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门峡拉开帷幕。河南省遥感测绘院将门峡数字维城市项目成果配合本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的宣传要求制作完成的“3D门峡”,应用了航空遥感、二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先进技术,构建了门峡主城区40余平方公里的真实维城市,再现了城市立体的面貌,为门峡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各类信息提供了统一的地理空间载体,为城市信息化提供了维可视化管理和辅助决策支持功能,对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具有很大意义。

  • 标签: 城市建设 黄河文化 三门峡 旅游节 三维 国际
  • 简介:在鄂西渝东区建南气田下叠统飞仙关组飞段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区内泥-粉晶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及具残余粒屑结构(灰质)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并结合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成岩温度和盐度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资料认为:泥-粉晶白云岩和藻纹层白云岩为渗滤回流白云化作用形成;细晶白云岩和具残余粒屑结构(灰质)白云岩为埋藏白云化作用形成。图4表3参8

  • 标签: 白云岩 成因分析 岩石学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飞仙关组 建南气田
  • 简介:国土资源部在完成全国油气、煤炭、铁、金、钾盐等22种重要矿产和1.4万多座矿山的矿产资源“率”调查评价的外业调查、数据审核和实地核查工作后,得出的数据显示,我国22种重要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重要矿产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指标持续向好。其中煤炭矿山约8200个,金属、非金属矿山约5700个。调查评价结果基本代表了我国主要矿种的“率”和采选技术现状,反映出3个主要特点:

  • 标签: 矿产资源 非金属矿山 国土资源部 开采回采率 选矿回收率 综合利用率
  • 简介:针对城市维地理信息系统中海量维数据在网络发布时显示速度慢的问题,基于Skyline维软件平台,从维建模、模型加载和数据发布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内存占用率,减少系统启动时间,提高可视范围内模型的读取速度。

  • 标签: 数字城市 三维可视化 海量数据 网络发布 流技术
  • 简介:采用声波高阶有限差分算法,克服了有限差分法本身存在的数值频散问题,使用了最佳匹配层吸收边界,较好地消除了边界反射,成功模拟了VSP波场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情况。通过维VSP数值模拟,获得了分辨反射波、绕射波等各种波形的声波VSP剖面,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数值模拟 高阶有限差分 最佳匹配层吸收边界 垂直地震剖面
  • 简介:针对建筑物密集的城区、自然景观的农村和混合景观的城郊3种区域,采用HIS、Brovey、PCA、Gram-Schmidt和小波融合5种融合方法,将ZY-3多光谱和全色影像进行像素级融合,使融合后的图像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尽量保留光谱信息。从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角度对融合结果进行定量评价,辅以定性分析,得到适合不同区域ZY-3影像的图像融合方法。

  • 标签: ZY-3 影像融合 比较评价
  • 简介:在地质因子、气候因子和人为干扰因子等的共同作用下,江平原形成大量的孤立湿地。新构造运动的沉降或隆起间接地影响到孤立湿地的形成和发育,质地黏重的第四纪沉积物为孤立湿地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古冰丘融化和古河道变迁直接导致孤立湿地的形成。气候变化(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减少)和水文条件的改变(水位降低)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和退化,湿地退化后以“孤立湿地”形式残存下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江平原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活动,导致大面积连片湿地的破碎化,在农田中的地势较低处残留下来的沼泽,形成大量的孤立湿地。按孤立湿地形成和发育的地貌部位,将孤立湿地划分为阶地碟型洼地型、古河道型、河漫滩型、湖滨型和山前倾斜平原型孤立湿地。其中,分布在河流阶地地貌中的孤立湿地数量最多;按孤立湿地的形态可以分为碟型、线型和不规则型孤立湿地;按孤立湿地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可划分为自然湿地中的孤立湿地、林地中的孤立湿地、居民用地中的孤立湿地、水田中的孤立湿地和旱田中的孤立湿地,其中,旱田中的孤立湿地数量最多。孤立湿地的结构和功能多样,生态环境效应明显,应对其进行合理保护与规划。

