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6月28日,中、原则发表60周年。60年前,印、缅三国在北京召开大会,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隆重纪念和平共处分别同两国政府首脑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并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经60载风雨洗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 标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联合声明 政府首脑 国际关系 周恩来
  • 简介:周恩来创造性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先后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和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加以确认和倡导。亚非会议通过的十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传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就更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

  • 标签: 周恩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际关系 尼赫鲁 印度 亚非会议
  • 简介:6月23日上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4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费孝通、雷洁琼、秦基伟、李沛瑶,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曹志,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外交部负责人,当年参与有关工作的老同志和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成员,出席了会议。座谈会上,田纪云副委员长发表了讲话(见本期第7-8页))。彭清源、冯之浚、杨纪坷、徐信、符浩、姚仲明、杨公素、李慎之、谢黎、蔡子民、裴默农、陈鲁直、马列作了发言或书面发言,现摘要刊登如下。

  • 标签: 国际新秩序 国际关系 外事委员会 国际形势 田纪云 和平外交政策
  • 简介:今年是中国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40周年。40年来,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当今建立国际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空前广泛的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广大摆脱了殖民统治的亚非拉国家,迫切需要建立新型平等的国际关系,以维护独立和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上,

  • 标签: 议会外交 国际新秩序 反对霸权主义 外事委员会 国际关系 不干涉内政
  • 简介:和平共处”首先是指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根据2014年2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领事工作》(上下册)有关阐述,195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之际,新中国第一个有关领事工作的规定出台;翌年,外交部设立领事司主管全国领事工作。从此,伴随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发展和普及,领事保护中国公民海外权益的称谓在从“护侨”发展成“领事保护”的同时,“领事保护对象”亦经历了从“华侨”发展为“派遣国及其国民(包括个人与法人)”的过程。

  • 标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领事保护 保护对象 世界知识出版社 动作 纪念
  • 简介:50年前,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经过半个世纪的洗礼,原则作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依然放射出真

  • 标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温家宝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家主权 霸权主义
  • 简介:<正>戈尔巴乔夫对和平共处所作的分析和论断,是他运用新思维对当代世界进行分析和判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其重要意义的。众所周知,和平共处思想是列宁从策略原则考虑首先提出来的。如戈尔巴乔夫所说:"最初,和平共处的理由,首先必须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建设创造起码的外部条件"。在列宁当时的思想中,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共处是暂时的。"苏维埃共和国和帝国主义国家长期并存是不可思议的。其结局不是这个胜利就是那个胜利"。(《列宁全集》第29卷,第128页)其次,经过历史的考验证明,帝国主义不可能在短期被消灭,和平共处将是长期的。和平共处必须遭循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这些基本

  • 标签: 和平共处思想 戈尔巴乔夫 新思维 安全体系 当今世界 帝国主义国家
  • 简介:在职场中能遇到“气味相投”的同事当然不错,问题是,由于每个人的经历、性格、修养、爱好等不同,必然是有合得来合不来的。那么,怎样与不投缘的同事搞好关系,和平共处呢?

  • 标签: 同事 职场 问题 个人 经历 爱好
  • 简介:一、总结国际关系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具有强大生命力.半个世纪前,中国首先提出并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它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五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历史风云的考验,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同。1984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强调指出: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

  • 标签: 邓小平同志 和平共处原则 丰富和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认识 国际关系史
  • 简介:试论“一国两制”的和平共处吴伟强和平共处原则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则完整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把和平共处原则运用到解决国家的统一问题。进入80年代,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一国两制"及其和平共处作为解决国家统一的具体方案。"一国两制...

  • 标签: “一国两制” 五项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 港澳台地区 利用资本主义 领土完整
  • 简介:对于老年人的日常锻炼,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5指导原则:一、应特别重视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运动。如游泳、慢跑、散步、骑车等。有条件的老人每周都应从事3至5次,每次30分钟~60分钟的不同类型运动,强度从温和至稍稍剧烈。当然,年龄较大

  • 标签: 老年人 不同类型 世界卫生组织 重量训练 血管运动 指导原则
  • 简介:和平共处是中苏两国的主要对外政策。但是,由于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两国不仅对和平共处的内涵有不同的解释,而且在和平共处的实施上差别也很大,和平共处因而成为中苏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和平共处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动态性的,不能僵化不变地看待它,否则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的许多方面。

  • 标签: 和平共处 对外政策 不变 内政 外交 冲突
  • 简介:<正>在列宁领导时期,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对外政策经历了从“唤起世界革命”到“和平共处”的转变。1985年《世界历史》杂志第10期发表的洪育沂和郑绍钦合写的文章《列宁是什么时候提出和平共处政策的?》,就是论述这一转变的。该文较详细地论证了,在1919年夏季之前,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在对外政策上采取了革命攻势,其指导原则是唤起世界革命”,指出

  • 标签: 和平共处 布尔什维克党 世界革命 对外政策 苏维埃政府 资本主义国家
  •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强调实现总目标必须坚持原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底线思维,充分反映我党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实践上的自觉。

  • 标签: 依法治国 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
  • 简介:我第一次读《第修炼》是在3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谈及这本书,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因此一改常规的“买书不着急看,先看借的书”的陋习,啃起了这本陌生领域的著作。时至今日,《第修炼》这本书已引起了我国企业界和政府的极大关注,学习型组织已在全国推广,卓有成效。因此,我又再读了《第修炼》,在囫囵吞枣之际,有了一点回味,略表一二。

  • 标签: 《第五项修炼》 我国企业 机会 学习型组织 政府 中国
  • 简介: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益的.1954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原则.自1955年万隆会议开始,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原则推向整个亚洲和全世界.21世纪初,中国提出的“合作共赢”新理念,将成为新环境下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 标签: 新中国成立初期 和平共处 世界大国 合作共赢 历史性 成长
  • 简介:《人民日报》2007年12月10日报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在全国物价局长座谈会上表示,由于2007年涨价对2008年的滞后影响较大,加之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以及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等因素影响,2008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

  • 标签: 《人民日报》 通胀 国内市场需求 价格上涨 国家发改委 价格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