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我是呼吸着民族风的气息走近你的,在巴乌和竹笛的情韵里长久地沸腾着雄性的血液,感受祖先图腾的虔诚。走近你我就走近了历史,抚摸你风化了几个世纪的绉纹,使我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似乎看见母亲布满岁月沧桑的面容。

  • 标签: 图腾 母亲 民族 呼吸 竹笛 巴乌
  • 简介:<正>早上八点,朋友们开车将我送进热带雨林。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中艰难的行驶,路的两端是一片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天气很好,桔红色的阳光照在森林上,叠映出一种视线上的美,偶尔有只松鼠之类的小动物从路上横穿而过,开车的朋友并不担心会压到它们,这

  • 标签: 叠映 不知道 爬起来 双手合十 大树下 跑来跑去
  • 简介:<正>我的故乡是哀牢山中哈尼族聚居的小城——阿墨江,因幼小时就离开了故乡,不知道哈尼文化的痕印是否在我身上曾留下过胎记?我初中毕业后到西双版纳国营农场当了农垦职工,不论是从事新闻写作或是文学创作,都因最初我抱定了"一辈子为农垦人写春秋"的信念,

  • 标签: 文学创作 农垦人 新闻写作 农场建设 黎明农场 树王
  • 简介:很喜欢谭晶的一首歌,歌名叫《长街宴歌》,是唱红河哈尼风情的。歌曲一开头就唱到“踏上哈尼梯田,一级一级登呢个天,拖来彩虹当桌布,摆成长街宴……”听过一次就非常喜欢它,每次唱起它都会充满深情与自豪。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一  我在乡村生活的童年少年时代,出门就是梯田,抬脚就是田埂,打个喷嚏都会吓着田里的鱼,梯田跟人们太近太近了,却从来没人想过,有一天梯田会举世瞩目。  我的出生日期,正是梯田发绿的五月间。靠梯田吃饭的人们,人人的身子苦累成梯田弯曲的形象,日子仍然像缝缝补补的背稻谷的麻袋。去田里栽秧的一天吧,我出生了。家里下锅的米到了拿颗粒数的窘境。母亲的乳汁,胡乱流出些营养,我却铁铁扎扎的长肉。某家生了儿子!咳一声嗽所有人都听得见的小小村子,牙齿缝夹韭菜丝般细小的事,也是几天下饭的话题。

  • 标签: 世界遗产红河 哈尼梯田 红河哈尼
  • 简介:<正>敏莎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向阳寨的一位哈尼族妇女。与敏莎认识有点偶然,也太巧。认识这家人是去冬版纳采风的难忘记忆。向阳寨距景洪市和勐海县城都不过二十多公里,与布朗山班章寨那边相比,交通方便多了。我们采风团一到寨门口就受到哈尼族村民的热情欢迎。热情的哈尼人邀我们先上竹楼喝普洱茶休息。这里的普洱茶与布朗山那边一样绝对正宗,我们喝的也是古树茶,但采风

  • 标签: 勐海县 布朗山 采风团 西双版纳州 寨门 九万
  • 简介:哈尼卡艺术作为内蒙古东部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对我们很多人来讲,是新鲜和陌生的。今天,对哈尼卡艺术的考察,不仅要认识这种艺术形式是什么,更要了解它在当地民俗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 标签: 民间艺术 文脉传承 达斡尔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内蒙古东部 少数民族
  • 简介:摘要哈尼族在进行大型丧葬祭祀时所表现出来的舞蹈和音乐形式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演变,最终保留较为完整同时也是最具观赏性和艺术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内容。二者不仅有着悠久的演变历史,同时也是哈尼族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针对这两种艺术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 标签: 哈尼族,扇子舞,丧葬音乐,艺术内涵
  • 简介:摘要扇子舞是哈尼族舞蹈文化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演变最终得以保留的具观赏性和表演性质的一种舞蹈表现形式。它是哈尼族模仿各种大自然中鸟的形态和动作而创作出来的舞蹈,本文参考众多少数民族历史文献对其历史渊源和发展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扇子舞蹈的内在文化意义。

  • 标签: 云南哈尼族,扇子舞,文化意义
  • 简介:摘要很多的民族音乐在最初的时候都是用来表达社会现状的,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现象尤为明显,这也是女子在进行哭嫁的时候最经常会用到的一种内容,出嫁女子的哭嫁歌往往让人闻之落泪,现场众人哭成一团,场面令人伤感。这种内容的体现也给我们去研究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通过了解背景来深入研究哭嫁音乐。

  • 标签: 纳西族,哈尼族,哭嫁调
  • 简介:哈尼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性民族,分布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家。中国境内的哈尼族人口超过125万,集中居住在云南省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玉溪、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州、市。哈尼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学创作完全靠口传心记,所以只有口头流传的神话

  • 标签: 书评 哈尼族 当代 文学丛书
  • 简介:<正>盐在现在算不得一回事,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买到,要多少买多少,但是在解放初期交通滞后道路艰险、晴通雨阻。盐巴在哈尼山寨已成为财富的象征,南糯山是哈尼族聚居地区,大头人然则、勒当是召片领封的总帕和二帕,直属宣慰街管辖,不同意自治区(乡)

  • 标签: 召片领 大头人 格朗 宣慰 南糯山 登门拜访
  • 简介:由云南省文联、红河州政府主办,省作协及红河州文联承办,于97年10月23日至28日在红河州首府,著名锡都个旧召开云南省哈尼族作家作品研讨会。哈尼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人口130万以上,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中间地带的哀牢山区。近年,哈尼族文学创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先后走出一批具有一定创作实力的青年作家,他们扎根本土,以饱满的热情歌颂民族新生,反映民族改革开放的现实和悠久历史,并逐步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作家群体。哈尼族作家群具有内聚力较强,状态良好,思想活跃和发展稳定等特点,他们中已有一批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不少人的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并受到普遍的关注和好评。本次哈尼族作家作品研讨会,是在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全党全国人民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研讨会主旨明确,直奔"弘扬时代主旋律,振奋民族精神,发展哈尼族文学创作"的主题,广泛研讨了与此相关的理论,思想及创作方法等问题。研讨会一致认为:促成哈尼族文学发展和作家群体携同前进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处于一个以改革开放

  • 标签: 哈尼族 研讨会 云南省 作家作品 红河州 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