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主编的《中国近代争鸣录》一书,定于1988年初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并作为出版社推荐书目参加1988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图书博览会。与该书配套的《中国古代争鸣录》和《中国现代争鸣录》也将陆续出版。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著名历史学教授茅家(?)为该书出版写了序言。现全文发表。

  • 标签: 中国近代史 太平天国起义 中国现代史 历史研究 三十年 康有为
  • 简介:宗教是没有国界的.世界三大宗教从公元一世纪起先后传入中国,并程度不同地融入中国普通人的生活.但发生在近代中国的西方传教士的大量涌入,却是与先前的那些宗教的时代大不相同,因为他们是跟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大炮一同侵入,带有明显的殖民色彩.但是,与封建专制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毕竟是先进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同时,开办学校、医院、图书馆等文化教育医疗设施,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尽管这“发展”是那么痛苦和屈辱.

  • 标签: 教会女校 中国近代 教会女学 西方传教士 职业教育 中国女性
  • 简介:近代以来,林林总总的社会思潮纷呈奔涌,彼伏此起,争持消涨,构成了蔚为大观的独特文化图景。《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就是展现这一文化图景的学术专著。此书由多人合著,高瑞泉主编,各章及作者如下:第一章,导论(高瑞泉);第二章,人的尊严——人道主义思潮概述(陈少峰);第三章,世纪末的新世界观——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潮(陈卫平);第四章,融入与逸出——实证主义思潮评析(杨国

  • 标签: 中国近代 社会思潮 人道主义思潮 思潮评析 “战国策”派 人的尊严
  • 简介:中国近代历史,一方面记载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结合,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另一方面又记载着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业绩.一部近代昭示给我们,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而终未亡国,历经战乱磨难而终未分裂,靠的就是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国难当头,各阶级各阶层聚拢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前途英勇抗争.最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走上了强国之路.一部中国近代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把握其发展脉络,了解它的框架,运用近代进行国情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突出爱国主义主题.形成推动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力量.

  • 标签: 中国近代史 爱国主义
  • 简介: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一位伟大的变法者,他试图通过变法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梁启超早年倡导兴民权、开议院、立宪政,维新变法失败后,虽流亡海外,但他通过报刊传媒向国内宣传宪政思想。梁启超的宪政观发生多次变易,梁启超从最初主张君主立宪制,最终转变为坚定地捍卫民主共和制度。这是与当时中国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相连的,反映了梁启超的思想不固步自封,不僵化保守,而是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梁启超毕其一生坚定地追求宪政理想,撰写了大量宪政方面的论著,是我国法律文化的宝贵资源。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宪政文化卓越的开拓者和传播者。

  • 标签: 梁启超 宪政 法律文化
  • 简介:中国近代妇女职业的起源何黎萍Bycitinghistoricalmaterialstheauthordescribestheoriginofmodernwomen′sprofessionsandtheirtortuouscourseofdevelo...

  • 标签: 妇女职业 中国近代 女教师 职业妇女 妇女就业 女工
  • 简介:中国近代判例在文本体裁、汇编体例与适用方法上,较之于英美式判例和大陆式判例存在着着很大的差别。它完全依附于成文法,并有着明显的成文化倾向。这一特点是对明清条例制度的继承和回归,这一判例制度可以作为建立当代中国判例制度的参考。

  • 标签: 中国 近代 判例制度 成文法 成文化 判例汇编体例
  • 简介:浙江警察学院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副教授施峥的专著《中国近代警察教育研究(1901-1949)》于近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鸦片战争后百余年的中国社会,处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轨、过渡的历史时期,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变革,无论是中国近代警政建设,还是教育改革,均在这个大背景下启动了各自的进程,而且与上述领域的变革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呈现出异常错综复杂的态势。该书将中国近代警察教育置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大背景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及方法,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视角,既充分考虑到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又十分关注欧美、日本等国思想资源的导入及其影响;

