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单线铁路增建第线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对其主要技术标准的确定要充分兼顾既有线现状,又要适应时代的进步,对于修建不同年代、不同标准的单线铁路,其第线线路的技术标准及型式也是不同的。应综合分析,确保工程合理,避免浪费,节约投资。

  • 标签: 单线铁路 增建第二线 技术标准 速度目标值 线路设计
  • 简介: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中部,面积5856平方公里,青藏铁路K720+500~K752+680段穿越了察尔汗盐湖,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盐湖岩盐地层的特性,岩盐地层中溶洞、溶槽地形成原因:既有线、增建线对路基下岩盐地层中的溶洞、地下承压水的工程处理措施:填筑路堤的岩盐具有遇水溶蚀和强烈吸湿的特性,防水保盐的工程措施.

  • 标签: 盐湖 岩盐 溶洞 自流排水井 路基设计
  • 简介:本文结合渭河峡谷区增建线桥渡选线实例,论述了既有桥现状,两线桥涵线间距,渭河洪水位在桥渡选线乃至综合选线中的重要性。

  • 标签: 增建二线 桥渡选线 设计 天兰铁路
  • 简介:通过对黎南增建线工程DK689+475~+583产生滑坡导致抗滑桩倾覆的分析,从工程地质条件,抗滑承载能力,边坡下滑力的计算,找出了滑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重新整治的措施.

  • 标签: 二线工程 抗滑桩 整治 原因 倾覆 工程地质条件
  • 简介:杂色砂粘土工程性质较为特殊,具有膨胀性、强崩解性和腐蚀性;开挖暴露后,岩体很快风化剥落,一旦裂隙水渗出,围岩随之松胀软化,其工程性质明显恶化;如果支护措施不利或调整不及时,加固措施跟不上,则围岩会收敛不停,从而导致初期支护变形破坏,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和进度。本文通过隧道施工对杂色土围岩的工程整治实例,分析了杂色砂粘土的工程特性、变形机理及原因,提出并总结了处理杂色土围岩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和施工技术。

  • 标签: 杂色砂粘土 整治对策 铁路隧道 施工技术 工程特性 变形机理
  • 简介:本文结合兰州西至武威南改建既有线增建第线的生产实践,从既有线既有设施利用的角度,系统阐述了改建既有线增建第线在方案研究中与新线不同的设计思路及所特有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 标签: 改建 增建 既有铁路 施工便线 线间距 设计方案
  • 简介:为确保南宁南-江西村增建线接触网工程的施工安全,通过分析该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安全理论,采取安全管理制度化、强化结合部施工和现场三控管理等对策,实现了行车、人身和设备无安全事故的佳绩。

  • 标签: 接触网 安全管理制度 结合部施工 现场安全卡控
  • 简介:宁西线西安至南阳段增建线初步设计DyK381+133(5—32+1—24+1—64m系杆拱+18-32m)赵河特大桥,采用64m系杆拱,主要论述了其设计原则、设计参数、材料及设备、结构构造、主要计算成果。

  • 标签: 系杆拱 结构构造 设计
  • 简介:兰新第线建设引人西宁枢纽,结合西宁枢纽现状、枢纽总图规划及西宁市城市规划,研究了兰新第线引入既有西宁站方案和新建西宁南高速站方案,经过方案分析比选,推荐了引入既有西宁站方案.

  • 标签: 兰新第二双线 方案研究 西宁枢纽
  • 简介:10月30日上午,伴随着一道道指令的下达,在架桥机完成起吊、行走、对位、落梁等一系列动作后,重达400T的预制箱梁准确落在指定位置,标志着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期工程高架段正式进入了箱梁架设阶段.

  • 标签: 预制箱梁 架设阶段 成都 地铁 二期工程 轨道交通
  • 简介:简要介绍了广州市轨道交通、八号线拆分改造工程概况,设计了广州现有线电力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并根据拆分改造要求,提出了、八号线电力监控系统的具体改造方案.经实施可实现电力监控系统拆分改造的平稳过渡。

  • 标签: 广州市 轨道交通二 八号线 电力监控系统 折分改造
  • 简介:结合兰新既有线车站分布及吐鲁番市位置,考虑新建机场及地形条件等因素,对兰新第线吐鲁番车站站位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研究,以确定合理的线路走向方案.

  • 标签: 既有 车站 机场 城市 方案比选
  • 简介:由中远、川崎汽船、阳明海运与韩进海运组成的CKYH联营体,宣布本月底调整泛太线,由亚洲至美西港口运力调低10%,至美东港口调低20%。今年海运淡季比往年提早,圣诞节货运旺季过后,不少航运联盟体进行季节性调整运力,大部分是削减舱位,特别是从亚洲出口去美加的舱位明显降低。

  • 标签: 联营体 运力 川崎汽船 航运联盟 海运 圣诞节
  • 简介:新建的兰州至乌鲁木齐第线不可避免地也要经过几个著名且危害严重的大风区,大风的影响成为兰新第线准高速铁路线位选择和工程设置的控制因素.本文简述了工程概况、沿线5个大风风区的分布、大气环流特点和大风对既有铁路的致灾情况,分析了大风对新建兰新第线可能产生的影响,扼要介绍了曾经和正在开展的大风科研尤其是大风风环境研究的内容、方法,研究的初步成果和大风区的设计工程分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兰新第线防风工程的设计原则、范围及防风设计的

  • 标签: 兰新第二双线 大风 研究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