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根蘖型苜蓿组织培养的研究郭景文(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工程系730070)根蘖型苜蓿是一种具有大量匍匐根,并在良好的条件下通过其根蘖特性从母株产生一级、二级至多级的大量分株,从而使单株的复盖面积比普通紫花苜蓿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苜蓿类型。它具有垂直而粗壮的主...

  • 标签: 根蘖型苜蓿 组织培养 培养基 花药培养 下胚轴培养 愈伤组织
  • 简介:火华,是我国当代诗人,词作家,书法家。1968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兵团战友报》编辑,内蒙古军区文工团创作组长,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正厅级领导干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书画院名誉院长、内蒙古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内蒙古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

  • 标签: 生态文明 内蒙古自治区 传播者 生产建设兵团 中国书画 草原
  • 简介:以披碱草×野大麦杂种F1幼穗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激素浓度,获得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并选用长度不同的幼穗为外植体,确定出较为合适的外植体长度。愈伤组织经过多次继代后,细胞生长缓慢,通过更换培养基使其恢复生长。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为:以长为2-3cm幼穗为外植体,MS+3mg/L2,4-D为诱导培养基。MS+2,4-D3mg/L+KT0.5mg/L+CH300mg/L与MS+2,4-D4mg/L均可改善经过长期继代生长质量较差的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 标签: 披碱草 野大麦 杂种F1 幼穗 愈伤组织
  • 简介:采用多因素区组试验方法,以白三叶新品系种子为材料对白三叶新品系无菌苗培养过程中消毒方法、培养基配方进行研究,以培育的无菌苗为材料对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不同外植体对白三叶新品系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70%酒精消毒3min+2%NaClO消毒10min,种子消毒效果最佳且对种子毒害作用最小,且在添加1.5%蔗糖的MS培养基上最适合无菌苗培养;白三叶新品系的茎较易脱分化,以茎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2ug·L~(-1)6-BA+3ug·L~(-1)2,4D,以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0.5ug·L~(-1)6-BA+1ug·L~(-1)2,4D。

  • 标签: 白三叶新品系 无菌苗 愈伤组织
  • 简介: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对红豆草、苜蓿、百脉根和鹰嘴紫云英进行花药培养及茎尖、茎段的组织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苗且移栽成功。同时对无根苗直接移栽土壤中刺激生根,得到了满意的结果。通过多个品种和30多种培养基的试验,筛选出最适的各类培养基。为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牧草育种和快速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花药培养 组织培养 培养基 豆科牧草
  • 简介:长期以来,内蒙古草原学会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提供着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服务,根据内蒙古草原生态的重要性,结合近年来学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诸多新挑战,提出了学会组织要转变观念、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学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继续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业务指导。

  • 标签: 学会 建设
  • 简介:总投资为4531.297万元(其中国债2954万元,自筹1586.2977万元)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着晓乡退牧还草工程从2003年启动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项目乡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退牧还草工程顺利实施。截至2005年10月,全乡实现向城镇转移牲畜超载牧户526户,

  • 标签: 退牧还草工程 囊谦县 实施情况 人与自然和谐 藏族自治州 以人为本
  • 简介:通过分析海北州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海北农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新时期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思路与对策。

  • 标签: 海北州 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现状 对策
  • 简介:刚察县在2001~2003年实施了"无鼠害示范区"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天然草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草原鼠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草地植被得到恢复,产草量明显增加,为刚察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无鼠害示范区" 调查
  • 简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项目实施情况,整理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讨性对策和建议。

  • 标签: 草牧业 项目 实施情况 对策 建议
  • 简介:畜牧项目是海南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主要建设项目之一,通过四年的实施,已完成计划投资的103.63%。监测表明,项目实施经济效益明显,群众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有所改变,人均收入由项目前的594.43元提高到1076元,增长81.13%;草地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 标签: 畜牧 项目 效益
  • 简介:甘德县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建设试点项目施实一年来,经各方努力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经检查验收,认为项目实施情况良好,工程质量合格,基本达到了项目建设要求.

  • 标签: 草地 植被恢复 围栏封育
  • 简介:对青南牧区防灾基地建设2000年度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建设成绩与经验,针对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 标签: 青南牧区 防灾基地 草地建设 调查研究
  • 简介:2011年以来,国家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同时对牧区和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对呼伦贝尔市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前后,草原生态及衣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下一步制定和实施草原补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 草原生态 补奖机制 实施
  • 简介:为保护草原生态,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推动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自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牧区省,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8年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对全市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基本摸清呼伦贝尔市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草原生态补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草原生态补奖 措施 成效
  • 简介: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农牧民在保护草原生态过程中所付出的经济损失给予了合理的补偿,是建国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益农牧民最多的一项重大的惠牧政策。内蒙古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较适宜当地的一系列配套实施办法,通过制度的落实,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当地相关部门利用政策引导牧区广大群众从事二、三产业,牧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实施 情况
  • 简介:本文通过对海北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情况的调研,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补奖机制实施后发展后续产业的思路和建议.

  • 标签: 补奖机制 后续产业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