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禽流感病毒H5亚型系列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应用”的国家级课题项目日前已通过专家验收.这个项目首次发现一种禽流感病毒的高保守性中和抗体,能挽救各种禽流感病毒变异株导致的死亡.并且治疗效果不受禽流感病毒变异影响。

  • 标签: 禽流感抗体 病毒变异 禽流感病毒 中和抗体 H5亚型 治疗效果
  • 简介:猪圆环病毒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感染8~13周龄的猪,其特征为猪只体质下降、消瘦、腹泻、呼吸困难。1猪圆环病毒病原猪圆环病毒病原为无囊膜的二十面体,单股环状DNA,大小约4.0~26.5nm,可在猪源细胞上复制。主要存在于淋巴结、骨髓、血液中。

  • 标签: 猪圆环病毒病 防治 呼吸困难 二十面体 传染病 DNA
  • 简介:1流行学犬是主要的自然宿主,其他犬科动物也可感染。犬感染CPV发病急、死亡率高、常呈爆发性流性。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以1~3月龄的犬较多,病情也较严重,尤其是新生幼犬,有时呈现非化脓性心肌炎而突然死亡。

  • 标签: 犬细小 病毒病诊治 细小病毒病
  • 简介:2000年6月初,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某养殖场从合肥购回2000套一日龄种鹅,12日龄时鹅出现多只发病,发病后即注射抗小鹅瘟血清,同时饮水中加入氟哌酸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不明显,两天后鹅开始死亡,10天后死亡达到高锋。之后死亡缓慢减少,病程持续20多天,共死亡鹅189只,死亡率9.45%,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电镜观察确诊为鹅的副粘病毒

  • 标签: 雏鹅 副粘病毒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鹅副粘病毒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能感染各种品种、年龄鹅只的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死亡率极高,对养鹅业危害极大。2006年我县一规模养鹅场发生过此。现将本人对该病的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 标签: 鹅副粘病毒病 诊治 病毒性传染病 发病死亡率 养鹅业 养鹅场
  • 简介:一、发病情况2004年3月12日,我区某皖西白鹅良种繁殖场孵化一批1460只9日龄雏鹅,突然发病,死亡4~5只,此后死亡数逐日增加,鹅萎靡不振,减食或不吃,拉稀,多数雏有明显的扭颈、仰头、转圈等神经症状。鹅群先后用土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投料或饮水,均不见好转,病死现象仍然发生。笔者临诊时了解,该场种鹅群产蛋前曾注射过种用小鹅瘟疫苗(扬大生产)。据此,初诊为疑似雏鹅副粘病毒。同时采取料送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病原检验。

  • 标签: 鹅副粘病毒病 诊治 发病情况 小鹅瘟疫苗 皖西白鹅 神经症状
  • 简介:以VP1蛋白为包被抗原,采用方阵滴定法确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最终确定固相阻断ELISA最适反应条件以及判定阈值,建立O型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抗体的固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并对该检测方法进行考核。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0.0625μg/mL;兔抗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6000倍稀释,酶标二抗为8000倍稀释;抑制率大于20%为阳性,抑制率小于20%为阴性;该方法与常见病原体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和敏感性好,可以检测O型口蹄疫病毒VP1抗体,评价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

  • 标签: 口蹄疫病毒 衣壳蛋白 固相阻断 ELISA
  • 简介: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细小病毒是一种主要损伤犬消化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心肌炎型(幼犬)和出血性肠炎型(成年犬)。是目前引起犬腹泻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各种年龄犬均易感染此病毒,断奶前后的幼犬易感性最强,病死率也最高,通常为20%~50%。病程短的一般为4~5d,长的为7d以上。

  • 标签: 犬细小病毒病 临床诊治 急性传染病 消化系统 肠炎型 出血性
  • 简介:天长市是全国商品猪生产基地,每年要从邻近的苏北地区引进大批仔猪,以解决本地猪源不足的问题,这就给当地疫病防治带来很大困难。2004年2月初,天长市某肥育猪场饲养的4月龄左右的仔猪突然发生以体温升高、顽固下痢、皮肤红疹的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现将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猪场 圆环病毒病 仔猪 月龄 下痢 防治情况
  • 简介:猪圆环病毒是由猪圆环病毒(PCV)所引起的猪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本文从其病原特征、流行学特点、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猪圆环病毒病 流行特点 症状 诊断 防控
  • 简介:2015年5月5日某蛋鸭养殖场带8只产蛋期蛋鸭到我处就诊,8只蛋鸭有3只死亡,其余精神萎靡不振。经问询,鸭场存栏蛋鸭2000只,产蛋骤降,有零星死亡,有的精神不振。治疗4d,疗效不明显。

