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国外八十年代先进的改良CHALMERS培养基方法,用于发酵乳和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计数,并与MRS和LAB培养基方法进行了比较。从改良CHALMERS培养基分离到的菌落选择率为100%,MRS和LAB分别为82.55%和84.95%(X~2=26.98.P<0.0005),改良

  • 标签: 乳酸菌饮料 CHALMERS 八十年代 发酵乳 菌落形态 选择率
  • 简介:冷冻作为食品长期保存的一项技术,在食品工业和家庭食品保鲜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冷冻过程中,由于冰晶的产生对食品精细构造的破坏,往往导致食品的质感严重受损害,这是人们早已熟知的。而通过定向冷冻法对食品的组织进行改良,从而改进其口感、加工特性和稳定性等,却鲜有人知。近年来,渐受关注的两个方面:①定向冷冻法改良蛋白质的结构以提高其可加工性;②定向冷冻法进行组织改良以提高鱼糜中脂类的稳定性,从而改进鱼糜的贮存特性。

  • 标签: 定向冷冻法 食品 组织改良 加工特性 稳定性
  • 简介:生产蛋黄酱的乳化剂本文是关于乳化制品的一个试验项目摘要。此项目包括300次中试,其目的是蛋黄酱进行实用的实验,以测试在不同剂量和不同生产方法中蛋白质功能度的差异。该项目分为3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蛋白质单独试验;第二部分,蛋黄测试乳清蛋白“60...

  • 标签: 蛋黄酱 乳化剂 实验 蛋白质功能度 剂量 生产方法
  • 简介:在食品原料处理,初加工过程中很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在冷藏过程中也可能因温度变化而导致腐败。虽然防腐剂的添加可以延长贮存时间,但仍不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而且防腐剂也不宜多用。最近乳酸菌来达到保存食品的目的这一研究受到重视。

  • 标签: 乳酸菌 防腐剂 冷藏过程 食品原料 初加工 抑制
  • 简介:本文对低聚糖的性能、应用作了概述.薯芋类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产量高,种植区域广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利用薯芋类淀粉生产低聚糖,是淀粉深加工开发另一糖业--低聚糖的重要途径.薯芋类是可再生绿色资源,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多种经营发展,对脱贫致富、保护环境,推动西部大开发,同样具有深远意义.

  • 标签: 低聚糖 性能 应用 薯芋类淀粉 种类 薯芋类作物
  • 简介:为了检验改进方法的实用性、重复性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先后采取不同海鱼样品严格按照改良方法步骤进行检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品:采用体表涂抹法,先后从市场采取带鱼样品33份、偏口鱼12份、鲃鱼8份、香支鱼5份、快鱼5份。1.2方法重复性检验:从分离鉴定出的副溶血性弧菌中随机抽取30株,改进方法进行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改良方法 方法重复性 涂抹法 阳性菌株 毒力
  • 简介:冷冻保鲜是迄今为止效果较好、造价较低、保存时间较长的一种保鲜方法.通过对速冻装置的介绍,研究与发展的讨论,提出了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数值计算三者的有机结合是研究速冻装置中流动、传热、传质问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速冻装置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流场
  • 简介:食品中脂肪测定方法的改进古文浩广东省韶关市产品质量检验所食品中脂肪的测定(如豆奶等)都按GB5009.6-85、SB161-84中的酸水解法进行。即当加入一定量的乙醚摇动1min后再加入等量的石油醚摇动1min,静置30min后,吸取一定量的醚层澄清...

  • 标签: TEA Tea-stalk Tea-stalk SEPARATOR COLOR separate
  • 简介:有机锡化合物最初是作为PVC的稳定剂开发的,后来作为生物杀伤剂使用,年产量在一直增加。烷基锡分类,有单锡型(RSnX3),二锡型(R2SnX2),三锡型(R3SnX),四锡型(R4Sn);R为烷基或芳香基同锡共价结合;X表示C-Sn以外与锡结合的无机...

