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21以来,马来西亚的地区战略是保持本地区的大国平衡和加强大国与东盟成员之间的合作,以维护马来西亚的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中马两国政府从维护和发展双边关系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对两国各领域尤其是21海上丝绸之路下的人文交流合作进行筹划,强调相互信任及开展双向交流是增进双方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础。中马两国在经历社会经济转型的阶段,双方有很多可互惠的合作。过去的中马关系着重经济的交流,而未来的中马关系,期待能推动两国人文交流和政治合作,构建双方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命运共同体。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 马来西亚 人文交流 中马关系
  • 简介:2l世纪变幻莫测,组织需要采用新的思路应对变革——个人和组织在思维方式上主动预测并影响变化.而非被动顺应线性的连续性变化。新思路基于“创造变化是应对变化的最佳办法”的假设提出。这就是创造性适应,与之对应的模式是将来完成式组织。不同行业的优势组织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了将来完成式组织模式。多样性与合作是两大必要因素,对落实将来完成式组织的五大举措具有基础性作用。如何将21领导理念转变成将来完成式涉及七大理念。通过分析正在践行这些理念或处于实施初级阶段的相关组织,不仅验证了关乎团队、合作、跨职能知识管理的新兴范式,还反映了知识、人才和合作的融合。考虑到未来几年新兴范式的发展,成功的组织不得不快速适应甚至预测组织运作的转型,即运用量子思维。将来完成式组织为应对瞬息万变的21提供了最有力且最实用的办法,同时还指出全球文化的兼容性是世界商业成功运转的必要条件。

  • 标签: 变更管理 组织变革 领导力
  • 简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这是中国在21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举措之一。纵观16以来的世界文明发展史,成功的崛起大国无一例外都是海洋强国和海权大国。从17英国崛起到19末和21初的美国崛起,海洋强国始终是过去400年人类历史进程中引领科技、产业、教育和体制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同时,科技、产业、教育和制度的进步和发展.

  • 标签: 21世纪 海洋 战略意识 19世纪末 强国战略 世界文明
  • 简介:作为一场根植于美国本土的全球性法学运动,21的'法律与发展'已经或是正在从运动转向领域,并至少呈现出四个维度的实践面相。政治维度的法律与发展政策是由西方法律援助产业所派生的,并以向广大受援国推行法律援助项目为目标。学术维度的法律与发展运动具有行动导向、学术自治、理论构建和科学考察的混合知识风格。理论维度的法律与发展研究正逐渐形成以宏观理论研究、中观经验研究、微观部门法和个案研究为主干的理论体系。科学维度的法律与发展评估集中表现为法律指标运动、法治评估运动和法律知识散播的前后相继。面对21的法律挑战,南方国家的法律与发展学者有责任共同联手并努力探索符合各国发展实际的地方性法律知识。

  • 标签: 法律与发展政策 法律与发展运动 法律与发展研究 法律与发展评估 法律与南方国家发展
  • 简介:日本僧侣小岛康誉,1942年出生于日本名古屋。1966年创办宝石公司,经过26年的发展公司成为拥有161个分店的上市公司。1996年小岛康誉从公司社长职位上隐退,1987年削发为僧。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顾问、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代表、清华大学客座研究员。他是一位日本僧人,为保护中国新疆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国际社会对改革开放后的新疆的了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称为“现代的安倍仲麻吕”。本刊对小岛康誉先生进行了专访。

  • 标签: 中友好人士 友好人士小岛 外交访
  • 简介: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是“21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实施的重点合作国家之一,印尼华侨华人是倡议在印尼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倡议在印尼的实施将面临着中印(尼)贸易不平衡、印尼民众对倡议认可度不高和印尼国内排华情绪的挑战。印尼华侨华人参与倡议的实施,可促进中印(尼)经贸合作,缓解中印(尼)贸易不平衡的现状;可积极改善与原住民的关系,提升印尼民众对倡议的认同度;可借机增强自身实力,进一步发挥中印(尼)沟通桥梁的作用,助推倡议在印尼的顺利实施,实现互利共赢。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印(尼)关系 华侨华人
  • 简介:88年前的1930年,毛泽东为了激发红军将士的革命信心。写下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经风雨、几度沉浮,在21,社会主义的星星之火将会由中国来主导形成燎原之势吗?

  • 标签: 21世纪社会主义 星星 天下为公 世界社会主义 毛泽东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线,不仅全面系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展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宝贵经验,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更是一篇21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创新的光辉文献。其中,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就是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郑重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作出了新概括,明确了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基础上用两个15年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新时代原创新思想,开辟新境界,肩负新使命,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

  • 标签: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 新境界 新使命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主要落脚到新时代应该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最后也号召要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当下,学习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应该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21的马克思主义。

  • 标签:
  • 简介:论文主要依据《公案簿》第13、14辑的资料,从吧城华人典当房屋给吧国公堂的原因、基本程序和吧国公堂经营房屋典当的风险控制、相关收益等方面,梳理研究了19后期至20初吧国公堂的房屋典当经营情况。结果显示,当时巴达维亚华人典当房屋的情况较为普遍,其与爪哇的经济发展遭遇危机及荷印殖民者长期实施的殖民剥削政策对吧城华人的经济生活所造成的双重压力有关;华人典当房屋给吧国公堂的程序较为复杂;吧国公堂采用多种风险控制手段,为其开展房屋典当经营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吧国公堂的房屋典当经营活动,不仅对稳定当地华人社会起到了正面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堂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了经费支持。

