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丰田中央研究所在夏威夷举行的电气化学国际学会“ECS2004JointImemationalMeeting”上公布了燃料电池的催化使用以钴(Co)为中心的有机复体的方法(演讲号码1860)。这种方法能够让燃料电池的催化不使用稀有金属铂(Pt),这样以使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比使用铂时降低成为可能。该研究成果适用于燃料电池的空气极(阴极)。

  • 标签: 公布 丰田 稀有金属 成本 中央 电气化
  • 简介:纳米材料的燃速催化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特性,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高于传统催化。本文介绍了纳米催化的常用制备方法及纳米材料的表面处理和保护;综述了国内外纳米燃速催化的应用概况;分析了影响纳米粉体催化作用的因素。

  • 标签: 燃速催化剂 纳米材料 纳米催化剂 表面特性 晶体结构 催化活性
  • 简介:据媒体报道,美国爱阿华州立大学近日宣布他们利用纳米技术在实验室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催化,该催化有望大幅度提高现有生物柴油的产量与效率。目前,生物柴油主要是通过大豆油与甲醇反应来制备的。其中,催化是关键的技术诀窍。现有生物柴油生产工艺存在一些缺陷:1.工艺中使用的催化是有毒的、腐蚀的、易燃的甲氧基钠;2.为提炼生物柴油,需要酸中和、水洗和分离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

  • 标签: 新型催化剂 生物柴油 美国 研发 纳米技术 生产工艺
  • 简介:据报道,在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的组织下,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与罗地亚电子与催化材料企业集团罗地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前在梅陇共商发展稀土催化材料产业事宜。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天然气催化燃烧催化提高燃烧效率10%以上,而NOX的排放却低至几个ppm,是既节能又环保的新型稀土功能材料。

  • 标签: 稀土催化剂 环保节能 新材料 产学研 华东理工大学 稀土功能材料
  • 简介:为考查具有特定纳米结构燃烧催化在电厂煤粉炉中使用的效果,在火电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助燃适用于煤粉炉,有增加煤的发热量以及节能降耗的效果,催化作用时效持续24小时以上;但仍有添加量偏大等问题,有待后续试验完善。

  • 标签: 纳米结构 节煤 降耗 催化剂 煤粉炉
  • 简介:以ZnO为纳米异质复合相,采用共沉淀法对nano-TiO2粉体进行了复合改性,并对改性后的nano-TiO2粉体的耐温性能、光催化性能、抗菌性能及复合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nano-TiO2粉体经950℃煅烧后,仍完全以锐钛矿晶型存在,晶粒呈球形,分散较均匀,粒度分布较窄,且粒径较小,平均在30~40nm左右,而且具有与纯nano-TiO2粉体(500℃)基本相同的光催化效能和抗菌性能,是一种新型纳米高温抗菌

  • 标签: 纳米抗菌剂 TIO2粉体 耐高温 抗菌性能 光催化性能 复合改性
  • 简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绿色环保、适用面广、催化效率高等优点。文中主要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应用领域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其光催化原理及技术特点,并对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 有机物降解 废水处理
  • 简介:将市售novolac酚醛树脂(PF)加热到高温后。所得到的细碳纤维中出现了显著的不均匀石墨化现象,这在以往的文献中已有过报道。如图1所示,以CuKα射线为X射线的辐射源,细碳纤维的(002)晶面衍射图谱包括2个峰,1个在26.5℃(G-组分),1个在26℃(T-组分),2个峰重叠在1个很宽的峰上(A-组分)。不考虑内部标准的情况下,由Scherrer公式计算出G-组分和T-组分的微晶厚度分别是21nm和16nm。我们试图通过透射电镜来识别这些出现在细碳纤维中的晶体。由于这些晶体无法在透射电镜上成像,我们找到了如下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来合理地分析这种现象。

  • 标签: 酚醛树脂(PF) 碳纤维 石墨化 高温后 机理 透射电镜
  • 简介:综述了高性能/高温聚合物的定义和进展,影响因素,应用,市场和结构设计。在众多高性能/高温聚合物中,最普通的系列是由聚酰亚胺、聚芳醚和端苯乙炔低聚物构成的,其证实了聚合物发展的基本原理。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通常用来表明如何可依据综合性能进行聚合物设计。2000年世界高性能聚合物市场消费为206.7t消售额43.6亿$其中聚酰亚胺为39.82消售额10.7亿$(占24%美元值)。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其市场可预计将显著增长。

  • 标签: 高性能/高温聚合物 聚酰亚胺 聚芳醚 苯乙炔端基齐聚物 化学结构 性能
  • 简介:通过对L300a新型混合制冷的实验检测,介绍了性能特点及节能的显著效果,为HCFC类混合制冷的使用提供必要数据和资料。

  • 标签: CFC替代 L300a测试 节能
  • 简介:采用气相传输法,以金膜为催化,氧化锌和石墨混合粉末为锌源,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研究获得氧化锌纳米线的光致发光性能。初步探索了氧化锌纳米线的生长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衬底温度为600℃时,金颗粒的催化性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形成长度大于10μm,直径小于80nm的均匀致密的氧化锌纳米线膜。这种氧化锌纳米线具有紫外发光特性。低于600℃时,锌氧蒸汽发生了自凝结,进而在金颗粒间隙形成氧化锌带(400℃时),或在金颗粒上吸附聚集形成花状氧化锌纳米棒(200℃时)。而在高于600℃时,金颗粒析出的锌迅速挥发或氧化、长大,出现了稀疏的针状氧化锌和颗粒。氧化锌纳米线可能的生长模式为"底端生长"模式。

  • 标签: ZNO 纳米线 衬底温度 光致发光 生长机理
  • 简介:简述了纳米ZnO的光催化机理、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方法和影响光催化性能的环境因素;介绍了电场、微波等场耦合新型增效、助效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出了一些设想。

  • 标签: 光催化 纳米氧化锌 场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