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溶性膳食纤维能明显提高冰淇淋的膨胀率和老化后物料的粘度,影响其抗融时间.通过研究,水溶性膳食纤维在冰淇淋中的添加量以0.5%为宜,同时对冰淇淋的基本配方进行了适当调整,避免了因添加水溶性膳食纤维而导致冰淇淋产品外观、口感和风味上的不足.

  • 标签: 膳食纤维 冰淇淋 应用
  • 简介:本文介绍了聚葡萄糖产品的历史及随应用需要而发展的产品品种,简要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定义,与粗纤维的分别以及分类。并根据定义以及分类将聚葡萄糖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进行归类。聚葡萄糖在众多国家被认可为膳食纤维及食品添加剂或食品,本文介绍了聚葡萄糖作为膳食纤维被认可的国家以及相关规定,聚葡萄糖作为食品添加剂在各国的规定,聚葡萄糖作为膳食纤维的检测方法发展历史,同时介绍了聚葡萄糖在国内的法规现状及进展。聚葡萄糖不仅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同时还是一种良好的Oligo益生元,本文介绍了Oligo(欧力多)低聚糖项目的情况以及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行业标准的相关定义,详细介绍聚葡萄糖符合各项定义的特性及作为膳食纤维及Oligo益生元的生理功效。

  • 标签: 聚葡萄糖 法规 膳食纤维 分析方法 低聚糖 Oligo益生元
  • 简介:以蛹虫草残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碱法提取蛹虫草残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蛹虫草残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7.24%,料液比1﹕11,温度60.10℃,时间60.34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蛹虫草残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5.07%,持油力为5.83g/g,持水力为4.22g/g,膨胀性为7.32mL/g。

  • 标签: 蛹虫草残渣 可溶性膳食纤维 碱法提取 响应面法优化
  • 简介:利用液化酶、糖化酶及木瓜蛋白酶水解甘薯渣,提取膳食纤维,并对膳食纤维产品的成分组成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甘薯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为:0.2mol/LNaOH浸泡薯渣1h,400u/mL液化酶70℃酶解40min,600u/mL糖化酶60℃酶解50min,400u/mL木瓜蛋白酶35℃酶解40min.此条件下,甘薯膳食纤维的最高提取率为268mg/g.提取得到的甘薯膳食纤维中有效成分含量达到72.45%,水分含量为10.07%.甘薯膳食纤维的持水性高达16.76g/g,吸水膨胀性为21.07mL/g,明显高于其他膳食纤维,说明提取的产品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膳食纤维 甘薯 酶法提取 性能
  • 简介: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一类大型真菌,属于担子菌纲,由于其富含葡聚糖和甲壳素,成为一大类潜在的膳食纤维来源。食用菌膳食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微生物膳食纤维,具有抗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的生理功能,将其添加到食品中既能发挥其保健功能又能提升食品的品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食用菌膳食纤维的来源、结构、组成,并重点对其加工制备技术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食用菌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热水提取法、碱提法、酶提法和机械物理法,并讨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指出了食用菌膳食纤维研究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制备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为食用菌膳食纤维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食用菌 膳食纤维 制备 应用
  • 简介:将分离制备出的性能良好的米糠溶性膳食纤维粉以不同的比例添加到面粉中,结果表明,米糠纤维的添加会使面粉的粉质和烘焙特性发生一定程度的劣变,但同时发现在3%的添加范围内劣变程度很小,制作出的面包不需进一步改良仍然可以接受,该研究为今后它在面包中的强化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米糠膳食纤维 面团粉质 烘焙特性 面包 感官品质
  • 简介:介绍了膳食补充片剂(胶囊)的配方设计原理及生产注意事项.阐述了不同人群及特殊需求的膳食补充或具有保健功能的片剂(胶囊)等的配方设计以及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同时对我国膳食补充或具有保健功能的片剂(胶囊)的发展进行预测及展望.

