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虽然人类对河流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河床演变学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根据20世纪的研究进展情况,本文阐述了河床演变学8个主要方面(水系的形成和发育,河型,河相关系,弯曲型河流,其它类型的河流,坝上下游的再造床过程,实物模型,数学模型)的主要成果及有关问题,并对今后发展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河床演变学 20世纪 河流
  • 简介:鄱阳湖水质安全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本文通过收集湖区主要水质监测断面2003-2008年逐月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湖泊富营养化评价、季节性肯达尔检验等分析主要河流、湖泊水环境演变特征。研究表明,鄱阳湖区现状水质较好,全年、汛期、非汛期的I-Ⅲ类水面积比例分别为63.9%、99.3%、40.8%,水体处于中营养一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赣江、抚河、修河等人湖控制断面I一Ⅲ类水比例高于90%,乐安河、长江等控制断面I-Ⅲ类水质比例高于70%,湖口断面现状水质较差,Ⅳ类及以下水质比例高于30%。随着鄱阳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水质断面污染物浓度增加,湖泊I-Ⅱ类水面积比例呈下降趋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流域污染物排放量和人湖量,实现一湖清水的目标,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提供良好的水环境条件。

  • 标签: 鄱阳湖 水质 富营养化 污染物浓度
  • 简介:乌江渡水电站泄洪建筑物的消能防冲是电站安全运行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尾水河道冲刷监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尾水河床冲刷坑的深度已趋稳定.且远离厂坝,不会危及厂坝基础安全,其消能防冲措施是比较成功的。但泄洪对岸坡的冲淘也是比较严重的。

  • 标签: 尾水河道 消能 冲刷 分析
  • 简介:利用天山西部地区9个县市气象站近50年的降水、气温和水面蒸发观测资料,确定适合该区的干旱指数计算方法,分析了该区干旱指数的主要特征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按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两种方法统计,研究区的气候类型为半湿润一半干旱区,其年干旱指数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性和年际变化。近50年来,各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各分级年干旱指数发生的频次及频率也不尽相同,半湿润区湿润化程度较高,而半干旱区的年度和夏季的干旱化程度高,春、秋两季干湿化程度则基本相近。研究区50年以来的平均年干旱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尤以夏季干旱指数的下降趋势明显,可以初步认为,水面蒸发量的显著减少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 标签: 干旱 干旱指数 演变特征 趋势分析 天山西部地区
  • 简介:为满足三岔河流域经济调度运行实践需求,采用最近邻回归(NNB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对流域的径流演变特征与趋势进行多时间尺度预测。预测值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最近邻回归(NNBR)模型进行径流预测,其预测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ANN神经网络模型高,与实测数据拟合性更好,更贴近径流实际,可为三岔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配置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数据支撑。

  • 标签: 径流演变 径流预测 最近邻回归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 简介:支流库湾水体富营养化是三峡水库蓄水带来的主要水环境影响特征之一。根据对不同历史蓄水期间三峡库区各支流库湾的水质变化特征及富营养化状态分析表明:三峡水库从试验性蓄水阶段进入常态调度运行后,支流库湾的水动力条件被进一步削弱,入河污染物扩散能力大幅度降低,库湾水质逐渐变差,各支流库湾普遍表现为中、富营养级水平,年内整体表现为春季高于秋季。从三峡库区支流库湾水体富营养化演变特征来看,库湾水动力条件由河流态改变为湖库态是其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驱动力因素,陆域营养盐输入是库湾水体富营养化演变的物质基础

  • 标签: 三峡水库 支流库湾 水体富营养化 水动力条件
  • 简介:潮河流域是北京市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地。受环境变化影响,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了显著性变化,严重影响到北京城市供水安全。利用水文气象长系列数据(1961-2014年)分析了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采用经验统计分析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近50年来在降雨波动且微弱下降趋势下,其径流呈现出较大幅度变化且具有显著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后;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79年、1998年。1979年以后径流系数显著减少,其中1979-1998年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占主导地位,其影响贡献率为-109.75%,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为正效应,影响贡献率为9.75%;1999-2014年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影响贡献率为-88.97%,气候变化影响贡献率为-11.03%。