  • 标签: 蛋鸭 病毒病 防治 产蛋期 养殖场 死亡
  • 简介:为了选出检测准确性高、成本低、耗时少、临床上又便于操作的诊疗方法,提高犬细小病毒的治愈率。本研究以279只疑似患犬细小病毒的病犬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液检测和CPV抗原试纸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同时,选择150只病犬,分R1、R2、R3组进行犬细小病毒诊疗方法的研究。结果发现,采用CPV抗原检测试纸、CPV+CDV抗原检测试纸或CPV+CCV抗原检测试纸进行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犬细小病毒感染与犬的年龄、品种、免疫情况及季节等有密切关系;采用对症疗法并结合能量疗法和抗病毒疗法(R3组疗法)来治疗犬细小病毒,效果好、治愈率高,对犬细小病毒的诊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犬细小病毒病 抗原检测试纸 准确率 临床诊疗 治愈率 诊断
  • 简介:犬细小病毒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犬的一种烈性、急性传染病。患犬临床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肠炎,二月龄犬出现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该病多发于1岁以内,以6个月内的犬为多,尤其是未经免疫的幼犬易发,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犬类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对养犬业危害极大。

  • 标签: 细小病毒 诊治 体会
  • 简介:1基本情况河北涿州市王先生饲养的爱犬最近几天出现了精神沉郁.发热,不食,呕吐.腹泻的现象.王先生很是着急,遂去笔者处对其进行了治疗。

  • 标签: 犬细小病毒病 涿州市 不食 腹泻 呕吐
  • 简介:犬细小病毒是犬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烈性传染病。该病是冬季危害犬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常引起犬的急性出血性肠炎(成年犬)和急性化脓性心肌炎(幼龄犬)。有时其感染率可高达100%,致死率为10~50%,给养犬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强化防治工作很有必要。

  • 标签: 犬细小病毒病 养犬业 急性出血性肠炎 烈性传染病 接触性 心肌炎
  • 简介:犬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以严重肠炎综合征和心肌炎综合征为特征的犬科和鼬科动物的重要传染病,治愈率低,故危害严重。1发病情况2014年10月31日,一只2月龄哈士奇公犬,体重3.7kg,前来兽医院就诊,该犬就诊前3-4d开始呕吐,拉稀,呕吐物中带有红色血液,近两日食欲费绝,今日开始排出恶臭的酱油样血便,在其他医院已治疗3d。该犬精神不振,食欲废绝,眼结膜潮红,

  • 标签: 犬细小病毒感染 犬细小病毒病 重要传染病 哈士奇 兽医院 公犬
  • 简介:犬细小病毒是1977年被发现的一种传染病。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且比较难治愈。近几年来,随着各种犬的饲养量大幅增加,我国犬细小病毒感染日趋严重,成为危害犬类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 标签: 犬细小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感染 防治 诊断 传染病 死亡率
  • 简介:为了分析黑龙江某猪场仔猪发病情况与疫苗免疫情况的关系,试验采用PCR方法对患病仔猪病原进行了鉴定,同时随机抽检了该猪场425份猪血清,采用ELISA法对猪瘟(CSF)、伪狂犬(PR)、猪圆环病毒(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苗免疫的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发病仔猪系伪狂犬病毒(PRV)、圆环病毒(PCVD)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三种病原混合感染;种猪、后备母猪和妊娠母猪的四种疫苗抗体合格率均高于国家规定标准;21日龄仔猪的抗体合格率整体偏低;56日龄仔猪和100日龄仔猪的CSFV、PRRSV抗体合格率较高;100日龄仔猪的PRV抗体合格率偏低。

  • 标签: 病毒混合感染 ELISA PCR 免疫抗体效价 关系分析
  • 简介:为了解不同年龄段奶牛一次免疫牛五号灭活苗后抗体的消长规律,以探讨最佳免疫时机,使奶牛维持较高的免疫抗体水平,1999~2000年,作者在广州某奶牛场随机抽取了五号灭活苗免疫后部分成母牛、培育牛和未免疫犊牛不同时期的血并分离血清,检测抗体效价后加以统计分析。

  • 标签: 血清抗体效价 五号病 免疫期 免疫奶 成母牛 免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