  • 标签: 孤立湿地 类型 成因 三江平原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将高分辨率阵列侧向和方位电极系综合在一起的维侧向测井电极系3D-LS,该电极系具有径向、纵向和周向探测能力。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考察了井眼尺寸、冲洗带电阻率、侵入深度、层厚及围岩电阻率对六种不同探测模式的影响,确定了电极系尺寸和探测特性。分析伪几何因子,低侵时电极系的探测深度最深可达1.5m,其值接近斯伦贝谢双侧向电极系深探测深度,而大于高分辨率方位侧向成像仪深探测深度,并且维侧向测井电极系可提供多条径向不同深度曲线,可更好地描述地层侵入剖面。无限厚地层条件下,方位电极可识别出厚度0.1m的异常体,利用方位侧向曲线半幅点对应异常体厚度判断,对异常体纵向分层能力可达0.5m。高阻背景下,异常体的电阻率越低,越靠近井眼,方位越大于15度,越易被方位电极探测。数值模拟结果为后续维侧向测井电极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低阻异常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三维侧向测井 电极系 数值模拟 有限元法 探测特性 低阻异常
  • 简介:由于暴雨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特点,难以及时拍摄暴雨灾害的现场画面,本文基于大气降水粒子的物理特征,利用Maya、ReanlFlow、AfterEffects和Premiere等软件运用刚体碰撞、流体和粒子等动画技术,对暴雨及其引发的城市积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演变过程进行影视模拟,初步建立了相关技术流程及技术指标,可用于指导气象灾害类科普影视节目的制作,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 标签: 暴雨 衍生灾害 三维动画 气象影视
  • 简介: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出《关于开展第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充分认识开展第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矿产资源工作正处在关键时期,必须超前谋划、总体布局、统筹规划、全面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保护与合理利用,积极推进矿业国际合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 标签: 矿产资源规划 规划编制工作 三轮 国土资源部 统筹规划 合理利用
  • 简介:随着人类活动对湿地影响的加剧,人类对湿地的干扰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以江源区为主要研究区,通过构建人类干扰强度空间化指数,利用连续网格法,对人类干扰强度与不同时期的湿地率分布、湿地类型分布、湿地率和湿地类型年际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人类干扰强度等级内的湿地率与等级呈负相关关系,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等级的增大,湿地率明显减小。而在不同干扰等级下,对1990年、2000年和2008年湿地率变化的分析表明,人类干扰强度越大,湿地的年际变化越小。基于栅格单元对湿地的分布、变化的进一步分析同样表明,人类干扰强度越大,湿地率越小,湿地的年际变化也越小。不同类型的湿地在不同人类干扰等级间的分布差异也较大,湖泊、沼泽等在人类干扰弱的区域内所占比例较大;而河流湿地和水库、池塘等主要分布在人类干扰强度大的地区,且这些湿地类型的年际变化较小。

  • 标签: 人类干扰强度 湿地率 湿地类型 年际变化 三江源区
  • 简介:根据植被分布特征和土地利用状况,采用网格法在黄河角洲滨海湿地布设采样点,并定期采样,研究滨海湿地土壤总硫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角洲滨海湿地0-30cm深土层的平均总硫质量比约为822.43mg/kg,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研究区域内,土壤总硫分布差异较大,新生湿地土壤总硫含量相对最高,其次为退化湿地,稳定湿地土壤总硫含量相对最低;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无植被覆盖区的土壤总硫含量最高,自然植被覆盖区的土壤总硫含量次之,农田和防护林区的土壤总硫含量相对最低;空间上土壤总硫含量表现为由海岸到内陆呈递减趋势。在新生天然湿地内,土壤总硫含量水平分布从光滩到河滩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垂直分布上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冲淤积沉积物和海水是黄河角洲滨海湿地土壤硫的主要来源,而人类活动和植物作用是土壤硫空间分异的关键因素。

  • 标签: 总硫含量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滨海湿地 黄河三角洲
  • 简介:近日,长江角洲2014年地面沉降防治省际联席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长江角洲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4-2020)》,表明江苏、浙江、上海联防联控长江角洲地面沉降工作已得到实质性推进。

  • 标签: 长江三角洲 地面沉降 联防联控 控长 加力 防治规划
  • 简介:摘要在本文中,从维管道设计软件的特点出发,对其在氧化铝工艺设计过程中的相关实践应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探讨,对其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进行了罗列,同时也介绍了该设计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收益情况并对其在使用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 标签: 三维管道设计软件 氧化铝工艺设计 应用
  • 简介:设计了基于资源号卫星融合影像修测1∶5万地形图的方案。根据方案首先对试验区资源号卫星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影像融合等影像处理,然后将软件Mapstore用于资源号卫星融合影像进行地形图修测,经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人机交互操作、后期编辑等处理,完成了1∶5万矢量地形图修测。试验结果表明,修测设计方案合理,资源号卫星融合影像修测地图精度能达到国家成图规范要求,可用于1∶5万地形图修测。

  • 标签: 正射融合影像 地形图修测 资源三号卫星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手段新技术的不断推进,弱电智能化系统在甲医院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某甲医院的智能化建设应用实例,简要介绍了该甲医院的工程概况,归纳了甲医院智能化建设总体技术要求,具体阐述了该医院智能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详细分析了医院智能化系统的具体应用,为创建人性化就医环境、搭建智能化辅助平台提供了设计参考。

  • 标签:
  • 简介:运用树木年代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明地区马尾松(Pinusmassiniana)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夏季温度限制着马尾松的径向生长,年轮宽度与上一年和当年7-8月平均气温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马尾松的径向生长受到降水和湿度的影响较大,与上一年1-3月降水量和2-3月平均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P<0.01),与当年6-11月平均降水量和7-8月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P<0.01);同时宽度年表与上一年2-3月太阳日照时数显著正相关(P<0.01);另外,宽度年表与6-11月PDSI显著正相关(P<0.05),生长季的干旱胁迫抑制了马尾松的生长。研究说明本地区限制马尾松树木生长的因素较多,1年中不同时期限制马尾松径向生长的气候因子不同。

  • 标签: 三明 马尾松 树轮宽度 气候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