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哮喘的治疗应以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基础,根据其控制水平类别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要为每例初诊患者制定哮喘防治计划,定期随访、监测,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修订治疗方案。以抗炎控制哮喘为主,采用最有效的最安全的用药方式,多要联合,减少不良反应,并且需持之以恒,长期规范分级阶梯治疗,那么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定会大大提高。当然现有的治疗仍有很多不足。规范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井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使90%的病人病情得到控制,但仍有l0%的病人症状控制不满意,故对哮喘的继续研究十分必要,让我们共同期待美好的明天。[关键词]哮喘监测研究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为特征,因受凉感冒或遭遇诱发因素而发作,常迁延不愈,是严重损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病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医学界关注的医疗难题之一。但近年,由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使人们对哮喘发病机理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变化[1]。随之对哮喘本质的认识和治疗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 标签: 哮喘治疗 模式转变 治疗模式
  • 简介: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简称。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中心医院8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仅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40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0.0%(P<0.05)。结论应加强哮喘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肺功能,并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

  • 标签: 护理干预 肺功能 常规护理 满意度 哮喘患者
  • 简介:摘要肛门给药通过肠黏膜吸收进入大循环,达到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一种疗法。本文介绍了一种柔和型小儿肛门给药辅助器,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送药效率高,药物易于吸收,患者心理上又易于接受,特别适用于不能或不愿意口服及口服给药疗效不佳的患者。

  • 标签: 柔和型 肛门给药 辅助器 设计研究
  • 简介:摘要重症肺炎(severepneumonia,SP)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侵袭机体而引发的一种感染性内科疾病,病情危重,SP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是该类患者常见病死原因。临床在有效治疗的同时需实施适宜护理干预,以促进病情转归。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SP)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心医院收治的83例老年SP合并MOF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细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病死率、干预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死率11.90%(5/42)低于对照组31.71%(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健康状况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59%(35/37)高于对照组71.43%(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SP合并MOF患者接受细节护理干预可促进病情转归,改善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症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护理满意度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在发热的时候,出现的一种惊厥的状态,表现形式为全身的强直阵挛、抽搐、双眼凝视、面色发绀、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等。目的探究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40例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70.0%,远低于观察组的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3.3±1.0)d、高热消失时间(25.4±1.6)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5±1.4)d、(43.2±1.7)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并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急救护理 针对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雾化吸入治疗是儿科呼吸道疾病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具有无创伤、无疼痛、疗效稳定等优势,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将液体药物分散为细小雾滴,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吸入后药物直接作用于肺泡、支气管末端,达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治疗目的。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小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中心医院接诊的100例患儿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雾化吸入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心率、呼吸、SpO2、退热时间、鸣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依从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率、呼吸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且SpO2水平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鸣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儿的心率、呼吸、SpO2水平,缩短退热时间、鸣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护理干预 依从性 心率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