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捕自黑龙江水域的怀头为母本,鲶鱼为父本,应用自制催产药物DOS与LRH-A2、HCG进行人工催产,使催产率、受精率分别达到92%和88%.20~21.5℃水温条件下43h孵化出苗,孵化率75%.出膜仔鱼体长3.93mm,7.83mm下塘,池塘培育8天达到34.08mm,培育成活率50%.

  • 标签: 怀头鲶 杂交鲶 苗种培育技术 出苗 催产率 催产药物
  • 简介:目前人工养殖胡子的品种来源有两类:即本地种和引进种。本地胡子(Clariasfuscus)适应性强、品质好,但产量低;引进种革胡子(Clariasleather)属热带鱼,生长快,但适应性和品质较差。为了适应生产发展和市场需要,本人进行了一些杂交探索工作,发现杂交后代优势显著。现报告如下,以作交流。

  • 标签: 革胡子鲶 杂交试验 品质 适应性强 杂交后代 品种来源
  • 简介:对怀头♀×鲶鱼♂杂交F1代和亲本的肌肉中蛋白质、脂肪、水份、氨基酸及其脂肪酸中EPA、DHA含量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虽杂交粗蛋白含量(17.28%)略高于亲本怀头(16.78%)、鲶鱼(16.82%),但粗脂肪含量高于亲本平均含量的4.3倍。EPA、DHA含量也明显超过亲本。3种鱼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杂交肌肉中的THR、VAL、MET、IYS、TRY及有鲜味的ASP、GLU、ALA的含量也较突出。

  • 标签: 怀头鲶 鲶鱼 杂交鲶 肌肉营养成份 氨基酸 EPA
  • 简介:胡子又名土塘虱,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单位面积产量高、养殖周期短、效益高、市场潜力大等特点,是我国南方淡水养殖的名优品种之一。胡子对环境适应性较强,既适应于池塘养殖,义适合于庭院小水体养殖。,庭院养殖胡子是利用庭院或房前屋后的空地建池进行养殖,因其适应性广,管理方便、技术容易掌握、投资较少,见效快,是一条增加养殖收入的好门路.

  • 标签: 庭院养殖 胡子鲶 技术 环境适应性 单位面积产量 小水体养殖
  • 简介:金丝科鱼类。该鱼体长形,头平扁,大而略圆,体后躯侧扁,无鳞,侧线完全。触须4对,背鳍,臀鳍均长,无硬刺,胸鳍短小,具硬刺,尾鳍圆扇形,全身金黄色,无斑点。目前市场价格较高,是市场畅销的名优鱼之一,养殖前景看好。随着养殖范围

  • 标签: 金丝鲶 池塘养殖技术 池塘条件 池塘消毒 鱼种放养
  • 简介:在革胡子养殖中,逃逸现象是生产者反响较强烈的问题之一。鉴此,笔者于1984年开始研究这个问题,试从生理、生态、行为生物学等方面探索革胡子逃逸问题的实质及抑制方法,至1988年为期5年,现已初步探明其原因。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革胡子鲶 养殖 逃逸 生态 生理 抑制方法
  • 简介:南方大口(Siluruameridionalis)。俗名河、大口巴郎,福建省主要产于闽江流域的各大溪河中。属凶猛性的肉食性鱼类。主要以江河中的野杂鱼、虾为食。常见个体重约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50公斤。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肉多刺少、腴而不腻.不仅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促进人体手术伤口愈合的功效。长期以来.都是我省群众喜爱的养殖品种。周宁县自芹山梯级电站水库建成后,由于水体增大。野杂鱼、虾增多,从而更加有利于该鱼类的繁衍生长。近年来,库区野生苗种十分丰富。2003年以来,周宁县纯池镇库区群众采捕野生苗种,进行网箱养殖,一个4米×4米×4米的网箱.放养尾重100克的鱼种250~350尾。

  • 标签: 网箱养殖技术 南方大口鲶 肉食性鱼类 闽江流域 美味佳肴 伤口愈合
  • 简介:广西水产研究所于1987年9月17日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7-10厘米的褐首700尾,经过一个冬季饲养后,存活633尾,且目前生长良好,一般体重达到0.2-0.25公斤,最大个体重达0.5公斤,并于今年5月下旬开始繁殖,估计在6月份以后可为区内外提供部份褐首优质鱼种。

