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二、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期刊作者.题名山.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J]阎二鹏.信用卡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关系辨证[J].政治与法律,2010,(2):60~62.[2]MesquitaAC,MoriMN,VieiraJM,etal.Vinylacetatepolymerizationbyionizingradiation[J].RadiationPhysicsandChemistry,2002,63:465.

  • 标签: 参考文献 信用卡诈骗罪 文献著录格式 法律
  • 简介:“西政现象”只有予以“西政精神”的把握,才有实际意义。但无论是“西政现象”的昔日兴旺,还是“西政”今后的再度“雄起”,都奠基于“西政学术”。因此,沉湎于“西政现象”背后的“西政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赋予“西政现象”以学术温度,且应将此学术温度化为“西政人”的集体努力,从而使得“西政”在以社会转型为深刻背景的法治中国建设和“中国特色法学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构建之中,能有突出作为,进而重振“雄风”。“西政现象”的学术温度,是由“西政人”的学术担当性、学术批判性、学术融合性、学术严谨性以及作为集中体现的学术创新性所“供热”的。“西政”的发展谋划和作为工作核心的人才队伍建设,都应切中“西政现象”的学术温度。就中国法学的发展创新而言,"西政现象”的学术温度应该且能够具有漫射效应。

  • 标签: 西政现象 学术温度 学术担当性 学术批判性 学术融合性
  • 简介:明清时期,在国家编纂一统志的要求下,地方志的编纂也逐渐规范化和制度化。列女传是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列女传呈现了诸多母亲谆谆教子的言行举止,反映了编者期待的贤母之职在于教子成立、兴旺家族,也凸显了母亲的儒家正统形象。但方志书写这些生活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母亲教子言行却呈现了几种模式化现象,揭示了编者通过树立母亲教子言行的典范,以此向社会推广儒家正统的母职观念的意图。

  • 标签: 明清时期 方志 母教
  • 简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及法治保障研讨会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召开2019年1月8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及法治保障研讨会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在海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海南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南方基地共同主办,海南大学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海南大学法学院承办。

  • 标签: 法学会 委员会 来源期刊 海南大学 法治思维 学术研讨会
  • 简介:2018年12月15日,南足大学发布通报,正式对外公布对该校教师梁某学术不端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情况,南京大学将给予梁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行政记过处分,取消梁某研究生导师资格,将其调离教学科研岗位,终止“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聘任合同;报请上级有关部门撤销其相关人才计划称号和教师资格。

  • 标签: 学术不端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零容忍 行政记过处分 违规违纪行为 教师资格
  • 简介:一、本刊关于注释与参考文献区别的标准是:注释是说明性文字,用于对文章相关内容作出说明;参考文献用于对借鉴其它学术成果(引用或参阅)进行标注。注释用脚注,参考文献用尾注。二、拟投本刊的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请按本《规则》规定执行,本《规则》未作出规定的按国家标准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相关规定执行(可从网上下载)。

  • 标签: 文献著录规则 贵州省 参考文献 学报 党校 《规则》
  • 简介:目的对近35年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关于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文献中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方法检索1981~2016年CNKI收录的关于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文献,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截止2016年9月,共检索文献559篇,纳入546篇。2000年以后的文献发表数量显著增加;作者所在机构多为国内各大高校及其科研院所,共发表文献520篇;获各级基金资助的文献有100篇,占总文献数的18.32%;以基础研究为主,占58.98%;被引用频次占38.1%,总体偏低;触及高频关键词40个,使用频次居前五位的是“法医病理学”“猝死”“心源性猝死”“心脏”“免疫组织化学”。结论自1981年以来,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文献数量呈现逐年增加,但其多为基础研究,研究因子较为受限。建议加强实用性研究,探索更多研究方法来促进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研究。

