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系统以STM32F407ZGT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串行控制集成PLL(ADF4351)生成频率和步进可控的本振信号,用AD831混频器把通过低噪声放大器放大的AM信号源混频,产生一个10.7MHz的中频信号,通过中频滤波器和中频放大器整理信号,再用包络检波电路解调,经过基带放大器得到解调信号。本系统实现了250MHz到300MHz载波带宽,幅度有效值10uV-1mV,调制频率为300Hz-5KHz。

  • 标签: 载波,AM解调,本振信号,中频信号
  • 简介:1.定值电阻的选择例1某班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选用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量程选用0~0.6A)、电压表(量程选用0~3V)、滑动变阻器(20Ω2A)、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电阻(阻值为5Ω、8Ω、lOΩ、12Ω、24Ω各一只).

  • 标签: 实验电路 元件 定值电阻 滑动变阻器 电流表 电压表
  • 简介:物理课程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中,一般会从理论上探究闭合电路中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以及闭合电路中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但很少用实验进行验证与探究.我们近几年在参加有关教研部门组织的物理实验创新设计交流等活动中,

  • 标签: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实验探究 物理课程 输出功率 设计交流 实验创新
  • 简介:介绍了在新形势下对《电路实验》课程进行改革的做法,通过建立模块化、层次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增加基于计算机软件的仿真实验,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等,收到良好效果。

  • 标签: 实验数学 仿真实验 教学体系
  • 简介:<正>对于人教版高中新课本《物理》(第二册)P262上的实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若要进行实验误差分析,为避免繁杂的计算,可以从电路结构着手去分析.当忽略伏特表的分流作用时,安培表的读数即可视为通过电源的总电流,伏特表读数为路端电压,伏特表与原

  • 标签: 安培表 实验误差 分流作用 总电流 人教版 《物理》
  • 简介:误区一:以为小电阻一定用外接法,大电阻一定用内接法.例1用伏安法测金属电阻Rx(约为5Ω)的值,已知电流表内阻为1Ω,量程为0.6A,电压表内阻为几千欧姆,量程为3V,电源电动势为9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6Ω,额定电流为5A,试画出测量Rx的原理图.误解由于被测电阻Rx约为5Ω,相对于电压表而言是小电阻,所以选用外接法连接.又由于滑动变阻器阻值小,

  • 标签: 实验设计 误区 电流表内阻 滑动变阻器 电路 小电阻
  • 简介:伏安法测定ε、γ实验电路的探讨湖北省郧西县第一中学(442600)王心高中物理在“用伏特表、安培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所得到的电动势ε、内阻γ是把伏特表、安培表看成理想仪表(即认为伏特表内阻Rγ→∞、安培表内阻RA→0)的近似计算值。实际...

  • 标签: 系统误差 伏安法 安培表 实验电路 内接法 外接法
  • 简介:新课标高中物理课本《选修3—1》(人教版)第二章第10节《简单的逻辑电路》是新增加的内容。为了适应当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十几年前国外的教材中就出现了逻辑电路内容。我国的初中教材中也曾经编入,但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是作为选修内容,很少被学校选用。现在将这个课题编人高中,主要的内容和教学要求是:

  • 标签: 逻辑电路 教学 实验 数字电子技术 初中教材 选修内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实验教学在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动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针对高频电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改革。采取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实验教学,实行开放式实验,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等措施,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 标签: 实验教学 队伍建设 创新能力 质量
  • 简介:摘要在电路实验中设计符合要求的电路,是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运算等能力的综合反映。本文指出了设计电路最基本的方法是估算,并给出具体事例,说明了掌握基本方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 标签: 估算 电路实验 设计 方法
  • 简介:摘要在中职电子电路设计的课程教学中进行实用性项目教学的创新和改进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未来社会发展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作为电子专业的学生,不但要能够充分掌握电子电路设计的理论知识和软件设计方法,还要能够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掌握生产中需要注意的设计要点。

  • 标签: 中职学校电子电路设计创新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数字电路实验在现代教育中的不足,同时探讨了如何在原有的数字电路实验的基础上引入可编程的集成数字电路设计,并提出了课程体系和最后课程成绩评定的方法,来对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改革后的实验体系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数字电路设计方面的能力,并且在应用上既能立足于基础也更贴近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 标签: Verilog HDL语言线上教学探索
  • 简介:“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与“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两门课程是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的最重要的两门专业必修课,其课程实验是学生将集成电路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围绕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发展的前沿,以提高学生运用学科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分别针对数字与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多项实验,以图经过实际的教学与实验课程,学生的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集成电路设计 教学 实验项目
  • 简介: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从电路设计、电路连接、数据的记录等环节,学生都可能出现种种错误,从而造成各种电路的故障。因此在学生实验后,教师若能抓住"故障",不失时机地设问,对提高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常见的设问题型有:从实验器材的选择与检查是否完好(电表是否调零、量程是否选用恰当等);从线路的连接(接线是否正确、接触是否良好);从实验现象的观察(安培表、伏特表是否有读数,读数是变大还是变小)……,进行一系列的设问和故障分析。这里介绍另一种方法,即利用实验数据的原始记录来设问。

  • 标签: 实验数据 实验综合能力 伏安法测电阻 设问 学生实验 伏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