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青海草地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高寒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防风固沙、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等。天然草地是高寒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青海大农业经济的支柱,是青海藏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赖以当存的基础。据草地资源调查,青海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总价值为4068.03×10^8元(人民币)/年,其中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3948.90×10^8元(人民币)/年,是全省草地经济服务价值的17.60倍。

  • 标签: 青海草地 资源 生态功能 概述
  • 简介: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祁连山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源涵养功能急剧下降。本文以祁连县为重点探讨了提高祁连山区域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性及采取的相关措施。

  • 标签: 祁连山区域 水源涵养 草地退化
  • 简介:本研究选择不同海拔高度未退化的矮生嵩草草甸草地上的莎草科、禾本科、豆科功能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功能群植物重要值与海拔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升高,莎草科功能群的重要值总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禾本科功能群中大部分植物种的重要值随海拔的逐渐升高而增大;豆科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

  • 标签: 功能群 海拔 重要值
  • 简介:本文论述了光合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以及开发应用前景.认为光合细菌是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利用光合细菌对发展青海农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光合细菌 生物学特性 营养价值 开发应用
  • 简介:为研究刈割对大针茅草原各功能群产量的影响,设计刈割时间和刈割强度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测定各功能群性状和产量,通过各功能群产量的变化,反映功能群变化对草地稳态的贡献.结果表明:重度刈割显著增加了多年生杂类草产量,刈割显著降低了多年生丛生型禾草和多年生根茎型禾草产量;多年生丛生型禾草产量随刈割时间延后显著上升,一二年生杂类草产量对刈割时间和刈割强度均不响应.多年生丛生型禾草对刈割干扰的响应较为明显,其竞争能力的下降导致多年生杂类草生态位上升;且多年生丛生型禾草生态位的降低会导致群落整体稳态的下降.

  • 标签: 刈割 产量 大针茅 功能群
  • 简介:大针茅(Stipagrandis)草原是内蒙古典型草原重要组成部分,对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取样,结合室内分析,对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大针茅草原群落功能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群落植株高度(CWMH)、叶片长度(CWMLL)、叶面积(CWMLA)、叶片碳含量(CWMLCC)、叶片氮含量(CWMLCC)及叶片碳氮比(CWMC/N)6个功能性状指标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旨在探讨大针茅草原群落功能性状对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放牧(G)与刈割(M)显著增加了群落叶片长度(CWMLL)及叶片氮含量(CWMLNC)(p〈0.05),显著降低了群落叶片碳含量(CWMLCC)及叶片碳氮比(CWMC/N)(p〈0.05);放牧(G)显著降低了群落植株高度(CWMH)、叶片面积(CWMLA)(p〈0.05);刈割(M)显著增加了群落叶片面积(CWMLA)(p〈0.05).并且,放牧(G)与围封(CK)均表现出植株高度(CWMH)与叶片长度(CWMLL)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刈割使二者关系不显著,使植株高度(CWMH)与叶片面积(CWMLA)二者关系显著;刈割(M)使得叶片碳含量(CWMLCC)与叶片氮含量(CWMLCC)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标签: 大针茅草原 叶面积 功能性状
  • 简介:地木耳是一种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的固氮原核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食用和入药,且资源丰富.本文对地木耳的形态与资源分布、营养成分,食用价值、医疗保健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地木耳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前景.

  • 标签: 地木耳 营养成分 经济价值 开发利用
  • 简介:本文根据草原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力度和发展潜力,依照草原生态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差异特点,将草原生态划分不同功能区域,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方向,进行分类保护、利用、建设,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相协调的空间格局,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提出了本旗草原功能区划分的重要意义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 标签: 阿拉善左旗 草原 区划 保护 措施
  • 简介:大针茅(Stipagrandis)草原是内蒙古典型草原重要组成部分,对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实地测定,结合室内分析,对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大针茅草原建群植物大针茅的功能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植株高度(H)、叶片长度(LL)、叶面积(LA)、叶片碳含量(LCC)、叶片氮含量(LNC)等5个功能性状指标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旨在探讨大针茅功能性状对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放牧(G)与刈割(M)显著降低了大针茅的植株高度(H)(P〈0.05)和叶片碳含量(LCC)(P〈0.05);放牧(G)降低了大针茅的叶片面积(LA)(P〈0.05),增加了大针茅的叶片氮含量(LNC)(P〈0.05),导致大针茅叶片小型化及叶片氮素富集。并且,放牧(G)与刈割(M)使得大针茅叶片长度(LL)与叶片面积(LA)间的显著强正相关性(P〈0.05)变得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P〉0.05)。

  • 标签: 大针茅草原 建群植物 功能性状
  • 简介:选用中豌4号、中豌6号和中豌8号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可用于收获青豆荚、青干草或种籽,有栽培和进一步选育的价值

  • 标签: 早熟豌豆 品种
  • 简介: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红景天(Rhodiolatangutica)资源丰富。据调查,红景天的分布面积为1434141h,资源蕴藏量为172.10万kg,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鉴于可可西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目前只宜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

  • 标签: 可可西里 红景天 蕴藏量
  • 简介:本试验以锡林郭勒盟东南部区域4个地区(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锡林浩特市、正蓝旗)14处天然打草场为研究时象,测定牧草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和磷(P)6项营养指标,利用相对饲用价值RFV初步评价了14处天然打草场牧草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8月上中旬,温性草甸草原区的试验样地牧草营养价值高低顺序为2〉4〉11〉3〉1〉10;温性典型草原区的试验样地牧草营养价值从东到南呈明显递增趋势,各样地高低顺序为13〉12〉9〉8〉7〉5〉6。

  • 标签: 天然打草场 牧草 相对饲用价值RFV
  • 简介:猴头菇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的猴头菇多糖、猴头菇低聚糖、萜类物质、甾体化合物、吡喃酮类化合物、酚类物质等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本文论述了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和所含的活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猴头菇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猴头菇 生物学特性 营养价值 活性成分
  • 简介:试验对16种从国外引进的禾本科牧草在荒漠草原的适应性及营养价值评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赖草、美国灰赖草、沙生冰草及西伯利亚冰草越冬率较高,均在90%以上;披碱草和赖草属牧草生长速度较快,尤其是灰赖草;美国赖草、灰赖草鲜重均达到6000kg/hm2以上,加拿大新麦草、保加利亚新麦草鲜草产量均在4000kg/hm2以上;护坡型冰草、西伯利亚冰草、沙生冰草营养价值较高、适应性强、抗逆性好,是优质牧草,可以作为荒漠草原地区推广种植的首选牧草;美国赖草、灰赖草虽然产量高,抗逆性强,能够适应荒漠草原地区低温和干旱等极端条件,但适口性较差,可作为生态用种加以利用。

  • 标签: 禾本科牧草 适应性 营养价值
  • 简介:近几年,由于人类对草地过度干扰,使其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其干扰作用在荒漠草原影响尤为显著。关于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的地上植被指标、土壤成分指标并结合市场价值体系,估算出不同放牧强度下9个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并对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进行研究。

  • 标签: 放牧强度 荒漠草原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 简介:这次大会论坛我与各参会代表分享一些关于草原生态特别是生态功能方面的基础性认识,主要是谈下面几个问题:一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地理特征;二是关于内蒙古草原的起源与演化;三是草原生态功能与资源服务价值;四是草原退化和修复的机制问题。

  • 标签: 内蒙古草原 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 论坛 草原生态系统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