  • 标签: 膳食补充片剂 配方设计 胶囊 营养素预混料 生产工艺 保健食品
  • 简介:采用碱性过氧化氢法提取豆渣碱溶性多糖,但提取出的豆渣粗多糖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因此本论文对去除豆渣碱溶性粗多糖中蛋白质的最佳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检测指标,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基础上,比较了酶法、TCA法、Sevage法、酶法结合TCA法、酶法结合Sevage法的脱蛋白效果,最终确定了去除豆渣粗多糖中蛋白质的最佳方法为酶法结合TCA法。结果表明,酶法结合TCA法去除豆渣多糖中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2h,酶解液pH为8.0,加酶量为1.5%(以底物计),TCA最终浓度为1.5%(w/v)。在此条件下,蛋白质脱除率为91.80%,多糖损失率为35.64%。应用此法脱蛋白,蛋白质脱除率很高,多糖损失率相对较低,是去除多糖中蛋白质的最佳选择。

  • 标签: 豆渣 多糖 脱蛋白 蛋白脱除率 多糖损失率
  • 简介:特殊膳食用食品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因此研究完善其标准体系和相关分类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列举了国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定义和相关分类,并系统介绍了我国目前的定义、已发布标准概况,提出未来标准工作设想。

  • 标签: 特殊膳食用食品 标准体系 现状 展望
  • 简介:对大豆皮水溶性多糖(SHWP)的组成及流变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为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先碱处理豆皮,再在酸性条件下提取SHWP,对提取的SHWP用气相色谱测定其单糖的组成,用液相色谱测定多糖的组成及分子量,用流变仪和黏度计分析其流变学性质。结果表明:SHWP单糖组成主要为阿拉伯糖和甘露糖,SHWP平均分子量约为30085;SHWP溶液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呈现假塑性流体,其流动特性符合Power-law模型;SHWP溶液的黏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剪切变稀越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SHWP溶液在温度10~75℃温度范围内没有凝胶;此外,pH对SHWP溶液黏度有较大影响,在低pH下,SHWP溶液凝胶也沉淀。与果胶和CMCNa相比,在相同浓度相同剪切速率下SHWP黏度最小。

  • 标签: 大豆皮 水溶性多糖 组成 流变学性质
  • 简介:目的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营养学研究的基础。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正常成年人膳食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偏高,需要重新评估。方法9名健康成年女性分别摄入不同蛋白质水平膳食[0.75、0.82、0.89、0.97、1.05g/(kg.d)],每个蛋白质水平持续6d,在第6天时以13C-亮氨酸作为指示剂进行稳定性同位素代谢实验,计算标记亮氨酸的流量、氧化率和氧化产物产生率等各项动力学参数,通过建立蛋白质摄入量和呼气中13CO2产生率之间的二相回归方程,确定方程的拐点处即为蛋白质的平均需要量。结果青年女性平均需要量为0.85g/(kg.d),平均需要量加上2个标准差得到推荐摄入量为0.97g/(kg.d)。结论结合近年来全国营养调查成年女性的体重代表值推荐我国成年女性的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55g,该推荐量低于我国现行的成年女性蛋白质推荐摄入量。

  • 标签: 青年女性 蛋白质 平均需要量 推荐摄入量 同位素 蛋白质代谢
  • 简介: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中的N,N’-二乙烯基-咪唑啉酮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丙酮提取,气相色谱仪-氮磷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浓度在0.1~3.2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的定量限为1mg/kg,加标回收率为102.0%~106.1%,变异系数2.44%~5.26%,同时本方法也为气相色谱法的建立与开发,提供了帮助。

  • 标签: 聚乙烯聚吡咯烷酮 N N’-二乙烯基 咪唑啉酮 气相色谱法 NPD检测器
  • 简介:以麦芽糊精和麦芽糖作为壁材、以变性淀粉为乳化剂将薄荷醇封存于稳定的玻璃态结构中,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薄荷醇微胶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发现薄荷醇微胶囊呈球形,大小在1~3μm之间,动态光散射法测量出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75μm。分光光度法对微胶囊的总薄荷醇含量和表面薄荷醇含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荷醇微胶囊具有高的保留率、包埋率和微胶囊化效率。微胶囊化薄荷醇的水溶性好、稳定性强,使它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保健药品中。