  • 标签: 警察教育 浙江警察学院 社会转轨 历史时期 社会科学部 浙江人民
  • 简介:章太炎的许多同代人都不约而同地信奉进化主义,他们或乐观,或悲观地专事体系,寻找着精神界"支点"。在老派读书人中,只有章太炎一个人觉察到"学问"的不济,并坦率地说出来,承认文章思想学术的"狼狈感",所以他要果敢地革命道德,提倡行动主义的佛家信念,钟情于上古法家立场。本文着重梳理章太炎对公理、进化、代议制、宪政等欧美政治—法律概念的态度,为这位"有学问的革命家"描画出思想姿态,也为他在中国近代法律中寻找一席之地。

  • 标签: 章太炎 近代 进化 法治主义
  • 简介:<正>左宗棠是与曾国藩、李鸿章齐名的洋务派首领,是洋务运动中建树颇多的重要人物,在中国近代化中起了重要作用。1左宗棠从事洋务,推动中国近代化是从造船开始的,而造船思想起于鸦片战争。1840年,当英国以船坚炮利发动鸦片战争时,他就提出“造炮船、火船”这个问题。1864年,他在杭州将试制的蒸汽轮船试航于西湖,把造船思想转入实践后,又和法人日意格与海疆官绅屡谋造船,最后乃在1866年6月正式向清政府提出设厂造船的奏折、这个设厂造船的酝酿与筹画过程,正如他自己所说:“思之十余年,诹之洋人,谋之海疆官绅又已三载”。

  • 标签: 左宗棠 造船 中国近代化 福州船政局 学堂 洋务运动
  • 简介:中国近代哲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读《中国近代哲学的宏观透视》李天珠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哲学的宏观透视》(以下简称《透视》)是作者魏义霞多年潜心钻研和不懈探索的结晶,也是一部难得的学术力作。1、第一部研究中国近代哲学的专门论著,开中国近代哲学研...

  • 标签: 中国近代哲学 哲学研究 主观唯心论 基本特征 自然科学知识 西方自然科学
  • 简介:<正>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但数十年来一直把它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研究与教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国近代和现代。多年来史学界虽然趋向于把这段历史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但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本文把这段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对它的基本线索与发展阶段作一初浅的探讨,望方家赐教。

  • 标签: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发展阶段论 北洋军阀 国民党 段落 帝国主义
  • 简介: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不仅是中国代史上杰了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和翻译家,也是一位热忱的爱国主义者。林平汉著严复与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文物版社出版)一书,反省了往昔的思想文化研究,重新审视丰富多彩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对严复思想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和科学总结。

  • 标签: 中国 近代 思想文化 《严复与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 严复
  • 简介:邓小平极为重视总结和借鉴中国近代历史的经验教训,用以解答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并将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关于为什么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必须实行并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群众、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等一系列科学论断,都是他在对这段历史深刻反思与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实际进行理论探索与理论创新的结果.

  • 标签: 邓小平 中国近代史 社会主义 理论探索
  • 简介:义利观是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轴心观念,其和整个社会的政治理想、经济目标和道德准则紧密相连,因此,义利问题历来都是学者、思想家高度关注的课题。赵璐博士的新著《中国近代义利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无疑是该研究领域中的一部最新成果。关于该书的学术创新和学术贡献,笔者以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中国传统 义利观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近代 评介 伦理价值观
  • 简介:浅谈中国近代的尚变哲学魏义霞社会骤变的苦难现实和改变命运的美好理想使变成为中国近代哲学的主旋律之一。热情洋溢地讴歌变,积极主动地参与变,忌讳莫深地否认变,如临大敌地阻挠变,构成了中国近代哲学的巨幅画卷。因此,研究中国近代哲学,不能不研究中国近代的...

  • 标签: 中国近代哲学史 近代思想家 魏义 哲学世界观 近代哲学 普度众生
  • 简介:鸦片战争引起的中国的社会转型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着冲击.中国传统的从科举为中心的单一走向的教育格局逐渐瓦解,而以教会教育的逐渐兴起、发展和以西学学堂的兴办,大大丰富了中国近代教育主题的内涵.它们在近代教育舞台上共同存在、互相影响,为中国社会培养了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各类人才,这些教育主题的变化推动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前进.

  • 标签: 中国近代教育 教育主题 嬗变
  • 简介:文章从介绍“民本”和“民主”两词的含义入手,简要回顾了两词背后的东西方传统政治思想,并通过这种回顾比较了东方国家的宪政之路,由此分析出中国近代宪政失败的原因所在。

  • 标签: 民本 民主 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