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行业标准SH/T0741-2004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在仪器结构、分析原理、分析过程等方面进行比较,并通过实例用GC-MS验证市售汽油组分,得出采用GC-MS分析汽油组分要比行业标准SH/T0741-2004实用、方便、快捷、准确.

  • 标签: 多维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汽油烃族组成
  • 简介: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茵陈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并分析其化学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鉴测出茵陈挥发油含有42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份的83.2%。

  • 标签: 茵陈 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采集白兰花在一年内不同月份释放的挥发性物质,通过GC/MS技术分析,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其中31种萜类化合物,6种烷烃类化合物,5种酯类化合物,4种醇类化合物,1种氮类化合物和其他共6大类物质.从一年中测定的4个月份来看,白兰花在8月和10月份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种类较多.

  • 标签: 白兰花 挥发性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简介:以乙醚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对产于浙江玉环县的玉环柚子籽油提取后,采用氢氧化钾-甲醇法对其进行了衍生化.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其衍生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检索NIST98谱图库,最后从玉环柚籽油中分离确定了13种脂肪酸,其中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测得各化学成分在脂肪酸中的相对百分含量,为玉环柚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玉环柚 脂肪酸 GC/MS
  • 简介:为定性鉴别两种药食兼用芳香调味蔬菜(生姜和香菜)的挥发油成分,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研究,该实验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DistillationExtraction,SDE)提取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定性分析其化学成分,并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生姜和香菜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别为姜烯(24.41%)、环氧乙烷(29.10%);香菜和生姜挥发油均具有抑菌作用,且生姜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是香菜的3.57倍;香菜挥发油可抑制根霉生长,但生姜油无此活性.

  • 标签: 香菜 生姜 挥发油 抑菌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通过对单糖甲基化产物裂解原理的分析,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裂解产生的片段分为母片段、二级片段、高级片段及特征片段四类;分析了四类片段在定性分析中不同的作用及应采用的比对方式.归纳总结了先比对特征片段,再比对母片段离子和次级片段离子的比对定性方法,为提高单糖甲基化GC/MS片段定性准确性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多糖 离子片段 定性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 作者: 白玛卓嘎张成李瑶瑶王美辰次仁格桑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03-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
  • 机构:[摘要]采用挥发性提取器对鼻烟烟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和分离,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提取并鉴定了50种以上的挥发性组分,并对每种组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烟叶中的挥发性组分符合以下规律:总醇类>总酮类>总酯类>总酸类,采用本方法成功建立了检测西藏鼻烟烟叶样品中挥发性组分的方法。
  • 简介:桉树为桃金娘科桉属密荫大乔木,桉树叶具有消毒、杀菌止痛、护肤等功效。为进一步系统地研究桉树叶的有效成分以及更好地利用桉树资源,本实验采用经典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方法提取新鲜、自然晾干、低温50℃烘干三种不同前处理情况下的尾叶桉树叶的挥发油,通过运用气质联用方法对新鲜叶以及烘干叶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化学成分的种类以及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晾干桉树叶出油率〉低温50℃烘干桉树叶出油率〉新鲜桉树叶出油率,并且新鲜叶以及低温50℃烘干叶挥发油的成分基本相同,含量基本相同,个别有差异。从样品1(新鲜)和从样品3(低温50℃烘干)挥发油中分离鉴定都得到40个峰,检测出36种化合物,所鉴定的样品1以及样品3的挥发油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通过使用面积归一法得到的检测结果分别占总面积的99.82%和99.78%。挥发油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42.9%/43.34%);α-蒎烯(32.39%/22.84%);右旋柠檬烯(6.65%/17.14%);乙酸松油酯(4.22%/4.86%);β-蒎烯(3.13%/1.96%);α-松油醇(2.11%/1.92%);蓝桉醇(1.27%/1.63%)。

  • 标签: 桉树叶 挥发油 GC-MS
  • 简介:报道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黄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从黄茶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30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醇(9.25%)﹑苯乙醇(4.03%)和二甲基硫醚(3.39%).

  • 标签: 固相微萃取 黄茶 挥发性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报道了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百合花的挥发性物质,测得百合花挥发油含量为5.43%,用GC/MS法从百合花的挥发油中分离确认出19种化学成分,占提取出的百合花挥发油总含量的99.56%.其主要成分在挥发油中的含量为:酸类化合物(2个)占18.44%,醇类化合物(4个)占7.64%,酯类化合物(3个)占63.04%,醛类化合物(3个)占2.72%,烯烃类化合物(2个)占1.68%,萜类氧化物(3个)占2.45%,苯的衍生物(1个)占2.74%,酮类化合物(1个)占0.85%.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 标签: GC/MS法 百合花 化学成分 挥发油 药用植物 开发利用
  • 简介: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海枫藤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出46个成分,以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中超过8%的有4种:亚油酸(8.26%),(Z,Z,Z)-9,12,15-十八碳三烯-1-醇(9.63%),N-苯基苯胺(12.00%),棕榈酸(29.49%).

