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柴油机密封问题是出厂台架试验时重点关注内容之一。回顾近两年柴油机试验记录,出现了一些漏水、漏油、漏气问题,如何准确地查找漏水、漏油、漏气点和故障原因是解决密封问题必要前提。

  • 标签: 密封 泄漏 垫片 故障分析
  • 简介:为确定铁基载氧体化学链热解实验系统输送管路中,高温态铁基载氧体与炭黑混合物流动过程可能存在副反应,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分别及混合后与炭黑化学反应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炭黑与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反应开始温度分别为520.0、653.0、667.0℃;炭黑与铁基载氧体混合物反应中,氧化铁起到主要作用,最大失重速度为0.290mg/min,温度在731.8℃,因此,不同态铁基载氧体与炭黑混合输运时,混合物温度需低于520.0℃,并降低氧化铁残余比例。

  • 标签: 炭黑 载氧体 热重分析 反应特性
  • 简介:阐述了分液冷凝强化冷凝传热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技术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压降可行性。该结论在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上得到了实验证实:与常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PFMC)对比表明,在当量直径为1.05mm、管内工质质量流量为633~770kg/(m~2·s)微通道中,当冷凝温度分别为45和50℃时,微通道分液冷凝器(LSMC)管内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了3.7%~6.7%和2.3%~6.1%,压降分别降低了45.5%~49.5%和51.9%~52.6%,惩罚因子(Fp)分别降低了46.5%~52.7%和52.6%~56.7%。当进口流量达到一定值时,分液冷凝技术器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流阻,有较好综合热力性能。

  • 标签: 气液分离 分液冷凝器 强化换热 降低流阻 惩罚因子
  • 简介:某柴油机曲轴采用谐振疲劳试验系统进行静态与动态疲劳试验,3根试验曲轴均在连杆轴颈与曲柄过渡处,与轴颈呈45度角处出现断裂,通过曲轴材料化学成分、断口形貌、金相组织检验、氮化层、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分析,确认导致曲轴疲劳断裂主要原因是曲轴高应力集中和高应力区存在非金属夹杂物,

  • 标签: 曲轴 疲劳试验 断裂
  • 简介:本文以某增压车型产品开发为出发点,进行车辆热管理方法研究,首先进行三维CFD分析获得前端模块进风量数据和水套流阻特性,然后以发动机台架热平衡试验数据及三维分析结果为边界,搭建整车冷却系统换热分析模型,进行冷却系统热耦合计算,确定系统温度分布情况,最后通过热环境风洞试验验证分析精度,确定热管理方法在产品开发中意义。

  • 标签: 一维 热管理 CFD 增压 风洞试验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一款增压汽油机进行早燃专项耐久测试,对早燃次数、早燃发生气缸和旱燃发生时气缸最大爆发压力等进行记录,试验结束后对活塞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614次早燃现象,发动机状态保持良好,未损坏,说明发动机零部件对早燃具有较强抵抗性,车辆没有损坏风险。

  • 标签: 早燃 最大爆发压力
  • 简介:提出一种通过微波辅助强化NH_4Cl溶液活化对沸石改性新方法,制备出一种高调湿性能沸石基调湿材料。针对沸石基调湿材料调湿特性,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静态调湿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调湿材料调湿特性及其与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基复合调湿材料吸湿、放湿能力相比天然沸石基调湿材料得到显著提高;环境温度每升高10℃,调控时间至少可减少5h;在相对湿度变化±10%,调控时间变化均不超过10h。

  • 标签: 调湿材料 静态实验 改性 沸石
  • 简介:实验研究了水蒸气对丙烯在金属铁作用下还原NO影响。研究了陶瓷管流动反应器在3001100℃时不同条件下水蒸气对脱硝效率影响,采用XRD对反应后铁样品表面的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N2氛围条件下,水蒸气使NO还原效率有所降低。在模拟烟气条件下,水蒸气使NO还原效率增加,如ξ1=0.9,在1000℃时,烟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0%水蒸气时,NO还原效率为93.0%,而无水蒸气时NO还原效率为85.5%。在湿烟气条件SO2对丙烯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效率影响不大,可以忽略。在N2氛围,有水蒸气时,丙烷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效率高于丙烯。但在模拟烟气条件下,有水蒸气时,丙烯在富燃料条件下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效率高于丙烷,在富氧条件下则相反。

  • 标签: 烟气脱硝 丙烯 水蒸气
  • 简介:本文介绍了FRACAS技术,阐述了FRACAS系统建立过程,分析了FRACAS效益。由故障信息入手,通过建立FRACAS系统,能实现故障和问题信息化管理,最终达到提升产品可靠性目的。

  • 标签: FRACAS 可靠性 故障 信息化
  • 简介:镍基高温合金FGH4096是高性能发动机涡轮盘、环形件及其他热端部件关键材料。以其为研究对象,搭建感应加热实验平台,设计不同工况,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感应加热过程中影响合金试棒温度分布均匀性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试棒两端安装陶瓷片对其温度分布均匀性影响不大;用保温棉包裹试棒,适当降低加热速率可以提高合金试棒温度场分布均匀性;感应线圈尺寸对合金试棒温度分布均匀性影响较大。

