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加入造孔进行聚合反应,成功制备出一系列降解染料废水的碱活化钢渣介孔光催化材料(ASSMM)。XRD和BET结果表明:加入造孔的钢渣介孔光催化材料主要生成了水化硅酸钙fCSH)和二水钙长石(CaAl2Si207(OH)2·H20)两种矿物相;加入O.1wt%造孔的光催化材料f061ASSMM)2-50nm之间的孔占总孔容的85%。以孔雀石绿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不同掺量造孔的碱活化钢渣介孔光催化材料(x-ASSMM)对有机染料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孔雀石绿的初始浓度为4mg/L,光催化用量为O.05g时,紫外灯辐照60min后,降解率顺序为:0.1ASSMM〉5ASSMM〉1ASSMM〉ASSMM〉染料直接光解,其中,加入0.1wt%造孔的光催化材料试样的降解效率最高,降解率达95.53%,对降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发现其属于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 标签: 碱活化钢渣基介孔材料 光催化 降解 反应动力学
  • 简介:莱斯大学的AndrewBrron发现碳60富勒烯(巴球)经过羟基化作用后,能聚集成珍珠状的线与金属连接并从溶液中分离出金属。Barton说处理过的巴球能以未预料到的方式操控不同电荷的金属,这有可能将特定金属从复杂流体中分离出而不涉及其它元素。

  • 标签: 金属连接 巴基球 BARTON 羟基化作用 复杂流体 富勒烯
  • 简介:位于比利时根特的Milliken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性能强化添加,用于聚烯烃的HPR-803i和HPN孕育添加。HPR-803i能使汽车设计者设计零件减重15%而不牺牲性能。为降低它们的密度,它比添加到聚丙烯中的矿物填料比例更少。HPR.803i化合物适用于添加滑石粉化合物的注射成型工艺,它简化了测试要求并减少了实施成本。用HPR-803i增强的聚丙烯化合物在多次回收和化合操作后依然能保持它们的机械性能。

  • 标签: 汽车重量 添加剂 利用 注射成型工艺 性能强化 化合物
  • 简介:高温高压下的氮化锂-六方氮化硼(Li3N-hBN)体系中合成立方氮化硼(cBN)单晶,通过表征实验样品发现,生长界面处的相结构是由hBN、cBN微颗粒和硼氮化锂(Li3BN2)组成的,大颗粒cBN单晶通过吞并生长界面周围的cBN微颗粒进行生长,生长界面中的硼和氮原子的电子结构从sp2逐渐转变为sp3,根据结果推断,高温高压状态下,在立方氮化硼合成过程中,cBN更有可能是在Li3BN2的催化下由hBN直接转变而来.

  • 标签: 立方氮化硼 生长界面 静态高温高压法 HRTEM XPS 生长机理
  • 简介:据报道,帝人日前成功研发出名为Teijinconexneo的全新聚芳酰胺纤维。设在泰国大城府的新工厂计划在2015年中旬投产,届时帝人聚芳酰胺纤维的年产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近1倍。

  • 标签: 纤维 酰胺 芳基 NEO 年产量
  • 简介:建立了复合电薄膜的理论模型,具有不同相变温度的电组分垂直于极化方向进行复合,引入局域分布函数描述不同组分间过渡层的性质,采用Ginzburg-Landau-Devonshire(GLDI)唯象理论展开研究。通过改变复合电薄膜的组分数量(2种和3种),主要研究了复合电薄膜的极化、相变及热释电性质,并与均匀电薄膜的相关性质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组分数量的变化对电薄膜的相变和热释电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2组分复合而成的电薄膜与均匀电薄膜一样都只出现1个热释电峰,而3组分复合而成的电薄膜随着温度的变化出现了2个热释电峰。2组分薄膜的热释电峰和3组分薄膜中的1个热释电峰峰值较均匀电薄膜的热释电峰的峰值有所升高。

  • 标签: 铁电薄膜 自发极化 相变温度 热释电系数
  • 简介:以钬酸四丁酯为前驱体、硝酸银作为银源,通过合适的配比以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纯TiO2m米粉体及不同银含量掺杂的TiO2m米粉体.采用XRD、T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形貌分析和结构表征,XRD结果表明,掺杂银和未掺杂银的TiO2纳米粉体均为锐钬矿型,平均粒径约为9-13nm,适量银的掺杂有效抑制了TiO2粉体粒径的增大以及向金红石型的相转化.光催化活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掺银TiO2比纯TiO2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活性有了明显提高.

  • 标签: 溶胶-凝胶(Sol-gel) Ag-TiO2 光催化
  • 简介:综述了氧化亚铜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氧化亚铜在异质结电池的制备研究及优化研究,以及n型氧化亚铜的制备及构建同质结电池及其性能的研究。并探讨了氧化亚铜太阳电池提高转换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改善途径。

  • 标签: 氧化亚铜 太阳能电池 转换效率 异质结 同质结
  • 简介:使用第一原理计算六方氮化硼和立方氮化硼在合成温度和压力(1200-2100K,4.0-8.0GPa)下的晶格常数.计算所得的六方氮化硼和立方氮化硼的晶格常数a与已有的实验值相吻合,相对误差分别为2.50%和1.53%.同时,六方氮化硼晶格常数c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53%,其误差也在合理的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六方氮化硼和立方氮化硼晶格常数缓慢升高;而随着压力升高,晶格常数线性降低.