  • 标签: 薄荷醇 微胶囊 包埋率 稳定性 喷雾-干燥
  • 简介:为了解1996至2001年期间北京市部分老年妇女膳食结构的变化,通过两项研究即绝经妇女钙摄入量与骨密度关系研究(1996年前后)和北京老年人骨性关节炎患病率调查(2001年前后)获得老年妇女的食物消费量资料.调查对象分别包括144名和112名北京市崇文区的老年妇女.膳食调查方法为24h回顾法.结果表明2001年与1996年比较,调查对象谷类消费减少,蔬菜、水果、肉、禽及油脂的消费增加,但蔬菜、豆类及鱼虾的摄入量仍低于"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水平,应进一步提高.而肉、蛋及油脂的消费量高于"宝塔"的建议量.脂肪供应的能量已达到膳食总能量的35%,应适当减少畜肉、蛋类及油脂的摄入量,以减少高脂血症、冠心病等老年慢性病发生的危险.

  • 标签: 北京 老年妇女 膳食结构 膳食营养
  • 简介:1为什么开展总膳食研究?  化学物质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影响着人体新陈代谢的各方面.然而,人体暴露于有毒化学物质和营养失衡是目前已知或怀疑与多种人体健康问题相关的因素,包括:促进或导致癌症、肝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抑制、肌肉与骨疾病、出生缺陷、早产、神经和感觉系统发育不全、生殖障碍、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生殖和泌尿系统疾病、老年痴呆和学习能力丧失.这些情况在所有的国家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在某种程度上,其中大多数情况与我们以前和现在吃的食物中化学物质的暴露量密切相关.因此,任何国家都必须考虑的基本公共卫生职能之一就是使人们的膳食免受这些危险因素的危害.这就是总膳食研究的主要目的。

  • 标签: 膳食 安全 食品污染 危害物质
  • 简介:目的建立了测定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OA)、鳍藻毒素(DTX1、DTX2)、紫贻贝毒素(YTX)、原多甲藻酸贝毒素(AZA1)、螺环内酯毒素(SPX1)6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匀浆贝类组织,用80%甲醇提取,StrataTM-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0.3%氨水甲醇溶液洗脱,离心超滤管离心纯化。采用XTerraMSC18柱(150mm×2.1mm,35μm)分离,以含6.7mmol/L氨水的90%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选择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正、负离子切换扫描,基质标准校正外标法定量。结果6种脂溶性贝类毒素的定量限为0.2~1.0μg/kg,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5;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8.8%~1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14.5%。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多份贝类样品进行分析,均未检出目标组分。结论方法选择性、灵敏性和准确度高,适用于贝类产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确证及定量分析。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脂溶性贝类毒素 固相萃取 毒素 食品
  • 简介:由脱脂米糠细胞壁物质碱提分离出半纤维素B,其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22.1),木糖(54.5),葡萄糖(10.1)和半乳糖(13.4),结合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同游离米糠蛋白有较大差异,半纤维素B主要由50万,3万和1.1万三个分子量组分组成,并发现,碱提浓度和温度过高会对其产生裂解作用。

  • 标签: 米糠 半纤维素B 膳食纤维 分离 鉴定 提取
  • 简介:为研究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对动脉壁内皮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饲雄性纯种新西兰兔8周后,通过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对动脉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基因表达影响。结果表明:高脂高胆固醇膳食8周后,内皮型(NOS)mRNA表达下降、总NOS活力减弱、血浆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P)水平降低(P<0.05);内皮素(ET)水平上升。结果提示: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引起高脂血症,可损害动脉内皮,降低NOS的基因表达,抑制NO的合成

  • 标签: 胆固醇.膳食 一氧化氮 内皮.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