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麻"在上古文献中最初指意单一,指中国传统的大麻,据上下文意也可指大麻之籽实、大麻纤维所织之布--麻布.传统文献所言"五谷"、"九谷",其中之"麻"是指中国传统的"大麻".此"大麻"又称汉麻、火麻等,其植株雌雄异株.在古代,其籽实可用以榨油食用,亦可炒熟食用,在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中经常出现,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脂麻"即"芝麻",其在中国种植虽早,但在汉代以后才逐渐普及,文献中最初的"麻"并不指"脂麻".

  • 标签: 汉麻 脂麻
  • 简介:近日,印度西亚家具设计师Abieabdillah的最新作品问世。"Doeloelounge"椅和"Pretzel"长凳。两件家具作品都不约而同的使用了藤条作为主要材料。这是一种非常环保的材料,世界上现存种类有600多种。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家具设计师 作品 材料
  • 简介:梓和楸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曾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古代二者指同一种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不同的树。文章通过考察古代典籍发现,在得名上梓源于“子”,楸得名于“秋”,古人以是否有子来区分梓和楸;在栽培方法上梓树采用播种育苗,楸树采用插根育苗;在用途上两树虽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区别也很明显;在文化意蕴上二者各有特色。由此文章认为古代梓树和楸树是两种不同的树。

  • 标签: 梓树 楸树 考辨
  • 简介:我国园林史韩杰我国的园林艺术举世闻名,我国建造园林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园林又叫苑,古时多为皇宫饲养禽兽、种植林木和打猎的地方。大约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时代,就开始营造林木之囿。相传,殷王纣在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建立林苑,并在朝歌(今河南淇县)花七年时...

  • 标签: 园林史 园林艺术 古典园林 避暑山庄 上林苑 园林建筑
  • 简介:保温墙体的推广使用符合我国节能、环保的国策,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其施工工艺还不成熟,有的虽然保温功能达到了,经过一个冻胀期后,第二年外立面就出现裂缝,破坏了建筑物外立面装饰。本文作者在施工实践中体会到墙体的节点处理、开裂渗漏是施工的难点。现就1B或1.5B实心砖墙外贴板保温的住宅楼的施工要点做如下讨论。

  • 标签: 苯板 保温墙体 开裂 渗漏
  • 简介:柿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果树。根据现在长江中上游四川、湖北等地油柿的分布,以及考古资料和相关的古文献记载,可以认为它是由油柿驯化而来,至今油柿还是中国南方常用作嫁接柿的砧木。柿树首先由四川、湖北等地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的果实不但被鲜食,而且还被制成柿饼当干粮,柿树还是深受国人喜爱的一种观赏植物。

  • 标签: 起源 栽培史
  • 简介:<正>1995年11月1~4日,在印度西亚爪哇省的Parungpunjang农用林业示范点,由参与示范点工作的村民小组与茂物农业推广学校,森林自然保护研究与开发中心(FECRDC)、亚太地区农用林业网(APAN)秘书处共同举办了制订农场计划的培训班。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农用林业 农场经营 示范点工作 研究与开发 农业推广
  • 简介:据《TIGERPAPER》2007年第2期报道,印度西亚政府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一项大规模造林项目,按计划该项目将恢复5200万hm^2的退化林地。政府计划于2007年在200万hm^2的退化地上种植20亿株实生苗,政府机构、木材公司和森林承租商都将参与这个项目。该项目已得到4.45亿美元的资助。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造林项目 政府计划 政府机构 实生苗 退化
  • 简介:以杭州曲院风荷景点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文献为线索,结合山水画、版画、照片、测绘图等图像资料,梳理其景观格局变迁历程,分析演变中景物间的联系,并对各时期园林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南宋麯院时期、元代至明代衰落时期、清代更址重建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公园化时期。认为清康熙年间曲院的迁址与更名是景点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一举动既使古老的景名得以延续,又使景点有了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园林建筑与环境的营造围绕"曲"这一主题展开,代表人工的"曲院"与代表自然的"风荷"体现了该景点人工建筑与自然景物并重的审美主旨。通过分析整理历史图像资料对于今人了解古代园林变迁有重要帮助。