  • 标签: 淡水养殖 褐首鲶 广西水产研究所
  • 简介:用亚洲六须作母本和鲶鱼作父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生长速度近于母本,高于父本,肌肉营养成份含量高于亲本的杂交种。杂交的体色、体高/体长、头长/体长、须数界于亲本之间;而鳃耙数、口裂/头长、肠长/体长大于亲体。

  • 标签: 杂交鲶 经济性状
  • 简介:本地胡子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群众普遍认为本地胡子有一定的滋补作用,所以很受群众欢迎。

  • 标签: 胡子鲶 高产试验 养殖 肉质 淡水鱼类 南方
  • 简介:兰州(SilurusLanzhouensis)又称黄河,是黄河流域特有的经济鱼类。该鱼属于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味美,是鱼类中的上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养殖前景。每年在4月中旬-6月中旬,通过对兰州亲鱼的培育,进行了人工繁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人工繁殖技术 河鲶 兰州 经济鱼类 肉食性鱼类 黄河流域
  • 简介:革胡子(Clariasleather)是埃及食用鱼类之一,它的优点是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杂食性。1983年自广东引进广西,经饲养证明,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当年鱼体重可达到1.5~2.0kg。其生长速度相当于普通胡子(C.fuscus)的5~6倍,和蟾胡子(C.batrachus)的2~3倍。

  • 标签: 革胡子鲶 产量高 饲养条件 人工繁殖 食用鱼 杂食性
  • 简介:革胡子具有生长快、杂食、易繁殖、便饲养、产量高等优点,人们视之为良种,这是无疑的。但是,革胡子的营养价值如何?也是对其评价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为了使人们对革胡子的营养成分、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等有所了解,以便于全面评价其经济价值,于1985年12月底在广西分析测试中心帮助下,对革胡子的一些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革胡子鲶 营养成份 产量高 良种 营养成分 必需氨基酸
  • 简介:胡子,又称本地塘角鱼、塘虱鱼,其肉味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我国南方有名的传统滋补食品。塘虱鱼成鱼个体不大,一般在100~300g之间,无肉刺,不仅在星级以上的饭店、酒楼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而且是城乡居民,特

  • 标签: 胡子鲶 养殖模式 营养水平 水质
  • 简介:2002年,胡子养殖在我县已发展到567hm^2。其中专养塘267hm^2,平均产量在14000kg/hm^2左右,产值15.4万元/hm^2。但近年来投放体长4cm左右鱼种,养殖胡子成活率在50%左右,对胡子养殖业的发展制约较大,影响了养殖胡子的产量与效

  • 标签: 胡子鲶 水质 鱼病 池塘养殖
  • 简介:没有配合饲料前,培育胡子幼鱼都是以水蚯蚓、摇蚊幼虫为主要饵料,这些饵料数量有限,往往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是阻碍胡子养殖发展的制约因素。经过我们多年的养殖试验实践证明,采用鳗鱼饲料来喂养胡子幼鱼苗效果较好,以福建产的金马幼鳗料最佳,成活率可达85%以上。具体做法是:

  • 标签: 胡子鲶 养殖 饵料 关键技术 成活率 水蚯蚓
  • 简介:本文报道了酵母酶(桂林生物工程实业公司产品)按不同比例替代饲料中鱼粉,室内分阶段饲养胡子的效果。经对各组鱼增重率,饲料系数及综合饲养效果等指标分析,表明在胡子饲料中酵母酶对鱼粉具有可替代性,其适合的替代量为饲总份的10%左右(即替代50%左右鱼粉)。

  • 标签: 酵母酶 鱼粉 配合饲料 胡子鲶
  • 简介:通过室内水族箱与室外池塘相结合,对幼饵料生物,趋光性,采食强度,昼夜活动现律,种内相互残杀等项内容进行研究,认为幼阶段饵料的适口性、营养性是成活率的关键。

  • 标签: 幼鲶 生活习性 成活率
  • 简介:2005年起.我站和濮阳县郎占鱼种场一道进行了大口的人工繁育等系列工作.当年人工繁殖的鱼苗经过4~5个月的养殖.达到尾重1-2kg,亩产量可达1000~2000kg。大口在我省能自然越冬,适应能力强.养殖大口的经济效益是饲养鲤鱼的2~3倍。本文将近年来该方面的技术进行总结,旨在推进该项水产业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 标签: 南方大口鲶 苗种培育技术 人工繁殖 人工繁育 自然越冬 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