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两步酸法控制实验条件引入有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CTAB),制备了疏水型SiO2前驱体溶胶。以旋涂法成膜出SiO2~MTES-CTAB纳米疏水薄膜,研究了正硅酸乙酯与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不同的混合比以及不同的热处理温度等对纳米疏水薄膜的影响,并且分析了纳米疏水薄膜的表面形态。研究表明,利用有机基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SiOz溶胶和薄膜的热处理温度对制备的SiO2基纳米疏水薄膜的性能以及表面形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 标签: 溶胶-凝胶 二氧化硅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疏水薄膜
  • 简介:制备了SO4^2-/Al2O3/La3+固体超强酸和辛酸亚锡复配作为丙交酯合成的催化剂。经多种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较,进行多组实验发现该催化剂在较高反应压力下高产丙交酯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催化剂、反应温度、脱水时间等对丙交酯的产率有显著影响。

  • 标签: 乳酸 丙交酯 固体超强酸 高产率
  • 简介:在重拳整顿铅蓄电池企业的同时,对于污染同样严重的再生铅行业,国家开始单独为其制定更高的准入条件加以规范。工信部发布《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从工艺、产能、环保等多个角度对再生铅行业设立了准入条件

  • 标签: 再生铅行业 行业准入 电池企业 污染 环保
  • 简介: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12日在大连召开的全国钢铁工业座谈会上公布了《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以下简称《条件》),《条件》对钢铁企业在环境保护、能耗、生产规模等方面做了一系列规定,以推进对钢铁行业的规范管理。

  • 标签: 钢铁行业 生产经营 钢铁工业 环境保护 钢铁企业 生产规模
  • 简介:采用红外吸收光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不同条件下丙三醇降解聚酯PET对得到中等分子量PET降解产物结构和纯度的影响,并用端基分析法测试表征不同条件下反应得到的PET产物的环氧值和平均分子量。通过分析和对比,得出PET降解产物的结构性能和中等分子量PET降解最佳工艺(温度在280℃附近,催化剂Zn(Ac)2·2H2O占PET质量的1%,物料配比丙三醇用量是废弃PET质量的3.5倍左右,醇解时间3.Oh左右;醇解产物的环氧值(EV)可达0.336,平均分子量(M)降为297)。

  • 标签: 废弃聚酯 丙三醇 醇解
  • 简介:采用低温气相传输方法,在不同的氧分压、生长时间、生长温度和衬底上有无Ni等生长条件下合成一系列一维ZnO纳米结构。结果显示,衬底上沉积的Ni会导致产物的结构多样化,温度的不同会影响纳米线的排列分布,并且这些生长条件对产物的尺寸都有影响。因此改变生长条件能改变ZnO的形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ZnO的可控生长。

  • 标签: 氧化锌 可控生长 生长机制
  • 简介: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于实验室中发现,在纳米世界中光可驱动物质。若以光取代电的成果转化为应用后,将会出现新型的半导体芯片技术。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与《新科学家》杂志上。

  • 标签: 芯片技术 动物质 纳米 《自然》杂志 《新科学家》 成果转化
  • 简介:探讨了绿色自密实混凝土的内涵,并提出了采用CO2排放指数、价格指数、耐久性指数、原生资源消耗指数及由此4个子参数加权得到的绿色度综合指数的绿色自密实混凝土的简单评价方法;进一步通过16组不同组成和配比的自密实混凝土试验,分析了上述绿色自密实混凝土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给出了绿色自密实混凝土的可行制备技术途径建议。

  • 标签: 绿色自密实混凝土 绿色度综合指数 CO2排放 原生资源消耗
  • 简介:以变形条件对圆环链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为主要研究目标,确立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仿真相互佐证寻求临界损伤因子的基本思路,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拉伸试验,利用采集到的参数完成试验的仿真再现,研究温度/机械载荷作用下刨链的强度和寿命特征。结果表明,最大损伤值总是出现在圆环链的肩部,损伤软化现象对应变速率较为敏感,临界损伤因子不是一个常数,而是在0.15~0.54范围内。

