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制定牧区雪灾标准。气象条件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因子,此外,雪灾还与牧草丰歉、牲畜状况、草场类型、草场载畜状况以及承受灾害的能力有关。要对幅员辽阔的广大牧区发生的雪灾迅速作出评估,除气象因子外,其它致灾因子就目前条件还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所以本评价标准仅限于考虑气象因子与雪灾的关系。本文依据积雪掩埋牧草程度、积雪持续日数和积雪面积比等三项指标,来制定中国牧区雪灾发生的等级指标,将灾情等级分为轻灾、中灾、重灾和特大灾四级。

  • 标签: 牧区 雪灾 等级指标
  • 简介:摘要:农牧区公路建设在促进农牧业发展、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和推动农牧区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农牧区公路建设的特点包括地理条件复杂、交通需求多样化等。为了有效管理农牧区公路建设,需要掌握可行性研究技术、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专业技术。本文将对农牧区公路建设的意义、特点以及管理技术进行探讨。

  • 标签: 农牧区公路建设 农牧业发展 专业技术
  • 简介:利用1959—1997年青海省降水、气温、积雪资料,用EOF、REOF、功率谱、趋势分析等数理统计预报方法,分析青海省牧区降水、气温、积雪与雪灾之间关系及降水变化趋势得出:近10年秋末冬初降水呈减少趋势,而冬季、冬末春初降水呈增多趋势;当夏季6—8月极涡偏强、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高压(或高压脊)偏强、印度低压偏强、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偏南、反厄尔尼诺当年、夏季青藏高原气温及地温偏高时,秋末冬初、冬季、冬末春初青海牧区易多雪;反之易少雪。

  • 标签: 牧区 雪灾 预报方法
  • 简介:内蒙古牧区黑白灾气候特点分析邸瑞奇,樊建平(内蒙古气候中心)引言黑白灾是我区牧区冬季发生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本文选取18个牧区代表站,从建站—1995年的资料,对黑白灾进行标准划分,揭示其地域、时空分布规律并提出预防措施。1黑白灾标准考虑到我区天然草场...

  • 标签: 内蒙古 雪灾 黑灾 白灾 畜牧业 空间分布
  • 简介:0前言地震是地下岩石受构造应力作用突然错动破裂而造成的地面强烈震动。地震造成灾害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因为房屋倒塌所致,而房屋的倒塌不仅取决于地震震级的大小和距离震中的远近,还取决于建筑物的地基稳固程度和抗震能力。在西部农牧区地域辽阔、经济相对落后,防震减灾工作十分薄弱,村镇规划未考虑地震安全问题,农村住宅基本不设防,农村住房的抗震性能蒡。据调查,

  • 标签: 安全问题 农牧区 西部 地震震级 民居 构造应力作用
  • 简介:利用1961—1990年我国三大主要牧区(新疆、青藏高原和内蒙古)共45个站的冬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资料,统计30年来冬季雪灾频次,分析了我国三大主要牧区冬季雪灾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特征,讨论了冬季平均气温及降水量与冬季雪灾的关系,最后阐述了雪灾的影响。

  • 标签: 牧区 冬季雪灾 年际变化
  • 简介:雪灾是影响我国高纬度、高海拔及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发展的一种主要自然灾害,特别是在我国新疆、内蒙古、青海及西藏等省、区的广大牧区,由于冬春季节的集中降雪,往往会形成大面积持续的积雪覆盖,致使牲畜因觅食困难而引起大批死亡,给这些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危害。资料分析表明,我国的积雪高发区基本沿4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稳定的积雪面积约为4.2×10~6km~2。在这一广袤的积雪区域内,不同程度的雪灾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素有"十年一大灾,五年两头灾"之称。本项目选择西藏那曲和内蒙古锡林郭勒两个雪灾高频区为试验区,利用一些可测量参数对其灾情等级与危害程度进行定量的刻划与描述,并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体化技术对其灾情过程和灾害损失进行了动态监测与评估。

  • 标签: 牧区雪灾 遥感监测 损失评估
  • 简介:青海省是一个地震多发省份,境内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破坏性强的特点,是我国仅次于台湾、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的多地震省份。

