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多光谱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数据为深入研究全球卷云提供了可能性。基于卷云辐射系统模型,利用MODIS1.38μm波段(26通道)和0.66μm波段(1通道)探测数据相关性,反演计算可见光波段卷云反射率。反演计算中,使用1km分辨率MODIS1B数据,对M()DIS典型图幅进行不同等分划分,分别给出反演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等分份数越多,其反演结果精度越高,最后给出了反演结果实际应用。

  • 标签: 卷云 反射率 可见光
  • 简介:针对激光雷达在物性信息探测方面的缺陷,提出了种新型多光谱激光雷达用于地物探测,兼具三维空间探测能力和物性探测能力。随着探测波长增加,多光谱激光雷达数据采集与处理对整个系统运行至关重要。根据多光谱激光雷达系统结构原理,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单元及整体设计实现系统功能需求。通过实验运行,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运行良好,同时多通道回波信号采集也进步验证了多光谱激光雷达物性探测能力。

  • 标签: 多光谱 激光雷达 采集 处理
  • 简介:介绍了车载红外告警系统中多目标的航迹建立及目标从图像坐标到载体坐标的转换方法。系统在方位360°视场内均匀布置了6个红外传感器,天顶方向布置1个红外传感器,形成360°全半球视场。每个传感器对应1个目标检测板,系统设计有1个系统控制板,用于对目标进行坐标转换、航迹管理以及向各个检测板发送控制命令。当目标检测板完成目标检测后,便向控制板发送7个传感器中目标信息,控制板对目标进行坐标转换使之统于载体坐标系,在载体坐标系建立目标航迹并对航迹进行预测管理,最后通过串口向上位机输出目标在载体坐标系位置信息并报警。实验证明,转换后目标位置完全正确,且误差小于1°,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 标签: 航迹管理 坐标转换 数字信号处理 航迹预测
  • 简介:并联型光电设备稳定平台针对光电跟踪系统需要而设计种新型并联机构,具有两个相互独立转动自由度。以并联稳定平台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动载体下并联稳定平台工作原理,进行了并联稳定平台运动学分析。采用齐次坐标变换方法,推导了从大地坐标系到平台定坐标系转移矩阵,建立了并联稳定平台稳定解算模型,进行了并联稳定平台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旋转角增大,并联稳定平台姿态角偏差和方位角偏差越来越大;在实际控制系统中若不考虑旋转角作用,这将严重影响并联型光电设备稳定平台稳定精度。该研究为并联型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并联平台 稳定解算 转移矩阵 运动学分析
  • 简介:针对种折反式光学系统相机遇到消杂光问题,根据杂光计算结果对相机进行了消杂光设计,通过试验对杂光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验证了消杂光设计正确性。进行消杂光设计后,相机杂光系数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有效地减小了杂光对图像质量影响。

  • 标签: 折反式光学系统 杂光 光线追迹 图像质量
  • 简介:针对相机运动引起图像序列运动问题,提出了种基于聚类相位相关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利用Harris算子分别在相邻帧图像上检测角点,以参考图像角点为中心选取个矩形块,将块匹配法与相位相关相结合来计算图像间运动矢量。最后,对获得多个块平移量,进行空间聚类从而选取运动估计比较准确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配准精度能达到亚像素,稳定性较好。

  • 标签: 图像配准 特征点 相位相关 聚类
  • 简介:用3维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相对论强激光和高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引起电磁不稳定。数值模拟表明,在线偏振强激光作用下,等离子体表面出现了电磁不稳定性。形成稳定结构随时间发展和激光功率密度增加进步深入到等离子体内部,最终使等离子体表面处激发饱和自生磁场。这种由电子速度各向异性而产生自生磁场对激光有质动力推开电子时所形成电子热流产生抑制作用,并将直接影响电子加速效率。

