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2004—2013年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特点和规律,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建议。方法对2004—2013年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学检验。结果2004—2013年吉林省共报告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1起,中毒1622人,死亡25人,病死率1.54%,高发季节是第三季度,致病因素由高到低依次是植物类(31起)、不明原因(15起)、化学物质类(9起)、细菌类(5起)、动物类(1起)。植物性中毒事件中城市豆角中毒发生率高于农村,而农村毒蘑菇中毒发生率高于城市(P〈0.05)。结论吉林省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是植物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是食物中毒事件中引起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食物中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分析 吉林
  • 简介:部机关各司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卫生监督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效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医疗卫生应对工作,卫生部制定了《卫生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 标签: 食品安全风险 事故应急预案 卫生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简介:2005年,我部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256起,中毒9021A.,死亡235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18起。与2004年相比,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减少35.5%,中毒人数减少38.2%,死亡人数减少16.7%。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 标签: 食物中毒 事件报告 通报 卫生部 死亡人数
  • 简介:目的阐述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食品的定义,比较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等相关概念,分析食品在卫生安全及上存在着既卫生安全的食品、卫生但不安全的食品、安全但不卫生的食品和不卫生安全的食品的4种关系.结果食品本身应具有安全的和卫生的属性,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是两个概念,二者之间有共同点也有各自不同的部分,内涵上不存在谁大谁小的问题.结论食品安全不是食品卫生发展的高级阶段、两者将长期并存、不会互相取代反而将相互促进.

  • 标签: 食品 安全 卫生
  • 简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食品添加剂明胶(以下简称“明胶”)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卫生规范。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卫生规范 生产企业 明胶 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为加强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工作,对新泰市49处学校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通过对"管理"实施前后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基础卫生设施和加工销售卫生状况比较,对量化评分结果、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及分析.认为新的监督模式较传统的监督模式规范、实用,在促进学校、部门及社会监督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和激励作用,并对加大学校食品卫生宣传、加强监督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均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学校食堂 食品卫生 监督管理 分级管理 食品安全工作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2007年国家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工作安排,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商场(超市)经营的风味酸乳产品进行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发现9种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风味酸乳产品(不合格产品名单见附件1和附件2,判定标准分别为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GB19302-2003(酸乳卫生标准》)。为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现通知如下:

  • 标签: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卫生部 乳产品 味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食品卫生法》
  • 简介:为贯彻落实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食品、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根据《食品卫生法》、《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我部组织制定了《2006年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有关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 标签: 相关产品 监督抽检 卫生部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健康 《食品卫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