  • 标签: 潮河流域 降雨-径流 趋势变化 突变点 影响因素
  • 简介:文章基于四川省甘孜州近45年的逐日降水数据,计算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SPI指数,并基于计算结果分析了该地区的干旱年际、季节、和月际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甘孜州的干旱状况整体呈现恶化趋势,年均SPI指数降低率为0.02;该地区出现秋旱的概率最高,达29.63%;大多数月份的干旱状况呈恶化趋势,且演变幅度不同,其中3月份的SPI指数下降速度最快。分析结论可为四川高原藏区的干旱研究提供经验,并为甘孜州的抗旱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 标签: 甘孜州 干旱 演变规律 SPI指数 趋势分析
  • 简介:为了解五指山市近几十年降雨量的变化规律,基于市内及周边17个雨量站/气象站资料,采用不同插值方法逐月插值,与海南省水资源二次评价对比得到合理方法;并用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降雨量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得到如下结果:五指山市近60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21.3mm,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北、正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的趋势,不同丰枯情景下降雨分布略有差异,但其对地形的响应较为一致;年降雨量总体呈现显著增加的态势,并且在1988年左右存在由减少到增多的突变;借助SPSS软件,通过归因分析表明,蒸发主要影响着五指山市降雨的变化规律;降雨量存在多尺度时间效应,存在23a和16a左右的主周期,且均存在丰枯交替变化,并在未来几年均处在偏丰时期。研究结果对五指山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降雨量时空演变 滑动平均法 累积距平法 M-K非参数检验法 MORLET小波分析 规律分析
  • 简介:本文从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水污染、季节性和区域性缺水、社会经济高速增长、水的利用率低下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的战略意义.分析了农业中水污染的情况,指出不合理污灌、施肥、施药是引发面源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同时,提出节水与防污相辅相成、节水优先防污为本的观点以及建设的目标和指标.

  • 标签: 节水 防污 面源污染 建设目标
  • 简介:平泉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冀、辽、蒙三省交界,境内有滦河、辽河两大水系。是瀑河、青龙河、老牛河、老哈河、大凌河5条河流的发源地,无客水入境,均为自产水资源。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56亿m^3。对平泉县而言,一方面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存在着严重的缺水问题;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存在着大量的浪费、污染现象。

  • 标签: 节水型社会 平泉县 水资源总量 资源利用效率 工程性缺水 资源性缺水
  • 简介:“还本付息”电价体系对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但随着用电紧张局面的基本缓解,电力消费者效用的矛盾开始突出,用电侧“优价”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国家开始着手对原“还本付息”电价体系进行改良、修正。尽管在以社会平均成本定价体系中,依旧没有摆脱以成本定价的原则,但将成本定价下的各测量值做了具体的规定和修正,延长了还贷时间,且明确的资本回报将电价空间拉长。这项政策的出台,可以在短期内明显解决用户侧要求的“优”和价的矛盾,有效抑制电价继续上涨。

  • 标签: 中国 水电站 水电电价 社会平均成本 定价体系
  • 简介:卢龙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县域面积961km2,人口42万。全县水资源总量1.9亿m3,亩均水资源量298m3,人均水资源量457m3,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卢龙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措施,对提高水利用效率及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制度完备,水权明确,配置优化,技术先进,宣传普及,用水高效”意义重大。

  • 标签: 节水型社会建设 卢龙县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人均水资源量 水环境承载能力 水资源总量
  • 简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且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一方面,随着用水量的增大,水资源进一步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尚有很大潜力可挖.为此,抓紧在我国全面建设节水型的社会是实现国家未来宏观发展战略目标的极其重要的部署.

  • 标签: 建设节水型 社会工作要点 节水型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