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1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不同晾晒时间(0h,2h,4h,6h)菊芋青贮品质影响,分别在不同时间(8∶00,10∶00,12∶00,14∶00)取样,在相同条件下常规青贮50d后,不同处理从感官评定与发酵指标测定两个方面来分析评价不同晾晒时间菊芋青贮饲料品质。结果表明,晾晒2h菊芋茎叶青贮后,芳香味较浓,色泽与原料色较接近,茎叶结构保存尚好,感官评定得分较高;晾晒2h菊芋茎叶青贮pH值最低,为4.27,显著低于对照(P<0.05),更有利于青贮长时间贮存;青贮饲料营养成分表明,晾晒2h饲料粗蛋白(CP)保存尚好,粗脂肪(EE)含量最高,为8.6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灰分(CA)含量最低,为13.58%,酸性洗涤纤维(ADF)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均最低。综上所述,晾晒2h菊芋茎叶青贮饲料品质较好。

  • 标签: 菊芋 晾晒时间 青贮 品质
  • 简介:本研究选择荒漠草原区退化草地类型不同年限封育样地共18个,分别在封育围栏内、外设置样方,于2011年、2012年其封育效果进行了调查。通过荒漠草原退化、沙化草地经过1—7年围封后效果调查显示:封育草地草群平均高度、总盖度、单位面积鲜草、干草产量相比围封草地(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草群中优良牧草种类也有增加趋势。

  • 标签: 荒漠草原 封育措施 恢复效果
  • 简介:本文阐述了白腐真菌资源以及白腐真菌秸秆降解原理,利用白腐真菌和其他微生物进行混菌发酵,以及白腐真菌应用前景;这对发酵饲料,工业化生产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白腐真菌 秸秆 饲料
  • 简介:通过乌拉特后旗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区及放牧区植被特征研究表明,工程区A(2008)、B(2009)、C(2012)平均盖度分别比放牧区高18.2、12.5、4.0个百分点;草群平均高度分别比放牧区高1.6cm,1.0cm,0。8cm,灌丛平均高度分别比放牧区高8.7cm,10.0cm,4.0cm;地上生物量分别比放牧区高出67.7%,47.0%,12.0%。本文实验结果还说明退牧还草工程区建设时间草地植被各项指标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荒漠草原经1-5年围封后,围封时间草地植被恢复效果要大于较围封时间草地。

  • 标签: 退牧还草 草原植被 生态恢复
  • 简介:通过河南县高寒草句退化草地封育3年试验表明:轻度退化草地封育3年后总盖度从78%提高98%,增加了20个百分点,优良牧草产量增加52.8%,毒杂草产量减少33.1%;中度退化草地封育3年后总盖度从55%提高79%,增加了24个百分点,优良牧草产量增加96.1%,毒杂草产量减少29.4%;重度退化草地封育3年后总盖度提高了35%,可食杂类草和不可食杂类草盖度分别提高了25%和7.3%,优良牧草产量增加35.0%,毒杂草产量同时也增加25.5%。

  • 标签: 封育 退化草地 恢复
  • 简介:为研究刈割典型草原建群植物大针茅产草量和营养品质影响,通过随机区组实验,在测定大针茅性状(生殖高度、营养枝高度、产量)和种群营养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基础上,不同留茬高度和刈割时间下大针茅产草量和营养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刈割显著降低大针茅产草量,在各刈割处理中,大针茅在中度刈割时产量最高;刈割显著增高大针茅粗蛋白,中低留茬大针茅品质较好;随刈割时间推后,大针茅产草量显著上升,但大针茅粗蛋白显著下降;建议大针茅8月中旬刈割,留茬5cm。

  • 标签: 刈割 产量 粗蛋白 大针茅
  • 简介:刈割时间(CuttingtimeCT)和晾晒时间(DryingtimeDT)是影响干草品质主要因素,收获期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天然牧草干草品质影响还是空白,研究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天然牧草干草品质影响,确定适宜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对保存干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刈割时间(08:00h,12:00h,16:00h)天然草地牧草进行刈割,刈割后在不同晾晒时间点(0h、2h、4h、6h、8h、10h、12h、24h、26h、28h、30h、36h、48h、72h)取样,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08:00h、12:00h、16:00h刈割天然草地牧草晾晒72h后均达到安全含水量,可以打捆贮藏,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交互作用天然牧草干草DM含量和CP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天然牧草干草ADF含量、NDF含量、Ash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天内,刈割越晚返潮作用越明显,营养物质流失越严重,应尽早刈割。由于光照作用,晾晒时间越长,营养流失越严重,达到安全含水量应尽快打捆,保障干草品质。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交互作用天然牧草干草CP含量有显著影响,表明干草品质受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双重影响