  • 标签: 激光聚变 快点火 Weibel不稳定性 粒子模拟法 饱和自生磁场 电子热传导
  • 简介:不同散斑场会显示出不同灰度分布特征,并对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计算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使用计算机模拟生成系列单向拉伸图像和双向拉伸图像,并在生成图像中添加噪声,从而获得系列含噪声单向拉伸图像和含噪声双向拉伸图像。使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无噪声图像和含噪声图像分别进行相关计算,并分析研究图像应变量与相关计算结果正确率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发现当图像应变量在定范围内时,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计算结果正确率较高。同时发现,当图像应变量较小时,噪声对相关计算结果影响较大,随着图像应变量增大,噪声对相关计算结果影响逐渐减小,当图像应变量到达定程度时,噪声对相关计算影响就不明显了。

  • 标签: 数字图像相关法 噪声 相关 应变量
  • 简介:红外小目标检测技术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红外警戒等系统中项关键技术。常规小目标检测算法存在对椒盐噪声、高亮背景边缘敏感等不足之处,针对上述问题,对天空背景红外弱小目标的几何和灰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向梯度红外小目标检测新方法,采用了种非对称梯度算子,重新定义了梯度检测函数,提高了对小目标的响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抑制高亮云层边缘和椒盐噪声,保证了较高检测率和较低虚警率,又便于在FPGA上实现,满足系统对实时性要求。

  • 标签: 小目标检测 多向梯度 自适应阈值
  • 简介:利用几何光学方法对固体激光器中Zig-Zag板条介质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具体分析了Zig-Zag板条端面切割角选取方法。对于Nd:YAG增益介质,采用31°切割角板条具有较高效率,且便于加工和镀膜。以端面31°切割角板条为例,分析了板条各几何尺寸设计方法。Zig-Zag板条宽度、厚度和长度等参数需充分考虑与半导体泵浦模块匹配以得到最佳设计

  • 标签: 固体激光器 几何光学 板条 结构设计
  • 简介: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提出了种基于NSCT变换图像融合方法。对经NSCT变换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基于区域能量自适应加权融合规则,对高频子带系数采用混合融合方法,即对于低层,采用基于区域方差选大融合方法,对于高层采用像素点绝对值选大融合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融合算法可以获得更多细节信息,能获得较理想融合图像。

  • 标签: 图像融合 NSCT变换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 简介:为满足性能良好、运行稳定、精度高触摸屏在嵌入式系统中广泛应用,提出了种嵌入式系统触摸屏驱动设计,这种方案基于S3C2410微处理器与触摸屏硬件接口在嵌入式UCOS操作系统中软件驱动实现,采用外部晶体管连接触摸屏到S3C2410接口电路,并利用S3C2410等待中断模式和自动X-Y坐标转换工作模式,读出与X-Y坐标有关电压值。高效地完成了触摸状态检测以及触摸数据转换,其实现方法具有简便高效,易于实现等特点。

  • 标签: 嵌入式系统 触摸屏 ARM处理器 数转换器 控制寄存器
  • 简介:研究了种瞄准镜用飞行模拟器投射镜头设计,并给出了模拟器投射镜头设计实例。模拟器由显示系统、屏幕、投射系统、反射镜组成,模拟图像信号送入模拟器显示系统,显示系统将视景仿真模拟图像信号投射到屏幕上,屏幕位于投射系统焦平面上,瞄准镜对由模拟器进入光线成像实现成像模拟。投射系统由周边系统、中心系统共9路光学镜头组成,投射系统周边系统、中心系统对应于瞄准镜中心系统与周边系统,中心系统与周边系统物面位置重合即共物面;中心系统采用摄远物镜镜形式缩短了镜头长度结构更加紧凑。周边系统焦距为f=263.02mm,视场角为2ω=17°,全视场畸边〈0.4%,在屏幕Nyquist频率处全视场MTF〉0.9,系统长度330mm;中心系统焦距为f=295.00mm,视场角为2ω=17°,全视场畸变〈0.37%,在屏幕Nyquist频率处全视场MTF〉0.9,系统长度283.2mm。投射系统采用全口径出光,同时系统通光口径略大于敏感器通光口径,降低了系统装配精度。