  • 标签: 荷属东印度 巴达维亚 华人社团 吧国公堂 《公案簿》
  • 简介:以全球视角重读对外关系史已成为当下学界潮流。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科应该在此基础上重新解释17—18作为区域体系领袖的中国,尤其是自我定位和总体外交关系的构想。中国当时领导的朝贡体系,存续关键在于经济支持和文化认同,比较17—18朝贡体系与其他区域国际体系,从"东亚—周边—全球"三个层次可以说明全球化早期大国对外关系的共性与特性。通过比较分析明清易代时的朝贡体系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两者势力的消长,可以发现,两大体系几乎同时存在,关联十分密切:很早就开始正面的竞争和较量,最终朝贡体系并非输在落后,而是维持成本拖垮了清廷财政。此外,由于耶稣会士往来于东西之间,两种国际体系也始终存在着直接互鉴,这同时影响了东西方大国国内政治的发展。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史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区域国际体系
  • 简介:19后期是英国自由主义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重要时期。放任主义危机浮现,功利主义地位上升,保守主义思潮亦强势崛起,个人自由取代政治自由逐渐占据自由主义的重心。在密尔和斯宾塞的深度诠释下,自由的本原不再是抽象的天赋权利,而是现实的功利考量,自由的内涵由政治自由逐渐延展到经济自由、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自由的实现也由倚重制度设计转向在法律、市场和文化的良性互动中寻求突破。以严复为代表的近代思想家认定自由是英国之所以繁荣富强的根源,但当他试图引入自由思想并望其承负救亡图存之重任时,却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中西两种异质政治文化传统对冲引发的矛盾和悖论中。

  • 标签: 自由主义 密尔 斯宾塞 严复
  • 简介:2040年代,中共地下党在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的工作实践富有成效并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工作方法上,善于运用勤业、勤学、勤交友的“三勤”工作方法;在活动策略上,与民盟互相支持、风雨同舟,并借助学生自治会、教授会等合法组织领导民主运动;在斗争范围上,不局限于校内活动,还直接与地方的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的革命斗争相联系。中共地下党在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开展的长达9年的地下工作是广西党史上的精彩篇章。

  • 标签: 国立桂林师范学院 中共地下党 民主走廊
  • 简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批判僵化停滞和改旗易帜的错误思潮,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系统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领军21现代社会主义变革的历史潮流,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漫长奋斗积淀的文化养分和历史底蕴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的实践和理论展现了现代社会主义变革的光明前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 标签: 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简介:论文以槟榔屿五大姓中的邱氏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梳理了19邱氏宗族移殖槟榔屿的历史脉络、邱氏宗族组织的形成和作用,并对邱氏宗族认同准则的不同边界进行了具体分析。1786年槟榔屿开埠后,来自福建海澄三都的邱氏人数逐渐增多,经过19上半叶的发展,在19中期建立了融神明祭祀与祖先祭祀于一体的大宗祠组织——龙山堂,并重修了族谱。在19的槟榔屿,邱氏的认同首先是宗族内部按照房派来划分的血缘认同;在宗族之外,则有闽南方言、福建公司、海澄三都、三魁岭等范围大小不同的方言群和地域认同。这是邱氏在海外采取的认同层次,体现出邱氏多面相的宗族发展策略,也成为邱氏宗族乃至闽南社群形塑的主要途径。邱氏宗族组织的再建构,代表了英属马来亚地区华人社群形塑过程中血缘认同的一种典型形式。

  • 标签: 槟榔屿 华人社群 宗族组织 龙山堂 闽南社群 血缘认同
  • 简介:伴随新世纪中国进入“社会政策时代”,经济思想史领域有关社会保障和福利问题的相关研究也大量出现。通过对20前中国社会保障观念的梳理发现,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观念经历了德政、荒政、超越荒政的观念流转过程,在19与西方福利制度初遇时又呈现出在大同世界的理念下理解福利与社会保障的传统思维倾向。因此,急于在中国近年密集出台的社会政策与中国传统社会保障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与现实的误解和误读。这种研究折射出经济思想史研究中的一种轻率态度,或是轻浮的历史陶醉,某种程度上还将损害学科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 标签: 福利 社会保障 社会政策 经济思想史
  • 简介:改革开放40午与宪法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学界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实践说明,宪法对改革开放发挥了引导、规范与保障的作用,而这种作用需要宪法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不同阶段,面对改革实践中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宪法学以问题为导向,在正当性与合法性、规范与事实的冲突中坚守学术的专业精神,积极履行学术的社会责任。特别是,改革开放起步的20八十年代,中国宪法学面向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基本理论,建构学术话语,提高理论的解释能力,为改革开放的开启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 标签: 改革开放 宪法学 宪法基础
  • 简介:儿子的天赋五一放假,儿子一直在自己屋里写作文。5个小时后,他拿来作文给我看。儿子问我:“怎么样?”我很深沉地说:“不错!儿子。我从中看出你有当会计的天赋!”儿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你整篇作文就是流水账!”

  • 标签: 儿子 作文 天赋
  • 简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处世淡然,有自己的底线。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静下心来学习。——同理:当你的经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你就该踏实地去工作。人也好,事也好,越看得透彻就会越觉得失意。——简简单单未尝不是幸福。不要在意别人在背后怎么看你、说你,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对理解你的人,不用解释;对不理解你的人,解释也没用。

  • 标签: 学会
  • 简介:盛夏的傍晚黏腻而温吞,蝉噪断续。暑气尚浓,就连会客室值班大姐的爽利京腔,都挟了些倦乏的尾音。会议议程紧凑,与史晓刚的采访只得塞在傍晚两小时的休息时间中。商定晚餐后碰面,还没来得及再温一遍访谈提纲,门轴咯吱一声脆响,这位年轻的创业者已经踏入会客室,此刻距离下午散会时间仅仅过了十五分钟。

  • 标签: 休息时间 会议议程 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