  • 标签: 天然草地 刈割时间 晾晒时间 干草品质
  • 简介:人工草地建设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并且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重要措施。如何建立优质高效人工草地已经成为科学界共同关注热点问题,是我国未来草业建设、环境治理、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及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结合世界人工草地建设水平,分析了我国人工草地发展现状,指出我国人工草地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 标签: 人工草地建设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 生态安全
  • 简介:探索天然牧草最合理调制方式,提高天然牧草干草品质,是当前我国草原牧区畜牧业发展关键所在。本实验以天然牧草为实验材料,通过控制天然牧草刈割时间以及集拢时间,研究不同调制方式下天然牧草营养物质和水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同一天内刈割时间越晚,天然牧草营养物质含量越少,牧草返潮作用越严重;当天然牧草刈割后,晾晒72h均可达到安全含水量;天然牧草达到安全含水量时要立即进行打捆贮藏,反之,牧草营养物质含量会随晾晒时间增加而降低。

  • 标签: 天然牧草 干草品质 刈割 集拢
  • 简介:草地退化是一直为人们关注问题,施肥是草地恢复有效手段之一。为了解荒漠草原退化草地上氮、磷等肥料施用后退化草地植被特征影响,本研究利用尿素、过磷酸钙和有机磷酸二铵等,在内蒙古赛汗塔拉荒漠草原退化草地上进行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尿素对植被盖度、密度影响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在3.8kg100m。施肥水平下,地上生物量比对照显著增加38.8%(P〈0.05)。过磷酸钙对植被盖度、密度和生物量影响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有机磷酸二铵在施肥量是1.25kg100m-2时,盖度和密度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24%和31.8%;在1.25和5.15kg100m。施肥水平下,地上生物量比对照显著增加53.1%、56.1%(P〈0.05)。基于同样纯氮添加量比较说明,有机磷酸二铵与尿素相比,在地上生物量和密度方面影响更显著。

  • 标签: 荒漠草原 草地施肥 退化草地 植被恢复
  • 简介:试论风沙土我省草原及环境影响严振英青海省草原总站在全球性生态问题中,土地沙漠化是最重要研究问题之一,土地沙漠化(风沙土)是一种严重蚕食式、潜移式灾害。据资料,在过去50年中,撒哈拉沙漠南缘65万平方公里可用地变成了沙漠,仅就东部苏丹而...

  • 标签: 风沙土 土地沙漠化 严振 潜移 畜牧业生产 生态效益
  • 简介: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压缩密度天然牧草裹包青贮品质影响,以期筛选天然牧草青贮最适压缩密度,提高其青贮品质.本试验以赤峰天然牧草为试验原料,将混合草样以不同压缩密度(127kg/m3、191kg/m3、255kg/m3、318kg/m3、382kg/m3)进行青贮,不同处理天然牧草青贮饲料营养指标(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灰分(CA))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缩密度增加,CA和EE含量逐渐减小,CA最小值出现在压缩密度382kg/m3条件下,说明青贮饲料密度越大灰分越小,CP和EE最大值均出现在127kg/m3条件下;ADF和NDF变化趋势不明显,最小值均出现在255kg/m3条件下.由此可见,压缩密度牧草青贮后品质影响不同,压缩密度为200kg/m3能够得到较好青贮草品质.