  • 标签: 风景园林 西湖 曲院风荷 变迁 图像
  • 简介:2015年10月27日,2015FTP(林业行业技术平台)合作会议在德国慕尼黑机场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德国FTP、德国国家支援小组主办,慕尼黑纸张技术基金会协办。本次会议旨在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交流平台,以促进欧盟科研框架计划的实施,同时为潜在合作伙伴提供合作机会。有近100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 标签: 合作伙伴 技术平台 林业行业 交流平台 框架计划 慕尼黑
  • 简介:《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博大精深非其他小说可比。本文研究了《红楼梦》中描写的海棠的种类,大观园家居生活、休闲娱乐和神秘隐喻方面蕴含的海棠花文化,并对海棠诗社六首咏白海棠诗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剖析,通过统计全书海棠出现的频率评说后四十回之真伪。

  • 标签: 《红楼梦》 海棠花 花文化
  • 简介:芍药是原产我国的著名花卉,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爱情的传递者,是当之无愧的“爱情花”.从《诗经》入手,考证了芍药作为古代结情之花的渊源;又从唐宋诗词、元明戏曲中考证了芍药作为爱情象征的背景、内涵;并对古代诗词、文学作品中芍药的女性意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介绍了芍药作为女科药材的重要价值.最后,采用对比的方法,将芍药与其他具有相似寓意的花木(牡丹、玫瑰、红豆)进行了比较,阐述了芍药情花文化的独特性、唯一性,并结合当代消费特点,从文化和经济的角度,阐述了芍药成为我国当今“爱情之花”的重要意义与可行性.

  • 标签: 芍药 爱情 花文化 花卉经济
  • 简介:欧盟日前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欧盟计划对印尼单板免收进口税,此前印尼单板进口税为3%-6%。据印尼安塔拉消息,欧盟还计划将印尼胶合板进口税由原来的7%降至3.5%左右。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进口 欧盟 单板 费收 新闻发布会
  • 简介:唐诗作品中的“竹”意象内涵深刻、韵致独特,具有浪漫多姿的道教仙化色彩。在唐人笔下,“竹”是神话传说中的仙草圣物,一方面与夜郎古国的“竹王”创世神话渊源甚深,另一方面又与虞舜二妃斑竹洒泪的凄美传说紧密相连。唐人眼中的“竹”意象色彩迷离、光怪震荡,浸染着飞升天外、长生久视、驱鬼禳灾、未卜先知之类的宗教巫术色彩。此外,唐代巴峡地区的“竹枝”巫歌在姹紫嫣红的唐诗百花园中馨香四溢风格独具。

  • 标签: 唐诗 道教 文化
  • 简介:《竹取物语》是日本古典竹之物语,是日本竹文化的象征。选择了平安时代竹分布,发光、黄金与心情,三月、成长与命名,"根元"与"三寸",化生,升月,在人间时间,"伐竹翁"的意义等8个方面,系统梳理并考证《竹取物语》中的日本竹文化及其生物科学基础。

  • 标签: 竹取物语 竹文化 生物学特性
  • 简介:长期以来,园林学者不能确定明代仪真县"寤园"的主人汪士衡是仪征市历史上的哪个人,更不了解他的家世。考证结果表明,明代仪真县寤园的主人汪士衡是安徽省休宁县上水南村人,是上水南汪氏81世。他就是康熙七年(1668)《仪真县志》记载的汪機,他在崇祯元年(1628)捐款获得了文华殿中书的职位。上水南的汪氏家族是明末仪真县显赫的盐商。汪士楚是汪士衡的本家,是上水南汪氏83世。

  • 标签: 寤园 汪士衡 汪士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