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日本科学家发现.一种在自然界中仅微量存在的稀有糖类“D-阿洛糖”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这将有助于开发没有副作用的治疗癌症的新药。日本香川大学的德田雅明教授用人体癌细胞进行试验,给在玻璃皿中的约1万个肝癌细胞施以各种各样的稀有糖类,并观察癌细胞的变化。结果发

  • 标签: 癌细胞增殖 治疗 糖类 抑制 肝癌细胞 新药
  • 简介: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新研究表明,石榴和紫葡萄汁的一些特殊成分可以减弱甚至抑制某些癌细胞的扩散。在此次研究中,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将石榴汁和葡萄汁应用于实验室培养的癌细胞后.发现石榴汁和葡萄汁中的苯丙素、邻羟基苯甲酸、黄酮以及共轭脂肪酸等对癌细胞具有阻止癌细胞活力和削弱癌细胞转移作用的功效。

  • 标签: 癌细胞 葡萄汁 石榴汁 扩散 加利福尼亚大学 邻羟基苯甲酸
  • 简介:日本开发成功用莼菜制备癌抑制剂。简要工艺是将莼菜的芽、叶、嫩茎切碎,80℃热水浸渍。离心分离得胶黏物,加入苹果酸、固体麦芽糖、35%乙醇(35%为乙醇浓度),搅拌混合,密闭放置,得莼菜提取物,再浓缩(70℃以下)得胶黏物粉末-癌抑制剂成品。莼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含丰富的

  • 标签: 莼菜 抑制剂 放置 乙醇浓度 提取物 功用
  • 简介:本研究比较了茶多酚同抗坏血酸和NaHSO3抑制板栗预煮褐变的效果。结果表明:茶多酚与柠檬酸和EDTA共用时,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板栗预煮褐变,其效果明显优于抗坏血酸或NaHSO3与柠檬酸和EDTA共用的效果,并确定了预煮液的最佳配方为0.01%茶多酚+0.2%柠檬酸+0.2%EDTA。

  • 标签: 茶多酚 抗坏血酸 NaHSO_3 柠檬酸 EDTA 板栗褐变
  • 简介:目的:建立HPCE法测定ACE抑制活性的方法,并将其用于紫菜蛋白肽的ACE抑制反应动力学。方法:进样(压力3.5kPa、时间5s),温度30℃,分离电压20kV,检测波长228nm,硼酸盐缓冲液(0.1mol/L,pH8.3,0.3mol/LNaCl)。结果:基于卡托普利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4327C+23.7764(0.097~0.485mmol/L,r=0.9991),线性关系良好。马尿酸回收率在96%~104%之间,标准相对偏差为3.65%。紫菜蛋白肽对ACE的抑制反应为非竞争性抑制反应。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紫菜蛋白肽ACE抑制活性研究。

  • 标签: 测定方法 血管紧张素酶 紫菜蛋白肽
  • 简介:在食品原料处理,初加工过程中很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在冷藏过程中也可能因温度变化而导致腐败。虽然防腐剂的添加可以延长贮存时间,但仍不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而且防腐剂也不宜多用。最近用乳酸菌来达到保存食品的目的这一研究受到重视。

  • 标签: 乳酸菌 防腐剂 冷藏过程 食品原料 初加工 抑制
  • 简介: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不,姜中所含的具有独特气味的6—姜醇可抑制试验鼠体内人类结肠癌细胞的生长。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报告说,他们在研究中将40只试验鼠分成两组,并为全部试验鼠注射人类结肠癌细胞。但是,其中20只试验鼠在注射癌细胞前后摄人了6—姜醇,剂量是每周3次,每次0.5毫克。另外20只试验鼠用

  • 标签: 癌细胞生长 结肠癌细胞 注射 6-姜醇 体内 抑制试验
  • 简介:抑制板栗的褐变,本试验研究了pH值、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浓度对抑制效果的影响,并通过试验比较了壳聚糖和传统试剂的防褐变效果,结果显示壳聚糖对板栗褐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褐变 板栗 壳聚糖 抑制剂 多酚氧化酶 螯合
  • 简介:目的探讨牛初乳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牛初乳低、中、高剂量组。观察不同剂量牛初乳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三个剂量组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模型时照组(P〈0.01)。三个剂量组溶血空斑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但低、高剂量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三个剂量组校正后吞噬系数α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中剂量组脾脏T淋巴细胞中CD4+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牛初乳能够有效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脾脏CD4+百分比。

