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简介:WellTester是计算地热含水水文地质参数的软件,该软件通过对水压力过程曲线进行拟合,进行参数计算。该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且具有输出单井报告功能。文章对WellTester软件各模块及各界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以"北京岩溶水资源勘查评价工程"中新建岩溶水井为例,对各个操作步骤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比分析WellTester软件与经验法的结果,表明该软件可对岩溶裂隙含水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行计算,且该软件对成井质量评价有一定指导意义。目前该软件还未广泛应用于岩溶裂隙含水,为获取较多的水文地质参数,笔者认为该软件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WellTester软件 抽水试验 岩溶含水层 水文地质参数
  • 简介:摘 要 本文介绍了某 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该 矿区内 16#煤层下伏奥陶系碳酸盐类岩溶裂隙水含水富水性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了“矿区内奥陶系灰岩含水强富水区集中分布于矿区中北及西北部,大部范围为弱富水性”的结论,这为矿区生产回采中防治水措施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水文地质 含水层 富水性 层次分析法
  • 简介:潘集矿区1988-1989年施工新生界下部含水的水文地质验证孔,对其主要水质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淮南潘集地区的土壤、农田、水利及农作物特点与河南的试验成果类比,同时对其盐,碱度等指标进行计算,并与有关国标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初步分析成果及进一步试验研究工作的设想。

  • 标签: 环境影响 总盐量 盐度 碱度 水质评价指标
  • 简介:据地下水调蓄基本条件,结合干旱地区地形地貌特征,提出干旱地区在山区及前山地带人工影响天气增加水资源、山前洪积扇地带人工修筑引渗工程促进含水补给、平原区进行人工开发利用的含水调蓄-补给-开发模式.与现实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模式极相似,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损耗,利于水土保持,对恢复地质环境具极好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干旱区 含水层 人工调蓄 蓄水坑 水资源
  • 简介:为了给五沟煤矿第四含水下正常开采及提高回采上限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依据,根据伸直法原理,在建立参数模型和曲线模型的基础上,判别出1016-1孔第四含水抽水试验Q-S曲线类型,建立了抛物线方程,换算出井径为91mm、10m降深时的q值,精准地评价了第四含水富水性,消除了野外施工中机械设备、降深等一些因素对抽水试验获取参数的影响。

  • 标签: 煤矿 富水性 Q-S曲线 五沟
  • 简介:防污性能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为加强对承压含水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本文分别对北京市平原区3个承压含水组的固有防污性能进行评价。选取隔水层的岩性、厚度、连续性,含水的岩性、分层状况和相邻含水的水头差等要素,构建承压含水组防污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评价指标评分加权计算的方法,开展分层评价,最终将防污性能划分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和极差5个等级。结果表明,由第一承压水层向深层,防污性能逐渐增强;每个层组的防污性能均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性,整体来看,平谷区防污性能差,大兴区和通州区防污性能好。

  • 标签: 防污性能 承压含水层组 分层评价 北京平原区
  • 简介:摘要:袁店二井煤矿72310工作面原回采上限标高-304m,通过开展水文地质补勘,查清了该区域的“四含”富水性及及厚度,确定开采时按防砂煤柱留设,防砂煤(岩)柱垂高为38m,72煤层开采上限标高为-265m,提高34m,解放煤炭资源17万t。

  • 标签: 松散含水层 防砂煤柱 综采
  • 简介:搜集的六年地下水化学数据显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被石油类碳氢化合物污染的浅含水的污染物的分布和氧化还原进程已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在1990年发生石油泄漏后不久,大量的苯存在于污染源地区,在受污染的地区,地下水中的溶解氧被消耗掉。截止到1994年,Fe(Ⅲ)和硫酸盐的减少是显著的晚期电子接收过程。非常有意义的是,1994年的溶解甲烷在测量下限以下。这暗示了缺乏有意义的甲烷群。然而,到1996年,含水沉积物中固相Fe(Ⅲ)的氢氧化物的消耗和地下水中溶解硫酸盐的消耗导致了甲醇类的大量繁殖。在1996年—2000年期间,水化学数据显示甲醇类的新陈代谢更加普遍了,对沉积物的萃取物16s-rDNA进行分子分析,显示了更加多元化的甲醇类的存在,相对于污染羽中心的外面,它和水化学数据反映的变化是一致的。该快速氧化还原过程反映了几种因素,包括大量污染物,相对快速的地下水流动(0.3m/day)(1foot/day)和原始存在于含水沉积物中的可由细菌引起减少的低浓度Fe(Ⅲ)氢氧化物(1umol/g)。这些结果表明,在一定水文条件下受石油碳氢化合物污染含水中的氧化还原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快速发生变化,并且有效的固相Fe(Ⅲ)的氢氧化物影响了变化的速度。

  • 标签: 石油碳氢化合物 污染 含水层 地下水化学 溶解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