  • 标签: 海风藤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化学成分
  • 简介:以莆田常太的‘解放钟’枇杷叶片为试材研究枇杷叶活性功能成份,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和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GCMS)对枇杷鲜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解放钟枇杷鲜叶中分离出挥发性化学成分73种,NIST库共鉴定出60种,占的82.19%,主要为醇类、酯类、酮类、萜类、烃类和酸类物质,其中古芸烯(30.86%)含量最高,其次是石竹烯(15.62%)。

  • 标签: 枇杷叶片 挥发性成分 GC MS分析技术
  • 简介:摘 要:以西藏木瓜籽为研究对象,利用索氏提取和GC-MS法分析西藏木瓜籽中粗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西藏木瓜籽粗脂肪含量为42.67%,脂肪酸组成成分主要为油酸,相对含量高达87.11%,另外棕榈酸和亚油酸的含量也较高,分别为5.11%和5%。西藏木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2.65%,说明西藏木瓜籽油是一种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油脂,可作为一种优质的食用保健品和营养油脂加以开发利用。

  • 标签: 西藏木瓜籽 GC-MS 脂肪酸 脂肪酸组成
  • 简介:固相微萃取是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挥发组分样品前处理的一种新方法,其优点是成本低、所需样品量少、无需有机溶剂、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效率高.本文以人参花蕾为样品,采用不同萃取头萃取样品经GC/MS分析后,鉴定出组分数目具有明显的差异.结果表明,选用75μmCAR/PDMS萃取头分析人参花蕾挥发组分为最佳选择.

  • 标签: 固相微萃取 萃取头 挥发组分
  • 简介: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飞龙掌血叶中的挥发油成分,通过正交设计法优选了提取飞龙掌血叶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飞龙掌血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药材粉碎40目,用16倍量水浸泡过夜,连续提取12小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飞龙掌血叶挥发油得率为0.4%,经GCMS分析,从飞龙掌血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8个化学成分,鉴定率为97.8%,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烯烃和醇类。

  • 标签: 飞龙掌血叶 挥发油 气-质联用
  • 简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提取干、鲜杏花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比较分析干、鲜杏花的香气成分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鲜杏花中鉴定出2种挥发组分,占总挥发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95.09%,苯甲醛占总挥发组分的93.55%;干杏花中鉴定出20种挥发组分,占总挥发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92.17%,其中苯甲醛占总挥发组分的25.07%.可见干、鲜杏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均有明显的差别.

  • 标签: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杏花 挥发性成分
  • 简介: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化学成分,并以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中共鉴定了8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3.77%,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有β-侧柏烯(12.54%)、1-石竹烯(5.96%)、β-桉叶醇(5.85%)、α-按叶烯(4.53%)等.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成分复杂,以萜类及其衍生物为主,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 标签: 天竺桂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红车轴草种子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同时运用N,N-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法和β-胡萝卜素漂白法对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GC-MS法研究分析表明,红车轴草种子中共分离鉴定出6种脂溶性成分,包括亚油酸(29.64%)、(Z)-6-十八烯酸(14.60%)、棕榈酸(5.91%)、硬脂酸(3.24%)、三十烷酸(0.49%)和草酸葵基-丙基酯(0.17%).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对DPPH的自由基清除率IC50为17.97mg/mL,0.04和0.08mg/mL的β-胡萝卜素漂白法的抗氧化速率分别为29.9%和32.1%,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BHT(96%),说明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较低.以上结果将对提取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分析、提取分离和综合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红车轴草 种子 脂溶性成分 GC-MS 抗氧化活性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化工行业的生产、加工、存储和运输等环节,都可能出现有机物的泄露,造成空气污染,这些有机气体成分复杂,并且特别容易扩散,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便携式GC-MS在有机气体应急监测中的优越性,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了分析,希望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便携式GC-MS的特点。

  • 标签: 便携式GC-MS 有机气体 污染 采样
  • 简介:GC-MS分析比较了两种精油在微胶囊化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发现微胶囊化之后,精油中低沸点的成分因损失而相对含量减小,高沸点成分含量相应增大,而这种变化对精油的香型没有明显影响,却使其香气品质变得更加柔和持久,可以认为这也是微胶囊化的优点之一.

  • 标签: GC-MS 微胶囊化 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