  • 标签: 环磷酰胺 免疫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亚群 初乳
  • 简介:抑制啤酒污染菌为指标对过氧化氢法制备褐藻胶寡糖条件进行优化。对褐藻胶降解的反应时间、温度、过氧化氢浓度以及底物浓度进行优化,将不同条件制备的寡糖添加到MRS培养基中对一株啤酒污染菌(Lactobacillusbrevis49)进行抑菌试验,制备出具有最高抑菌活性褐藻胶寡糖。结果表明:反应50min、温度70℃、过氧化氢浓度5%(v/v)和底物浓度1.5%(w,v)的条件下,制备的褐藻胶寡糖对啤酒污染菌生长具有最优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将不同浓度该寡糖添加到接有混合污染菌的啤酒中,当寡糖浓度达到0.25%(w/v)时能够完全抑制污染菌生长,防止啤酒浑浊。

  • 标签: 啤酒 褐藻胶寡糖 抑菌活性 条件优化
  • 简介: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peptidaseⅣ,DPP—Ⅳ;EC3.4.14.5/CD26)属于丝氨酸肽酶中脯氨酸寡肽酶家族成员之一,是目前糖尿病新药研发的热点之一。体内外研究显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具有较好的抗糖尿病效应,但是由于其体内被以DPP-Ⅳ为主的酶降解,半衰期仅2min,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表明DPP—Ⅳ抑制剂能延长GLP-1在体内的半衰期,从而有效地降低血糖。

  • 标签: 二肽基肽酶Ⅳ 抑制剂 药物筛选 降血糖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转基因食品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为建立转基因食品营养评价标准提供数据。方法首先通过探讨胰蛋白酶-底物-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剂量反应关系,建立转基因食品胰蛋白酶抑制荆活性测定的最佳反应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部分转基因玉米、大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与亲本食品的差别。结果所检转基因食品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大多与亲本食品差别不大,尽管个别产品出现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增高或降低现象,但都在可接受范围。结论在规范检测技术前提下加强对非转基因食品基础数据建设对制定转基因食品营养评价标准十分必要。

  • 标签: 转基因 食品 基因修饰 胰蛋白酶抑制剂 营养评价
  • 简介:考察了钙皂和铬皂的形成条件及制革准备和鞣制工段中金属皂的生成情况;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金属皂形成的影响及对金属皂形成的抑制和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制革pH范围(pH2~13)内,脂肪酸和钙离子有结合形成钙皂的可能,钙皂形成的最适pH值为7~11;铬皂形成的最适pH值为4.5~5.5,铬鞣后期提碱至pH4.0左右,适合铬皂的产生;具有较长碳链疏水基和较高EO值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有效抑制金属皂的形成,并对金属皂有较好的分散效果;在浸灰、软化、浸酸和铬鞣等工序的前期加入适合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抑制金属皂的形成,并对形成的金属皂有较好的去除作用。

  • 标签: 脂肪酸 金属皂 表面活性剂 制革
  • 简介:目的建立丙烯酰胺(AcA)生成的水相模型,研究非还原性糖对其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AcA的形成机理用天门冬酰胺和葡萄糖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高含量的AcA,添加3种还原性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和5种非还原性糖(木糖醇、甘露醇、海藻糖、蔗糖、山梨醇)研究抑制效果。结果确定了生成AcA的最佳条件为0.1mmol天门冬酰胺(0.015g)、0.1mmol葡萄糖(0、020g)、蒸馏水(10μl)于干燥箱中160℃反应30min。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对AcA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43%、16%、6%,海藻糖对AcA的抑制率为60%。结论非还原性糖中除蔗糖外都对AcA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海藻糖和甘露醇是最佳抑制性添加剂。

  • 标签: 丙烯酰胺 非还原性糖 模型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