  • 标签: 心源性猝死 法医鉴定 文献计量学 CNKI
  • 简介:'丧文化'是一种新兴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带有负面、消极和颓废等色彩。该文化的流行反映了我国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嬗变,给新时期我国青年良好、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带来重大挑战,因此,需要给予重视,并加以引导。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我国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的现有成果进行梳理,重点考察'丧文化'的定义和内涵、'丧文化'的主要原因和对策等内容,并对我国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进行述评和展望。当前我国'丧文化'研究主要存在六大问题:第一,概念已经初具雏形,但不易操作化;第二、研究视角狭窄,单纯就事论事,缺乏宏观、思辨的研究策略;第三、尚未引起思想政治教育等有关学科的重视,跨学科研究有待加强;第四、量化研究缺乏,需要引入大数据方法;第五、注重线上青年群体的研究,忽视了'丧文化'在线上、线下的差异;第六、问题视角占主导,忽略了'丧文化'具有正向价值的可能。

  • 标签: 丧文化 网络流行语 青年亚文化 社会心态 价值观
  • 简介: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是一个比较艰深复杂的问题。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钱穆的《中国文化精神》、唐君毅的《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等对此都有过讨论。正如《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的作者在前言中交代,他是在前贤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体认,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六个特质,即“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刚健自强,生生不息;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整体把握,辩证思维;经世务实,戒奢以俭”。这一体认与总结堪称全面。

  • 标签: 中国文化精神 通俗化 学术化 《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阐释
  • 简介:国内学界对政策评估的研究始于1998年,学者们高度重视政策评估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政策评估对政府自身建设,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终结,以及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二十年来的研究领域集中在政策评估的价值取向、评估主体、评估标准、评估方法与政策评估理论等方面。主要有两条研究路径:一是对比—借鉴路径,二是实践—反思路径;研究方法则以规范分析为主。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政策评估形成了理念—制度—方法三个层面的研究,中国政策评估的研究应以理念革新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方法学习为基础,共同促进政策评估实践的发展。

  • 标签: 政策评估 多元评估主体 评估方法论 评估标准 后实证主义
  • 简介: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党的政治建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内涵及特点研究;二是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研究;三是意义研究和时代要求研究。一方面,这些成果极大丰富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容,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新篇章;另一方面,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研究在理论支撑、研究视角和研究深度等方面还表现为旧领域研究有余而新领域研究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政治建设 研究综述
  • 简介:为了以规范的网络期刊出版方式更快更好地确立作者的科研成果首发权,全面提高学术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利用价值,我刊现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简称“电子杂志社”)签署《CAJ-N网络首发学术期刊合作出版协议》,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正式出版我刊部分网络版。

  • 标签: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网络版 征稿启事 中国知网 定稿 学刊
  • 简介:以1998-2017年CSSCI数据库收录的2049篇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文献作为分析样本,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知识文本挖掘技术与知识图谱可视化手段,对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领域进行图景呈现,主要包括研究热点、前沿领域、研究方法、研究队伍和引文情况。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范畴集中在社区服务、社区民主、治理模式和治理能力四个核心知识区域;研究热点包括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社会资本、居民自治、协商民主、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文化、治理结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逐步采纳定量研究方法;研究队伍初步形成规模,高校是主要科研力量,研究个人和机构合作网络未形成;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治理主体、治理结构以及治理模式等领域。由此,概括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态势并做出评价,以期许为后续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社区治理 知识图谱 研究主题 共线分析 可视化
  • 简介:1919年的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标签: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学术研讨会 征文启事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海
  • 简介:“社会治理的法治思维和法理思维”学术研讨会,以“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为鹄的,以“法治思维和法理思维”为导向,形成了具有创新意义、法理精神、实践导向的理论创见。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为坐标,展现为从“国家”到“社会”、从“管理”到“治理”、从“一治”到“多治”、从“传统”到“现代”、从“无法之治”到“良法善治”的多维度转型升级,表达为“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共建共治共享”、“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等多角度法理命题,勾勒出“枫桥经验”、“智慧城市”、“互联网治理”等多向度实践图景。研讨会描绘出大家之范、理论之盛、思想之境,更流露出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法理”与“政理”的交融之韵。

  • 标签: 社会治理现代化 法治思维 法理思维 法理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