 赣南采茶戏 采茶戏音乐
  • 简介: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后,中国的戏曲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提出了很多推动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措施和政策。中国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继承和发展中国戏曲艺术是我们戏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赣南采茶戏的继承与发展话题很多,这里我仅从剧种、剧团和剧作的关系来谈谈赣南采茶戏的继承与创新。具体概括为三个方面:一、剧种的发展离不开剧作家;二、剧团的发展离不开精品力作;

  • 标签: 继承创新 赣南采茶戏 采茶戏继承
  • 简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戏曲艺术繁荣发展,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厅、抚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年"茶香中国”首届全国采茶戏汇演,于9月29日-11月14日,在江西省抚州市隆重举办。来自全国有采茶戏的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8个省(自治区)的44个院团汇聚抚州,53个剧目(其中大戏14部,小戏39部)登场亮相,上演连台好戏。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传承发展 采茶戏 江西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促发展
  • 简介:高安采茶戏曲源远流长,历经几百年的积淀与发展,形成了自身显著的艺术特点——曲牌多样,行腔优美,缠绵婉转,柔曼悠远,既有高亢激越的曲调,又有喜庆欢快的小调,更有悲情见长的腔调。因此,要唱好高安采茶戏,就必须进行严格的唱功练习。本文试从'科学喊嗓练声、练气'唱腔吐字巧用方言';'唱腔特色形成韵味';'把握唱腔板式节奏'四方面,阐述高安采茶戏的演唱方法与技巧。

  • 标签: 技巧探索 方法技巧 演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