  • 标签: 热物理模拟 临界损伤因子 敏感率 圆环链
  • 简介: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Fe(Ⅵ/Ⅲ)薄膜电极,研究了制备条件的影响及其电化学性能。利用SEM、AES、循环伏安及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手段分析了Fe(Ⅵ/Ⅲ)薄膜的微观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Fe(Ⅵ/Ⅲ)薄膜上有微小的针状颗粒;Fe(Ⅵ/Ⅲ)薄膜电极具有电化学活性,可以进行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出;Fe(Ⅵ/Ⅲ)薄膜电极表现出初次充放电的高容量和高放电平台,初次循环后充放电容量逐渐降低并稳定在一个相对低的数值。

  • 标签: Fe(Ⅵ/Ⅲ)薄膜 制备条件 电化学性能
  • 简介:随着对材料研究的逐渐深入,材料制备和材料分析的方法越来越重要,并且一些材料重要的物理性质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由于一些材料熔点高、难熔化,同时,传统手段无法避免容器壁的污染,或者无法在真空条件下进行试验避免气体的污染,或者由于实验性质原因只能测量特定的材料,这些方法很难测量材料在高温下过热过冷阶段的热物理性质。系统介绍了静电悬浮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实现深过冷的方式,可以达到高温下对材料热物理性质进行测量的目的。静电悬浮技术使样品在两极板间悬浮,在悬浮的状态下采用激光对样品进行加热,使材料达到高温熔化,同时进行热物性的测量。对比了几种实现测量典型热物理性质的方法,了解静电悬浮的优势,并详细地介绍了静电悬浮技术对材料的熔体密度、热膨胀系数、表面张力和粘度系数以及比热的测量。

  • 标签: 静电悬浮 热物性测量 密度 热膨胀系数 表面张力 粘度系数
  • 简介:河北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自2001年组建以来.受到了河北省有关部门及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实验室领导与全体科研人员一道将实验室的建设与重点学科建设相结合.以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推动材料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的提高,为河北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新技术支撑和高层次人才。实验室于2003年12月27日顺利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联合验收小组的评估验收。

  • 标签: 重点实验室 功能材料 河北省 2003年12月 重点学科建设 2001年
  • 简介: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近日共同下发了《“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提出重点建设“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

  • 标签: 平台建设 科技部 基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共享平台 中国
  • 简介:研究了恒负温、一次冻结及预养护3种养护方式对碱矿渣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确定碱矿渣水泥-20℃条件下的临界受冻强度。实验结果表明:恒负温至-10℃时,碱矿渣水泥已经不能正常水化硬化;一次冻结降低了碱矿渣水泥各龄期的抗折和抗压强度;预养护6h的碱矿渣水泥便能在-20℃条件TN续发展强度。确定碱矿渣水泥的临界受冻强度为3MPa。

  • 标签: 碱矿渣水泥 养护方式 临界受冻强度
  • 简介:开裂是钢桥面铺装层的主要破坏形式。为研究钢桥面沥青混合料断裂特性及裂纹扩展规律,通过小梁三点弯曲实验,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图像采集系统采集试件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图像。利用非接触式全场应变测量系统(VIC-2D)计算试件在加载过程中的位移场和应变场,并分析出裂缝萌生、发展的规律。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从相对较弱的胶浆区或胶浆-粗集料界面区开裂和发展;当胶浆-粗集料界面与裂纹发展方向垂直时,粗集料对裂纹的发展有阻断作用;胶浆裹覆细集料的运动轨迹与胶浆的运动轨迹一致。

  • 标签: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沥青混合料 断裂力学 裂缝
  • 简介:国外媒体报道,准晶体已经挑逗和吸引了科学家们长达30年,现在这个奇怪的材料组有了一名古怪的新成员:由自我装配的有机分子形成的二维准晶体。这种奇特的准晶体是扁平的,由单层的五边环分子组成。这种分子在这一层内形成组,就像微弱的氢键将彼此连接在一起。这个分子组奇特的装配方式导致这一层里的其它分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包括五角形、星形、船形和菱形。

  • 标签: 准晶体 二维 实验室 有机分子 合成 装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