  • 标签: 镍基高温合金 感应加热 温度分布均匀性
  • 简介:果品采后预冷是现代冷链物流不可缺少必备环节之一,差压预冷由于其冷却速度快、冷却均匀以及适用性广,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以2层箱装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其呼吸热与蒸腾热影响数值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在不同送风温度下果品预冷降温过程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预冷初温并不是越低越好,当送风温度低于2℃时,预冷时间没有明显缩短,而预冷不均匀性却明显增加,因此建议此规格包装苹果差压预冷送风温度取2℃较宜。该模拟结果可为合理控制苹果差压预冷时间及降低预冷装置能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送风温度 差压预冷 数值模拟 冷却时间 冷却均匀性
  • 简介:对某一参数节段式多级泵导叶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传统径向导叶(正、反导叶)与空间导叶对泵性能影响并进行试验验证。以通用CFD软件NUMECA为计算平台,分别对叶轮加径向导叶及空间导叶流场进行分析,发现空间导叶在大流量区容易获得较好性能,但在小流量区损失较大,扬程曲线容易出现驼峰。在小流量区径向导叶性能要优于空间导叶。

  • 标签: 径向导叶 空间导叶 效率 曲线形状
  • 简介:本文对智能发电机搭载方案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基于最优电量以及车辆动态工况电压调节功能,在加速阶段降低发电电压,减速阶段提升发电电压,并实现制动能量回收。通过在实车上测试及运用,表明智能发电机采用对排放影响较小,并具有良好节油效果。

  • 标签: 智能发电机 控制策略 整车油耗 排放
  • 简介:空气与液滴之间良好接触是增湿室增湿换热关键技术,因此有必要对喷嘴进行雾化特性试验研究。该研究选用工程上常用压力式螺旋型喷嘴TF6进行雾化特性试验,TF6喷嘴雾化特性研究包括喷嘴背压对雾化液滴尺寸影响,分析距离TF6喷嘴下方不同位置各种液滴直径、比表面积、分布跨度值变化。研究发现,雾化液滴直径随喷雾压力增大而减小,但喷雾压力有其临界范围。通过对距离喷嘴下方不同位置雾化特性分析得到二次雾化发生位置,该位置更有利于空气与液滴热质交换。在二次雾化区内,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喷嘴雾化液滴经验关联式,整理成韦伯数和雷诺数函数关系,可用来预测喷嘴出口粒子直径。

  • 标签: 压力式螺旋型喷嘴 雾化特性 临界压力 二次雾化 试验研究
  • 简介:喷雾冷却是一种高热流密度冷却方式,按传热机理不同可以分为单相区和两相区。针对单相区,建立三维传热模型,利用CFD仿真技术对喷雾冷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研究了喷雾高度、流量密度等参数对喷雾冷却传热性能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当传热稳定时,传热面温度由圆心沿径向逐渐增高,并且随喷雾流量密度增大,温度分布均匀性变差;保持喷雾作用面积不变,增大喷雾流量或减小喷雾高度,喷雾传热能力显著增强;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验证了该模型可靠性,可为喷雾冷却系统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 标签: 喷雾冷却 单相区 离散相模型 欧拉液膜
  • 简介:瓦斯发电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往复式内燃发电机组不断发展。在运行过程中常遇到各种类型爆震现象,本文阐述了一种发生概率低且原因特殊爆震停机分析和处理方法。对业内解决类似问题有指导作用

  • 标签: 瓦斯发电 往复式内燃发动机 特殊原因爆震停机
  • 简介:针对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CVVL)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了零件接触力、气门升程、气门落座速度和液压挺柱受力等。将仿真气门升程与测试气门升程进行对比,差值在±0.03mm以内,说明仿真模型较接近实际情况。CVVL机构通过了600小时6000r/min可靠性试验,零部件无异常磨损,气门无飞脱、反跳等现象。

  • 标签: CVVL 汽油机 动力学分析 气门升程 刚度
  • 简介:为了分析连杆小头衬瓦磨损与缸套上缘点蚀之间关系,从衬瓦摩檫原理和活塞横向振动对缸套影响原理出发,推断衬瓦在上止点摩檫状态以及其与活塞横向摆动关系.并通过量化衬瓦磨损状况和缸套上缘磨损状况以及分析两者量化量相关性证明两者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存在较强关联性以及偏磨对两者相关性有影响.

  • 标签: 连杆小头衬瓦 缸套边缘 磨损 相关性
  • 简介:通过对机械蒸汽压缩(mechanicalvaporcompression,MVC)-多效蒸馏(multi-effectevaporator,MEE)海水淡化系统建立模型,研究了压缩机输入功率与海水淡化系统运行参数之间关系,分析了系统中压缩机与多效蒸发器之间相互耦合匹配关系,探讨了辅助能源加热对系统运行状态及产水率影响,并通过耦合风力发电机模型,研究了系统淡水产率随风电功率随机变化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随压缩机输入功率增加,多效蒸发器效间传热温差增大,产水率也近似线性增加;辅助能源虽然有助于提高产水率,但其添加量不能超过一定上限;对于一组平均为7.1m/s随机风速,海水淡化系统平均产水率为5.00t/h,平均产水能耗10.2kWh/t,而若采用20%辅助能源加热,可以使平均产水率提高0.21t/h。

  • 标签: 风能 机械蒸汽压缩 海水淡化 系统模拟
  • 简介:基于流体计算软件FLUENT,针对水冷板式换热器构建了三维物理模型,选择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了实际换热过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结果基本吻合。对换热器内部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在压降允许范围内,通过适当减小槽道截面的水力直径可以提高换热效率和热源面的温度均匀性。

  • 标签: 水冷板式换热器 结构优化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