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乳酸链球素(Nisin)的分子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和抗菌机理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乳酸链球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乳酸链球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乳酸链球菌素 分子结构 抗菌机理 食品工业 应用前景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嗜热链球(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对低蛋白浓度、双氧水及抗生素等因素的抗逆性,为产品研发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添加9ppm双氧水和蛋白含量为2.3%的鲜奶作为试验组,正常无添加双氧水和蛋白含量为2.9%的鲜奶为对照组,测定菌株发酵时间和酸奶质构差异,评价菌株对低蛋白浓度和双氧水的耐受性;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参比菌株,测试菌株对5大类(林可霉素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及其他类)共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对于低蛋白、双氧水和抗生素等条件的抗逆性存在较大差异,少量菌株表现出较好的抗逆性,所有菌株对林可霉素类、青霉素类和氯霉素类表现敏感。

  • 标签: 嗜热链球菌 双氧水 低蛋白 抗生素
  • 简介:链球是引起冬春季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国内对此类食物中毒报道较少。关于乳与乳制品的链球污染情况已有文献阐述,但尚未见因饮用鲜牛奶而引起链球食物中毒的具体报道。1990年8月20—21日,我盟科左中旗保康镇发生一起食物中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检验结果证实,系由饮用被链球污染的牛奶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菌株鉴定 流行病学调查 共同进食史 病原菌分离 涂片镜检 链激酶试验
  • 简介:本文对120份乳品进行了肠球菌检验,结果:生鲜牛乳肠球菌检出率为50%,平均茵量为1.8×104个/ml,消毒牛乳在装瓶前没有检出,装瓶后检出率为36%,平均菌量为1.9×10~2/ml。将检出的菌株按Lancefield氏D链球鉴定分类表进行分类鉴定,结果:粪链球占54.4%,类粪链球占26.3%,坚忍链球占15.8%,牛链球占3.5%。肠球菌分离计数平板采用叠氮钠—结晶紫—七叶甙琼脂平板为好。

  • 标签: 肠球菌 七叶甙 检验方法 琼脂平板 消毒牛乳 生鲜牛乳
  • 简介:目的对大连地区水产企业生产加工用水进行肠球菌检测,判断其卫生状况。方法根据水质检测ISO标准(ISO7899—2∶2000)薄膜过滤法,进行肠球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并根据肠球菌的高度保守的特异性tuf基因,合成了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在41份检测样品中,两种方法的肠球菌检出率均为14.6%,主要为Ⅱ菌株。结论本地区加工用水卫生状况不理想,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预防和治理。

  • 标签: 肠球菌 大连地区 加工用水 食品安全 水产品
  • 简介:目的采用PCR法扩增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肠毒素基因以了解该菌肠毒素基因携带情况,比较食物中毒和食品监测来源菌株中肠毒素基因检出率差异。方法合成sea、seb、sec、sed和see五种肠毒素基因特异性引物,用常规PCR方法扩增食物中毒和食品监测来源菌株中各自肠毒素基因,同时采用mini-VIDAS检测食物中毒来源菌株中肠毒素。结果110株菌株中有30株检出肠毒素基因,检出率为27.3%,肠毒素基因阳性菌株均只检出1种肠毒素基因。其中来自2起食物中毒的14株菌株均检出seb型肠毒素和相关基因,检出率为100%。来源于食品监测样本的96株菌株中有16株检出肠毒素基因,检出率为16.7%,包括sea型4株、seb型2株、sec型4株、sed型6株。结论在宁波市食品监测中所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携带的肠毒素基因主要有sea、seb、sec和sed四型,而seb型肠毒素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所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基因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对2006—2009年上海市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食品分离株进行肠毒素基因检测和基因分型研究,以了解肠毒素基因的分布规律及S.aureus的流行特点。方法利用PCR方法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包括5种传统肠毒素基因(SEA-SEE)和4种新型肠毒素基因(SEG-SEJ);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对49株食品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本研究发现49株食品分离株中有19株含有肠毒素基因,16株含有传统肠毒素SEA和SEC,且SEC占93.8%,并检测到新型肠毒素SEG、SEI、SEJ和SEH。PFGE法基因分型显示5株菌不能被分型,其余44株可分为28个基因型,表现为基因型的多样性,且分离自不同时间的菌株具有相同的带型。结论应加强食品中S.aureus的监测分析,为其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目的建立多重PCR方法检测青霉素酶基因和mecA基因,了解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建立多重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酶基因、mecA基因和16SrDNA;多重PCR方法测定食品来源的1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基因型。结果165株菌携带有青霉素酶基因(96.5%),9株菌携带有mecA基因(5.3%)。结论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满足高通量筛选菌株的需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高的青霉素酶基因携带率,并存在耐甲氧西林的菌株。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Β-内酰胺类药物 青霉素酶基因 MECA基因 16S rDNA
  • 简介:低聚异麦芽糖是功能性低聚糖之一,也称作益生元。本文主要综述了低聚异麦芽糖对肠道菌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作用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该作用在食品中的应用及相关新品开发方向提出一定的建议。

  • 标签: 低聚异麦芽糖 肠道菌群 调节作用 作用机理
  • 简介:采用广东省深圳国际生物工程应用研究所的大肠菌纸片法(以下称纸片法)与我省以往使用的常规法对餐具消毒效果进行检测比较。实验方法:纸片法按使用说明进行。常规法按江苏省饮食行业卫生管理暂行办法中餐具消毒效果考核方法进行。随机抽样大碗6份,中碗10份,小碗5份,匙5份,筷子5份,盆9份,杯10份共计50份餐具。

  • 标签: 餐具消毒效果 大肠菌群纸片 纸片法 饮食行业 卫生管理 菌落总数超标
  • 简介:为探讨Hygicult裁片培养法快速检测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餐饮单位环节表面大肠菌的效果,对代表3种不同清洁程度的保健品生产单位、裱花蛋糕生产单位和餐饮单位的636件环节样品,以及实验室人工污染标准大肠杆菌的样品分别用栽片培养法和常规发酵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在现场样品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总体符合率为97.6%,其中,按食品行业分类,保健品生产单位、裱花蛋糕生产单位和餐饮单位样品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8.0%。96.2%和93.8%;按样品种类分类:容器、工具、操作台、手、裱带、碗碟、砧板和刀具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6.5%、96.4%、93.2%和89.2%;按样品材质分类:不锈钢、瓷器、手、塑料、木质和布质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6.5%、95.0%、91.8%和89.2%;上述两法检测结果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实验室人工污染样品中,两种检测结果一致。Hygicult载片培养法可以代替常规发酵法作为食品行业环节表面大肠菌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

  • 标签: 微生物学技术 细菌 大肠杆菌 危险性评估
  • 简介:大肠菌快速检测纸片法在食具卫生监测上的应用研究陈卫东,戴昌芳,文彦,刘敏,黄吉城,宋曼丹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510300)常规法检验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操作手段复杂,所需时间长、工作量大,不便于基层单位使用。根据大肠菌快速检测纸片的作用原理...

  • 标签: 大肠菌群 纸片法 快速检测 食具卫生 食品卫生 细菌总数
  • 简介:通过常见不同种(属)大肠菌分别观察了餐具大肠菌快速纸片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表明纸片法对非大肠菌均呈阴性,对大肠埃希氏菌、产气和阴沟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及无H2S形成的枸橡酸杆菌均有良好的特异性。纸片法每片检出临界菌数约为5个

  • 标签: 大肠菌群 纸片法 敏感性实验 阴沟肠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 酸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