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校园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校园网络环境为混合式教学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基本条件。本教改项目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资源共享渠道以及成绩考核评定等方面采取具体改革措施,旨在通过网络课程平台的课程建设,将互联网在线教育引入工科教学体系,解决工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教学模式得到学生广泛的认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

  • 标签: 混合式教学 网络课程平台 教改
  • 简介:在分析《毛皮工艺学》课程实施探究式教学必要性可行性基础上,详细讨论了作者对该门课程不同章节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体会,突出介绍了该课程进行探究式教学设置的问题。

  • 标签: 《毛皮工艺学》 探究式教学 实践
  • 简介:培养交叉复合型跨学科创新人才,既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新工科、新医学和新经济的需要,更是高校人才培养使命的重要体现。文章以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为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认识展开了讨论,并创新提出构建“3+3+3”贯通式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从强化素养教育、学科前沿、实验研究三个方面深入论证了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

  • 标签: 学科交叉 跨学科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 简介:在三伏流火、暑气蒸人的时节,从海滨城市青岛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王全杰利用暑假在青岛制革总厂举办了研究生制革工艺实践学习班.学习班于2004年7月6日开学,8月6日结业,历时32天.

  • 标签: 王全杰 青岛 学习班 国家 主任 海滨城市
  • 简介:平时成绩是高等院校现行考试制度下对于单纯考试成绩的重要补充。根据《制革工艺学》课程特点,对平时成绩在传统课堂提问、课堂考勤、课后作业的平时成绩考评基础上增加了小组讨论、信息化考评、工厂调查等多方面考核方式进行平时成绩评定,力求平时成绩公平合理。特别是引入工厂调查这一实践环节,将制革工艺学理论实践相结合,通过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入小组讨论、信息化考评的互动考核方式,改变了以往平时成绩单向主观考核的特点,提高了平时成绩的真实准确性以及公平合理性。

  • 标签: 平时成绩 制革工艺学 小组讨论 信息化考评 工厂调查
  • 简介:近目,记者从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了解到,继第三期全国研究生制革工艺实践学习班成功举办后,在中国皮革协会的支持及辉鹰兴业皮革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赞助下,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拟举办第四期制革工艺实践学习班。

  • 标签: 制革技术 工艺实践 研究生 学习 皮革
  • 简介:辛集是全国皮革加工、皮革服装生产的重要基地,2011—2015年是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全面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

  • 标签: 辛集 皮革工业 发展 对策
  • 简介:本文采用浊度法研究了明胶液和杨梅单宁的作用关系,评价了pH和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明胶-杨梅单宁反应的最佳百分浓度比为1:1.33,而且浊度法是一种可行的、简便的研究手段。

  • 标签: 杨梅单宁 明胶 皮蛋白 反应动力学
  • 简介:毛皮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汗液,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其耐汗性能会发生变化。采用氙灯光源模拟太阳光对毛皮进行25℃、65℃两种温度下老化试验,再使用碱性人工汗液对老化前后的毛皮进行浸泡。通过测定其汗浸出物量、浸出液pH值和皮板面积的变化情况来考察毛皮制品在使用过程中耐汗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较高温度下,毛皮老化后,汗浸出物量和皮板面积收缩率均增加,浸出液的pH值降低更多。由此可以得出,毛皮在氙灯老化过程中,其耐汗性能会变差。

  • 标签: 氙灯 老化 毛皮 耐汗性能
  • 简介:皮革材料不仅是皮革服饰品的物化载体,同时兼具审美重要作用。通过相关内容研究,理清了我国皮革材料在皮革服饰产品中的运用现状,强调了皮革肌理再设计的作用和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出承担皮革肌理再设计任务的皮革服饰设计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并通过多个皮革肌理再设计案例,重点论述了皮革肌理再设计的多个具体应用方法,为皮革材料应用方式的拓宽和价值提升以及皮革服饰品竞争力的增强进行了有意义的探寻。

  • 标签: 皮革材料 再设计 应用研究
  • 简介:本文对乙醛酸应用于猪皮浸酸过程中及乙醛酸胶原在不同pH值下的结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得出了乙醛酸改性皮胶原的最佳作用条件。

  • 标签: 乙醛酸 胶原 作用机理 猪皮 改性 制革
  • 简介:通过TLC检测、FTIR、XRD、UV-Vis及NMR等多种表征方法研究了硫酸锆甘油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低pH值(〈1)下,甘油Zr(IV)发生配位形成五元环螯合物,产物结构稳定且有较好晶型,不溶于常见有机溶剂却可以溶解在10%小苏打水溶液中,溶解过程部分配位作用解除,释放出少量甘油而Zr(IV)却不发生水解。

