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拟以笔者在老挝北部山区的田野调查经历为例,反思在异文化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并以实例讨论田野资料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等问题。认为田野调查研究是了解人类社会与文化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社会-文化人类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最显著的标志。

  • 标签: 人类学 异文化 田野调查
  • 简介:  小序费孝通作为杰出的学者,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那就是不喜欢书本上的死道理,总愿意从生活当中看出问题。这种学术的作业方式,可以当得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费先生充满传统士人的忧患情怀,但又是一个现代型的知识分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牵引着费孝通的心思。可贵的是,费孝

  • 标签: 开满鲜花 播种者费孝通 田野播种者
  • 简介:借助印度人从占星术对海啸的解释和笔者对印度人时间观的体验,认为中国人类学的海外研究,应发展一个既能容纳西方人类学已有知识,又能提出独特观察的概念。

  • 标签: 占星术 时间观 中国人类学 海外研究
  • 简介:田野调查经历作为叙述对象,从方法论的视角,分析和反思人类学海外民族志的实践过程。认为后殖民时代的民族志方法遭遇"角色困境"和表述危机,主要体现在对自我角色的反思和民族志文本的书写体例上,主张采取"个人为中心的民族志"方法,把田野和民族志文本中的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并置",以打破传统民族志的刻板印象。

  • 标签: 海外民族志 方法论 个人为中心的民族志
  • 简介:侗族芦笙节是侗族南部方言区最为盛大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次集体庆贺农业丰收的民族盛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它的举办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增进村寨之间的团结友爱,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和误解,对于推动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垂范的作用。

  • 标签: 侗族 芦笙节 娱人性
  • 简介: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是广西区级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老师们按照民族学(人类学)专业要求,严格训练学生。其中,专业理论基础夯实和田野调查技术的训练及毕业论文写作这三项功底最被强调。老师们带学生各有招数,且团结合作,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这已成为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优良传统。

  • 标签: 专业理论基础 主编 出版 文化 毕业论文写作 严格训练
  • 简介:当前学术界对于荔波布依傩戏的产生,众说纷纭,但"先有傩戏,后有傩书"的观点与荔波傩戏的发源地较为一致。通过调查,发现了布依傩戏的名称与组织、傩祭的目的、傩戏与傩书、傩戏诸神及面具、傩戏演员及道具、"做陶"的场地及布景、傩戏主要剧目、"做陶"的活动程序及送花和送花歌等内容,对荔波布依傩戏的产生、发展、组成、内容等有了较详细而全面的了解,这将有助于促进荔波布依傩戏今后的传承与发展。

  • 标签: 荔波 布依傩戏 田野调查
  • 简介:感悟思维是东方人的一种思维习惯,此种思维方式在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又因为人类学的所有理论都是源自于田野工作所获得的,因此,感悟思维成为了连接人类学田野工作和理论的一座桥梁。另一方面,在人类学学科努力本土化的今天,将感悟思维引入人类学的视野之中,即是西学人类学本土化的一种大胆有益的尝试,又充分发挥了中国学人的文化优势。

  • 标签: 感悟思维 田野工作 人文科学 学术反思 人类学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