  • 标签: 压缩密度 天然牧草 青贮 养分
  • 简介:以收获马铃薯块茎后马铃薯茎叶为原料,以甲酸为添加剂进行青贮饲料调制试验,以期实现其饲料化利用。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3个含水量水平(75%、65%、55%)马铃薯茎叶分别添加梯度为0.5%、1.0%、1.5%甲酸(FA)进行青贮,室温青贮45d后,测定其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甲酸添加量增加,青贮料感官指标呈向好趋势,添加量1.5%时,均为1级优良,发酵效果最佳;化学指标中,pH值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升高,乙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丁酸不产出或较少产生;NH3-N/TN含量显著(P〈0.05)下降;CP、WSC明显上升。

  • 标签: 马铃茎叶 青贮 甲酸
  • 简介:采用3S技术结合地面调查手段查清了正蓝旗干湖盆区域基本情况;通过培育和种植乡土植物碱蓬等物种试验,改善了干湖盆重度盐碱地恶劣环境;同时结合灌木移栽、柳条沙障、自然恢复等干湖盆盐渍化治理方法盐碱化土壤进行了有效治理与恢复。通过试验研究获取了干湖盆区盐碱地生态治理科学方法和数据资料,确定了干湖盆裸露盐碱地重建技术集成模式,提高了区域干湖盆盐碱地生态系统治理和管理水平,有效遏制干湖盆本身盐碱粉尘及周围草地退化趋势;从而带来巨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潜在经济效益。

  • 标签: 干湖盆 治理与恢复 技术方法
  • 简介:通过应用“狼毒净”除草剂进行防除狼毒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050ml/hm2剂量防除狼毒,防效达到了94%以上,草地牧草产量明显增加,增产率为15.24%。因此,适宜作为防除草地狼毒有效药剂推广使用。

  • 标签: “狼毒净” 狼毒 防控 防效 牧草产量
  • 简介:采用“3414”最优设计试验方案,在土默特左旗地区研究了施肥中苜2号(紫花苜蓿)品种茎叶比和干鲜比影响。结果表明,14个处理组合中,P2K2N0是试验获得茎叶比最小组合,为1.236,P2K3N2是实验获得干鲜比最大组合,为0.354;苜蓿茎叶比随着氮肥添加而增大,较高水平施氮量显著提高苜蓿茎叶比(P〈0.05),氮肥苜蓿干鲜比没有显著影响;单施磷肥能够显著降低苜蓿茎叶比(P〈0.05),其干鲜比没有显著影响;钾肥苜蓿茎叶比变化作用不明显,但过量钾肥可以提高苜蓿干鲜比;氮钾肥混施能显著改变苜蓿茎叶比(P〈0.05),磷钾肥混施能显著改变苜蓿干鲜比(P〈0.05)。因此,今后在土默特左旗地区种植苜蓿应不施或少施氮肥,适量增加磷肥和钾肥。

  • 标签: 中苜2号 茎叶比 干鲜比
  • 简介:化学干燥剂能够加速饲草干燥,减轻由于植物细胞、人类活动和天气等因素所引起营养损失。本论文以苜蓿干草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不同干燥剂不同处理苜蓿干草干燥速率影响。利用苜蓿草,采用3种化学处理(对照、2%和3%干燥剂)及四种物理处理(对照、压扁、切短、切断压扁)有重复设计,研究不同处理方法自然晒制苜蓿干草干燥速率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干燥剂处理样品,苜蓿干草干燥速率影响不同:对于只做切短处理苜蓿样品喷洒浓度为3%碳酸钾溶液效果最好,而对于压扁处理苜蓿样品喷洒浓度为2%碳酸氢钠效果最好。

  • 标签: 苜蓿干草 干燥剂 干燥速率
  • 简介:通过气象因素乌丹蒿(ArtemisiawudanicaLiouetW.Wang)花粉水平及垂直方向传粉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乌丹蒿花粉粒在24h内,在12∶00时至14∶00时,水平及垂直方向上传播花粉粒数量最多,花粉粒总量可达732粒。这一时段气温为29.9℃,相对湿度为39%,风速为0.9米/秒。在24h内乌丹蒿传粉效率与气温、风速等气象因素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 标签: 传粉 花粉粒 气象因素 乌丹蒿
  • 简介:本研究以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及不同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和主要物种种群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增加,除多年生根茎禾草外,各功能群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放牧胁迫下,不同植物功能群之间存在一定补偿效应,重度放牧不利于草地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群落结构随着放牧强度增加由以羊草(Leymuschinensis)为建群种,贝加尔针茅(Stipabaical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和寸草苔(Carexdispalata)为优势种,过渡到以羊草为绝对优势物种。

  • 标签: 草甸草原 放牧强度 功能群 优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