  • 标签: 硫酸锆 甘油 螯合配位 解配位作用
  • 简介:将萘磺化,以萘磺酸、4,4'-二羟基二苯砜以及甲醛为基本原料,用正交实验L9(34)的方法,对它们的缩合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对一系列的萘砜缩合物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分析考察.1)缩合物的一般理化性的分析,如固含量、pH值、黏度、耐酸性以及鞣质含量;2)缩合物的鞣革性能的考察,如它们的鞣性、耐水洗以及成革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萘磺酸的质量分数为15%,甲醛的质量分数为20%时,可使成革的横向撕裂强度达到49.07N/mm,纵向撕裂强度可达到47.09N/mm;主鞣后革的Ts可以达到82℃;成品中甲醛的含量最低达到18.30mg/kg.在革的感官判断上具有较好的丰满、弹性,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合成鞣剂使用.

  • 标签: 砜型合成鞣剂 制备 鞣革性能 萘磺酸 4 4′-二羟基二苯砜 皮革
  • 简介:研究了荆树皮栲胶降解改性产物铬鞣剂的结合鞣性质.结果表明:(1)荆树皮栲胶降解改性产物-铬结合鞣,可缩短植鞣的时间,有明显的增厚效应,能提高二层和三层革利用率,在三氧化二铬用量为0.5%的条件下使皮革的收缩温度超过100℃,总增厚率大于47%.用5%荆树皮栲胶降解改性产物1%铬鞣(以Cr2O3计)结合鞣皮革的收缩温度为109℃,总增厚率达47.2%.(2)结合鞣中植物鞣质分子量大小和分布鞣性、增厚率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制革 结合鞣 荆树皮栲胶 降解改性
  • 简介:研究的目的是对某品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产品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品牌有成功购买行为的330名消费者进行基本信息的问卷调查,并对消费者取所购买产品的基础特征进行采集;然后分别设定性别、年龄、收入、购买周期、心理接受价格作为消费者的特征因素和产品的颜色、材质、款式、跟高、平均成交价为产品的特征因素。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因素采用统计学分析中的描述性、相关性和因子分析的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的性别产品的款式、跟高和平均成交价这三项属性的相关性是显著的。而且男性消费者的年龄产品颜色,心理接受价格产品平均成交价的相关性是显著的;女性消费者心理接受价格产品款式和产品平均成交价是显著相关的,收入产品跟高的相关性也是显著的。同时,因子分析结果指出,鞋类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中,消费者的心理接受价格(预期购买鞋子的价格)是影响消费者是否能够成功购买产品的关键因素之一。鞋类产品属性中,鞋类产品的平均成交价格(鞋子单价)也是影响消费者是否能够成功购买鞋子的关键因素之一。

  • 标签: 消费行为 相关分析 因子分析 鞋类
  • 简介:研究了皮革防霉剂FF-08、A-26、CJ-11、DSS-11、PerventolWB及AsepatnteON等在制革生产中的施加民防霉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防霉剂的不同施加方式对皮革的防霉有效果有影响,正确的施加方式是保证防霉剂充分发挥防霉作用的前提。本文探索了皮革防霉剂对已长霉各类皮革的杀菌、防霉性能。

  • 标签: 制革 皮革 防霉剂 杀菌 防霉效果 施加方式
  • 简介:采用FTIR、XRD、UV-Vis、~(13)CNMR等以及脱质子计算方法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Zr(Ⅳ)苦杏仁酸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室温及pH≈0.5条件下,Zr(Ⅳ)苦杏仁酸上的羟基和羧基都发生了配位作用,且Zr(Ⅳ)—OH、—COOH的配位数都为1,按双齿配位螯合成五元环配合物。

  • 标签: 硫酸锆 苦杏仁酸 羟基 羧基 配位作用
  • 简介:主要阐述了国内外基于合脚性的鞋靴舒适性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鞋靴合脚性的因素,包括鞋靴尺寸足部尺寸的匹配度以及不同负重状态下足部特征部位的尺寸变化,并深入探讨了这些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为鞋企制作舒适的鞋靴以及消费者购买合脚的鞋靴提供指导和建议。

  • 标签: 鞋靴 鞋楦 合脚性
  • 简介:为有效利用铬资源和解决铬污染的治理问题,主要研究了高吸收铬鞣技术和铬鞣废液快速沉淀技术,实现了制革过程铬封闭循环利用,该技术是一种有效益的制革清洁生产技术。

  • 标签: 高吸收铬鞣 铬快速沉淀 铬鞣剂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