  • 标签: 模拟器 投射系统 周边系统 中心系统
  • 简介:激光引信回波模拟装置激光引信测试设备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激光引信回波模拟装置组成,设计了用于该装置硬件电路和软件控制系统。硬件电路采用单片机完成控制指令接收和控制信号产生,使用串行扩展芯片GM8125将单片机AT89S52串行口扩展成5个,满足了激光引信回波模拟装置串口资源要求。软件控制系统基于LabVlFⅣ设计,主要包括串口通信程序和控制指令产生程序,控制指令经串口通信传送给硬件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满足激光引信测试设备要求。

  • 标签: 回波模拟装置 激光引信 单片机 串口扩展
  • 简介:研究了高灵敏度悬臂梁与光纤端面构筑低精细度FP型光腔中光驱动悬臂梁振动双稳效应。通过改变输入到光腔内激光功率,检测与之相应悬臂梁形变。在实验中发现悬臂梁形变随激光功率改变呈现非线性变化关系,在激光功率增大到定闽值时可以诱导产生光力双稳效应。通过改变光腔初始腔长成功实现了对产生光力双稳效应阈值调节。

  • 标签: 悬臂梁 双稳效应 光纤干涉测量法 光力学
  • 简介:运用激光模式耦合理论分析了半导体激光器与楔形柱面光纤微透镜连接损耗,设计并制作了楔形柱面光纤微透镜用来实现两者模斑匹配。运用ABCD矩阵方法,对该组件耦合效率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得到了高耦合效率下楔形柱面光纤微透镜结构参数。该方法可有效地用于楔形柱面光纤微透镜优化设计

  • 标签: 光纤耦合 光纤微透镜 耦合效率 ABCD矩阵
  • 简介:红外焦平面阵列当今红外成像技术发展主要方向,随着器件工艺进步,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有了长足发展,然而红外图像普遍具有信噪比低缺点,这大大限制了红外焦平面的应用。与固定图案噪声(FPN)相比,随机噪声最大特点每帧均不同,因此去除该类型噪声算法必须在帧之内完成。提出了种新型单帧去除此类条纹噪声算法并加以硬件实现,在单帧内设置适合校正参数和阈值,达到在单帧图像内有效去除条纹噪声目的。通过算法处理前后图像对比以及客观MSE、PSNR测试数据对比,证明了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焦平面器件成像质量。

  • 标签: 红外焦平面阵列 条纹噪声 校正参数 偏置电压噪声
  • 简介:提出了种红外与可见光配准和融合方法,该方法利用SIFT算法提取图像特征,并使用透视变换表示图像变换关系,最后在HSI空间,对图像进行了加权融合。实验表明,该方法快速稳定、鲁棒性高。

  • 标签: 配准 融合 透视变换 电力设备
  • 简介:制备了种以碱性品红为光敏剂新型全息存储材料,且使用波长为441nmHe—Cd激光器成功研究了材料全息特性。研究表明,该材料在短波长处仍具有较高衍射效率、曝光灵敏度和较大折射率调制度,衍射效率近60%,灵敏度为2.93×101c群/mJ,折射率调制度为8.85×10.。。在存储介质膜中存储了全息图像,再现图像较为清晰,对比度与保真度较为理想,说明该材料具有较好全息存储性能,适合作为高密度全息存储介质。

  • 标签: 全息 光致聚合物 He—Cd激光 碱性品红
  • 简介:采用飞秒激光激励光导开关能够产生脉宽皮秒甚至亚皮秒级太赫兹脉冲,近年来,这项技术成为校准宽带示波器上升时间有效手段。以低温生长砷化镓(LT-GaAs)为光导开关基底,在飞秒激光激励下产生太赫兹脉冲,经共面波导传输,通过微波探针耦合为1.85mm同轴输出,然后利用带宽70GHz取样示波器对其半幅度宽度进行测量。实验获得太赫兹脉冲半幅度宽度(FWHM)约为7.4ps。

  • 标签: 太赫兹脉冲 光导开关 共面波导 LT-GA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