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33岁法国长大的摄影记者亚美尼亚人萨夏持荷兰护照秘密采访了德国的新纳粹分子据点。一萨夏肤色黝黑,一头黑发,在他与据守在东柏林威特林大街122号的年青右翼激进分子接上关系之前,出于谨慎他将遗书寄放在那儿。这位能讲流利德语的记者渐渐地赢得了新纳粹首领们的信赖——因为萨夏是真正认真对待他们的第一名记者。

  • 标签: 纳粹分子 摄影记者 秘密采访 亚美尼亚 名记者 新纳粹
  • 简介:2005年,联合国宣布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时间定在1月27日奥斯维辛解放的这一天。12年以来,联合国举办了多次活动,不仅纪念那些逝去的人,同时也纪念纳粹主义及所有和纳粹相关事物的终结。然而,第三帝国的破坏行径之一依旧被人们普遍遗忘——那些被纳粹查禁并销毁的无数书籍。

  • 标签: 纳粹大屠杀 德国文学 永久 纪念日 奥斯维辛 纳粹主义
  • 简介:纳粹是存在于今日德国的一股极右势力。它的极端排外、仇外和狭隘民族主义的主张及行为已引起全世界的焦虑。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分析了新纳粹势力产生的背景、概况以及德国政府反新纳粹的主要措施,所论足以引人深思。

  • 标签: 德国人民 共和党 极右势力 新纳粹分子 外国人 《基本法》
  • 简介:由德国司法进行的纳粹罪行审判是德国反省纳粹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乌尔姆审判和纽伦堡审判以及联邦议院对纳粹罪犯追诉时效的辩论,对德国20世纪50至70年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德国人反省纳粹历史的自觉意识的产生和变化是其主要成果之一.

  • 标签: 自觉意识 纳粹 历史 反省 罪行 战后
  • 简介:在上世纪30年代的德国,伴随着反犹思潮的出现,曾经作为德国大都市文化象征的柏林逐渐失去了其以往的文化家乡的指涉含义。由于纳粹对犹太人形象的异化,以及种族隔离政策激起的政治流亡和反抗,柏林作为文化空间的意义逐渐淡漠,被政治情结消解。这一现象在30年代多位作家关于柏林的描写中都得到了体现。

  • 标签: 柏林 反犹主义 文学图像 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