  • 标签: 六方氮化硼 立方氮化硼 晶格常数 高温高压 VASP 第一性原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一款新型的反式双组分聚氯酯胶黏YH6095/YH6095B。该款胶黏为不含游离TDI、熟化时间短且高卫生性能的双组分食品包装专用粘合剂,YH6095是异氰酸改性的聚氯酯树脂,YH6095B则是聚酯多元醇等的混合物,两者都不含游离TDI,都溶于乙酸乙酯。特别适合铝箔以及多种塑料薄膜之间的复合,具有初粘力和剥离强度高、透明性好、且可室温熟化等特点。

  • 标签: 聚氨酯胶黏剂 反式 游离TDI 应用 熟化时间 聚酯多元醇
  • 简介: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各领域对于固体润滑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新一代固体自润滑材料的MAX/金属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章就MAX/金属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程进行了总结,并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者们在MAX/金属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包括MAX性能和结构特征、MAX与石墨/金属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性能对比、MAX金属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界面反应和润滑机理。最后,对MAX金属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方向进行了进一步展望。

  • 标签: MAX相 金属基复合材料 自润滑
  • 简介:日本东北大学原子分子材料科学高等研究机构山中幸仁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和该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及东北学院大学合作,共同开发了利用气体喷雾法的软磁性非晶合金纳米线(直径100nm-3μm)的低成本批量生产技术。并用这种纳米线试制了磁传感元件。测试结果显示,该元件具有电阻值随外加磁场变化而变化的磁阻效应。

  • 标签: 日本东北大学 金纳米线 软磁性 磁传感器 试制 钴铁
  • 简介:草酸盐共沉淀前驱体通过煅烧热解得到活性炭负载的钴掺杂纳米氧化锌的复合光催化,采用XRD、BET等对产物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不同煅烧温度、不同掺杂钴纳米氧化锌负载量的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光催化前驱体的焙烧温度的升高,草酸盐分解的二氧化碳对活性炭孔活化作用增强,所制得光催化的光催化性能较好;掺杂钴纳米氧化锌负载量为5%,煅烧温度为650益的复合材料对较高浓度的废水表现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100ppm的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最高可以超过97%.

  • 标签: 活性炭 钴掺杂氧化锌 光催化降解
  • 简介:HFO-1234yf/HFO-1234ze(E)/HFE-143a组成的制冷混合物,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通过对该混合物的理论循环研究及制冷性能和燃烧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该制冷混合物在干空气中不可燃,在6S%左右湿度空气中的燃烧等级为2L,制冷量和能效比均优于HFO-1234yf,是具有应用前景的HFC-134a替代物.

  • 标签: 制冷剂 HFO-1234ze(E) 制冷性能 燃烧性能
  • 简介: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多元镍合金(Ni—Cr—Fe-SiMnCu—Mo)粉末进行混料预处理.利用真空电阻炉烧结。通过改变球磨时间,运用金相显微镜、硬度、强度、SEM等测试方法,研究多元镍合金复合粉末烧结后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复合合金粉末明显得到细化.第二相分布更加弥散,烧结后的合金晶粒细小,组织均匀,硬度和强度逐渐增大。

  • 标签: 镍基合金粉末 高能球磨 真空烧结 合金组织与性能
  • 简介:研究了白水泥和碳酸钾作为激发对掺加有机硅的磷石膏制品的强度、吸水率、软化系数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掺量1.0%,2h时磷石膏吸水率为0.75%,48h时其吸水率达到13.84%;当0.15%的白水泥、0.15%的碳酸钾与1.0%的有机硅油复合时,磷石膏72h吸水率明显降低为11.11%,软化系数提高到0.60;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发现,激发和有机硅复掺的磷石膏水化产物较单掺有机硅的结晶程度高且排列更为紧密。

  • 标签: 激发剂 磷石膏 有机硅 吸水率
  • 简介:具有上转换功能的纯相Yb3+/Er3+共掺杂β-NaYF4上转换微米管通过水热法在180%下反应24小时得到。为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并提高降解有机物的光催化效率,尝试将Ti02与NaYF4进行复合,形成Ti02/NaYF4复合材料来对Ti02纳米颗粒进行改性。我们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复合方法,并对其在太阳光下进行光催化降解罗丹明水溶液的效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Ti02纳米颗粒紧密复合在NaYF微米管表面的复合材料具有相对其他两种合成方法更佳的催化活性,并且比无复合的纯Ti02纳米颗粒的催化效率提高了两倍。催化效率的提高可能是由于在两相进行复合时,在复合界面形成了异质结,该异质结有利于太阳光的吸收和催化效率的提高。

  • 标签: 上转换微米管 TiO2/NaYF4复合材料 光催化 异质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