  • 标签: 有机锡化合物 检测方法 氯化三丁基锡 烷基锡 生理活性 试样溶液
  • 简介:近年来聚氯乙烯树脂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在国内的应用日趋广泛。其主要毒性来自于残留的氯乙烯单体。然而对氯乙烯合成时的副产物1.1一二氯乙烷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未经研磨的原粮中1.2一二氯乙烷的限量为50PPm。而1.1—二氯乙烷的急性毒性和1.2一二氯乙烷类同。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必要对聚氯乙烯树脂中1.1一二氯乙烷的残留量进行调查,并制定允许限量。因此需要建立一个

  • 标签: 聚氯乙烯树脂 氯乙烯单体 食品包装 急性毒性 气相色谱法 副产物
  • 简介:目的探讨国标法GB/T5009.48异烟酸-吡唑啉酮测定酒中氰化物产生浑浊的原因及其干扰因素,并对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在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氯胺T将氰化物氧化生成氯化氰,然后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作增溶剂,在胶束条件下与异烟酸-吡唑啉酮反应生成蓝色染料.结果方法产生浑浊的原因主要是酒中乳酸乙酯成分所致.在2.5g/LSIS胶束条件下,成功地消除了浑浊及基质成分乙醇的影响,并对方法产生增溶、增敏、增稳作用.CN-的线性范围为0~0.3mg/L,相关系数r=0.9995,最低检出浓度为0.03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达1.26×105L/(mol·cm).回收率为82.0%~104.0%,RSD为0.5%~4.9%,与吡啶-巴比妥酸法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改进后的国标法用于酒中氰化物的测定,抗干扰力强、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度好.

  • 标签: 氰化物 测定方法 浑浊 乳酸乙酯 异烟酸-吡唑啉酮法
  • 简介:副溶血性弧菌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自五十年代日本首次发现此菌以来,该菌已引起各国学者高度重视,研究成果甚多,尤其是对其耐盐性及是否分解蔗糖产酸等生物学特性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普遍认为蔗糖与耐盐性不能作为区分该菌与溶藻性弧菌的绝对指标。若仅根据蔗糖阴性挑选可疑菌落,则将漏掉蔗糖阳性的副溶血性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溶藻性弧菌 可疑菌落 五十年代 增菌 研究成果
  • 简介:一种改进的总棉酚测定方法侯菊倩徐超王晓红沈阳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110031)美国早在1965年就报导了由WHO/FAO/UNICEF提出的用于人类食用棉籽粉中游离棉酚(FG)不得超过0.06%,总棉酚(TG)不得超过1.2%的限量。〔1〕...

  • 标签: 总棉酚 棉酚含量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棉籽仁 测定方法 吸收值
  • 简介:对市售红曲红色素粉进行了分离,得到红色色素、桔红色色素和黄色色素,其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90±5nm,374±5nm/490±5nm,367±5nm.在固定光源、固定照射距离的条件下对红色色素的光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确定出了最适合的初始光照色素浓度为0.01%(吸光度为1.089),最适合的色素液厚度为4.5mm,光照1h红色素的保存率为35%.

  • 标签: 红曲红色素 光稳定性 测定方法 紫外灯照射法
  • 简介:杏仁为我国北方特产之一.近几年,以杏仁为原料制做的杏仁露由于其冷、热饮皆宜,已成为男女老少喜爱的饮料.氢氰酸与醛酮类相结合以氰甙形态存在于蔷薇科(如李、桃、杏等)植物的果仁中.杏仁中含有苦杏仁甙,这种甙类本身无毒,但与其共存的酶或胃酸可将甙类水解后释放出氢氰酸,以致中毒.

  • 标签: 杏仁露 氰化物 测定方法 卫生标准
  • 简介:根据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199号和卫生部文件卫法监(2003)219号卫生部食品安全行动指南的精神以及各污染物监测单位的积极要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组织,广东省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全国食品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培训班"于2003年9月21日~24日在广东省中山市成功举办.

  • 标签: 食品 农药残留 分析方法 培训内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