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该文介绍了12个1.6m长的高强矩形钢管混凝土截面(CFSFiS)试件在纯弯作用下的弯曲性能试验研究。矩形钢管截面有三种尺寸:150×150mm、200×150mm、250×150mm,里面填充高强混凝土:f’c=56.3~90.9MPa。矩形钢管截面的屈服应力分别是439MPa、495MPa和409MPa。在试验中观察到所有试件都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特别注意到在试件的受压面上有局部屈曲现象。根据规范EC4、ACI和AISC的公式分别计算所得的抗弯承载力与试验所得的抗弯承载力相比,

  • 标签: 方钢管混凝土 试件 截面 矩形钢管混凝土 局部屈曲 抗弯承载力
  • 简介:提出"弧长不变量准则",建立了初弯曲构件中点挠度与杆弦长的关键关系式,从而建立了初弯曲构件应力-杆长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根据曲杆本构关系,研究了初弯曲和长细比对初弯曲构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了初弯曲对六角星桁架弹塑性屈曲荷载的影响。研究表明,建立的曲杆弹塑性本构关系可有效描述初弯曲构件的力学特性,适用于初弯曲构件结构的弹塑性屈曲分析。

  • 标签: 初弯曲构件 弹塑性本构关系 后屈曲分析 六角星桁架
  • 简介:由于螺栓连接曲梁变形是不定问题,不能简单把螺栓连接曲梁的弯曲变形作为静定问题处理,否则会导致曲梁的弯曲应力及螺栓剪力存在较大的计算误差.因此,按不定问题研究螺栓连接曲梁的弯曲变形,推导出了曲梁弯曲应力及螺栓剪力的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方法求解结果非常接近,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误差很小;对于螺栓连接曲梁截面弯曲应力及螺栓剪力的计算,应把梁弯曲变形按不定问题处理更为合理.

  • 标签: 曲梁 螺栓连接 弯曲应力 剪力
  • 简介:在我国现行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中,对于受弯和压弯构件的稳定设计,没有涉及扭矩对构件的作用,而在《冷弯薄壁型钢技术规范》GB50018-2002中,既有受扭的单向和双向受弯构件,也有受扭的单向弯曲压弯构件的稳定计算方法。本文给出了受轴压、双向弯矩和扭矩作用的双轴对称,两端简支工形截面压弯构件的理论分析和稳定设计方法。建议将此方法列入准备修订的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现在,已经有许多外国学者对于受扭的钢构件作了研究。本文介绍了几种涉及扭矩作用的受弯和压弯构件的最新研究成果。将这些最新研究成果概括起来,可以作为修订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参考材料。为此,本文介绍了德国学者Lindner,J.和Glitsch,T.[2]对于受扭的厚实和非厚实梁,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给出的梁的稳定设计建议;加拿大学者Ashkinadze,K.[3]修正了两端简支的宽翼缘工形截面受扭梁的稳定设计方法,将其扩展到受扭压弯构件的稳定设计;德国学者Kindmann,R.和Wolf,C.[4]作了两端简支工形和U形截面梁的试验研究;日本学者北田俊行等[5,6]作了两端简支受扭箱截面压弯构件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 标签: 轴压 双向受弯 扭矩 压弯构件 稳定设计
  • 简介:索桁预应力穹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形式.本文针对这一特定的结构形式,通过改变结构参数(矢高、预应力、布索方式),得出其相应的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从而探明了结构的参数变化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 标签: 空间结构 悬索结构 网壳 桁架 预应力 静动力性能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薄壁非对称开口/闭合截面梁剪切变形的通用理论.并给出了精确的静力和动力单元刚度矩阵。为此综合Vlasov假定和Hellinger-Reissner原理.改进了剪切变形理论。该理论包括:由于剪力和翘曲约束引起的剪切变形,以及两者的耦合作用,截面的非对称性对转动惯量以及弯扭耦合作用的影响。基于能量原理推导了控制方程和力-位移关系.根据14项位移参数构造了一系列非对称矩阵的线性特征值。

  • 标签: 动力刚度矩阵 变形影响 薄壁梁 单元刚度矩阵 剪切变形 耦合作用
  • 简介:介绍了大连极地海洋动物馆屋盖结构体系及结构选型依据。其屋盖结构根据建筑造型及功能要求选用了双层网架、单层筒壳、单层球面网壳及锯齿状锥面网壳等4种空间结构体系。重点介绍了锯齿状锥面网壳结构构成;并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锯齿状锥面网壳部分进行了静力分析及几何非线性稳定分析,得到了此类结构的应力分布、位移分布等静力特性及稳定性能;对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获得了其自振频率、振型等自振特性,为后续对结构进行动力分析提供了基础。结果表明,该结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稳定性良好,适于建筑造型呈锯齿状,屋面恒荷载较小的建筑物屋面。可为今后该类结构的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结构选型 锯齿状锥面网壳 静力分析 非线性稳定分析 自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