  • 标签: 安全问题 农牧区 民居 西部 地震活动 青海省
  • 简介:本文通过对1996年1月青藏高原牧区大雪期间的水汽和热量收支的计算,分析了大雪期间对流活动的作用和贡献,并与其他地区夏季暴雨期间的能量平衡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都只有一个无辐散层和整层维持上升运动,不同的是降雪期间:1)视水汽汇气柱平均潜热加热率要小得多;2)视水汽汇和视热源的垂直分布差异较大;3)次网格尺度涡动垂直输送主要发生在对流层顶附近

  • 标签: 大雪 水汽平衡 热量平衡
  • 简介:对青藏高原东部牧区1967~1996年30a中春季发生的成灾性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发现有45%的成灾性降雪过程与该地区的低涡天气系统有关。在归纳总结高原春季降雪天气形成的3种环流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通常情况下高原切变线对高原低涡发生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即高原切变线西南段区域内为上升运动区且气流的气旋性涡旋处于发展阶段,切变线东北段区域内为下沉运动区且气流的反气旋性涡旋处于发展阶段,是低涡形成的前期条件;高原切变线附近的流场有利于将周围水汽聚拢,使低涡系统得到持续不断的水汽供给,其中负的水汽通量散度扰动中心位于切变线中段南侧,形成水汽汇,正的水汽通量散度扰动最大值部分位于切变线西南段南侧,是低涡水汽的主要来源。文中还给出了高原部分测站降雪量、最低气温的预报方程,可供有关预报人员参考。

  • 标签: 春季雪灾 雪灾预报 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青藏高原 牧区
  • 简介:  摘要:本文为乌拉特前旗由于很多工程建设年代久远,水源工程、输水管网、电气设备等逐年老化,因资金短缺无法更换,多处工程带病运行,管网许多地方管道发生跑、冒、滴、漏的问题,经常不能保证正常供水,2019年通过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有助于加强供水良性发展,保证农民吃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 标签:   农村牧区 安全运行 饮水工程 维护措施
  • 简介:1海南州地质概况海南州境内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断裂带纵横交错,北部有青海南山隐伏断裂带、拉脊山断裂带,西南有阿尼玛卿断裂带,西部有鄂拉山断裂带,东南有贵德-泽库断裂带,南部有中铁断裂带,破坏性地震频次、灾害损失均居全省之首,海南州也因此多次被列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 标签: 海南州 防震减灾工作 青海省 农牧区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地震断裂带
  • 简介:1996年1月中旬,青海南部、四川西部普降中到大雪,局部大到暴雪,玉树、果洛、甘孜等州牧区大面积草场被积雪覆盖,雪后剧烈降温,造成严重雪灾,交通、电讯阻断,千余名牧民被大雪围困,不少牧民冻死、冻残、冻伤,大批牲畜冻饿致死,损失巨大。本文通过对该月的天气学分析,试图找出这次雪灾的天气成因,为做好雪灾预报和服务提供一点依据。

  • 标签: 青藏高原 雪灾 天气 分析
  • 简介:内蒙古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做好气象服务“三农三牧”工作意义重大.文章以自治区党委安排部署的调研工作为基础,总结了2010年以来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 标签: 灾害 防御 服务 报告
  • 简介:1引言随着观测手段的改进,研究方法及工具的增多,人们在暴雨、冰雹等强降水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青藏高原由于观测资料稀少,给牧区雪灾方面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实际困难。特别是近年来,大雪、连阴雪等天气给牧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研究牧区大雪期间的环流特征,湿、热平衡及数值模式的实际可预报性对于提高牧区大雪的预报和预防则显得十分必要。2高原牧区降雪的一般环流特征

  • 标签: 高原牧区 可预报性 中尺度数值模式 环流特征 热平衡 谐波分析
  • 简介: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认为它是推进“数字中国”的一种新的动力和资源,是新的发展要素。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数字经济因其独特的优势,可有效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减少了产业链上的信息搜寻成本,激发了企业活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国信息与通信研究所《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指出,在2020年,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已跃居世界第二,并已成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新动能。

  • 标签: 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港口与腹地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港口与腹地的相互关系日益密切。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港口与腹地的相互关系,并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实现两个方面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结果显示,我国的港口与腹地经济有着紧密的关联与相互作用,二者能够在互补发展中取得双赢,但是也出现了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关的政策与对策,才能使港口与腹地经济形成良性互动。

  • 标签: 港口与腹地 经济 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