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杭州湾滨海生态绿地小气效应的实地调查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生态绿地植物生长季节可提高空气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平均为85.25%)明显高于无林荒地(平均为80.32%);滨海生态绿地的冠层截留效应明显,林冠层全年截留降水量为226.2mm,占全年降水量的16.92%;滨海绿地全年月平均大气压的变化呈S形,树木在生长季节内有降低大气压的作用,树木停止生长后林木有增加大气压的作用;滨海生态绿地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绿地内可降低风速约75.94%,防风能力较强,降低风速的效率为67.42%;滨海绿地对改变风向也有较大的作用。

  • 标签: 滨海绿地 温度 湿度 降雨 大气压 风速
  • 简介:近年来,城市环境的持续恶化与公众对健康舒适户外空间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风景园林是影响城市小气环境变化的直接因素,在气候适应性设计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文中以城市滨水带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小气适宜性为目标,提出通过现场实测与数字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求水体、驳岸、植物、地面铺装、园林构筑等城市滨水带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与空气流动、相对湿度、空气温度、热辐射等小气物理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基于ENVI-met模拟软件提出城市滨水带风景园林小气适应性设计的初步框架。

  • 标签: 滨水带 风景园林 小气候 适应性设计
  • 简介:以安徽合肥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气批标的定点观测,使用人体舒适度这一生物气象指标评价了不同地类对人们户外活动舒适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树丛和片林下光照强度仅为裸地的10%以下,温度下降40℃,温度提高7%以上,风速下降50%,在春、夏两季非常适合人们白日在户外活动对气象指标的要求.

  • 标签: 城市 土地利用类型 气候条件 人体舒适度
  • 简介:2009年,当一部继《后天》的巨型灾难片《2012》在中国公映的时候,大家除了被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所吸引之外,还暗暗侥幸:这只不过是一部电影,玛雅日历也仅仅是个传说,2012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是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2012年还是悄无声息地来了。阴霾天气、沙尘污染、地震、洪水、飓风、泥石流……每个人都在与日俱增的惊恐中感叹,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 标签: 难民 气候 《后天》 沙尘污染 主人公 泥石流
  • 简介: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它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需要从多学科综合视角来把握的复杂问题。其中,从伦理维度对气候变化进行研究就形成了一个新近比较重要的研究领域——气候伦理研究。笔者对当代的气候伦理研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从不同角度对气候变化所引起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概括表述和简单分析。希望通过对这些领域内伦理维度的介绍,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气候伦理研究中。

  • 标签: 气候变化 不确定性 成本—收益分析 历史责任原则 平等主义原则 功利主义原则
  • 简介:没有咖啡的未来将会怎样?在一个每天消费16亿杯咖啡的世界里,一个没有咖啡的未来大概会使许多人觉得怅然若失。然而,近期伦敦皇家植物园领衔的一项研究却显示,由于气候变暖,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咖啡品种阿拉比卡,到2080年时将在野外绝迹。目前,世界上普遍人工种植的咖啡有两种——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两者均引种自野生物种,前者占据了全球咖啡消费的七成。野生物种一旦灭绝,以人工养殖种的薄弱,根本无法抵御一系列天敌的侵袭,结果就将导致咖啡品质下降、价格飙升。

  • 标签: 咖啡品种 气候变暖 野生物种 皇家植物园 消费量 人工种植
  • 简介:2015年12月7日,由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组织和国际竹藤中心联合举办“应对气候变化的竹子行动:传播中国经验推进南南合作”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中国角”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会见演讲嘉宾时指出,竹藤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独特作用,国际竹藤组织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要发挥竹藤科技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 标签: 全球气候变化 巴黎 国际竹藤组织 南南合作 国家林业局 中国
  • 简介:2014年11月发表于互联网的《ClimateTalksYieldsOpportunities》一文报道了英国“WoodforGood'运动为木业创造发展良机所做的努力。木材有别于其他材料的固有的特性决定了CO_2减排和提高能源效率的大势对木业的发展极为有利。木业应以积极的投入和不懈的努力,使政府和政策制定者们充分认识以发展木业来支持实现减排节能目标的重要性和途径、办法。这应是木业应抓住的一个重要契机。

  • 标签: 气候变化 能源效率 节能目标 木业 互联网 减排
  • 简介:《日本林业》2008年1月10日报道,森林综合研究所已查明,日本森林土壤对温室效应气体甲烷的吸收量约是欧美的2倍、氧化亚氮的释放量是其一半以下。如果掌握了日本森林吸收温室气体的机理,就可能对抑制全球变暖做出贡献。

  • 标签: 森林土壤 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气体 氧化亚氮 温室气体 全球变暖
  • 简介:我国农业具有人口多、资源压力大、地域类型复杂、各地气候差异明显等特点,这使我国农业成为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温度、降水、二氧化碳浓度、极端气候事件等因素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季节对粮食生产有不同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地表温度的上升会增加农作物的呼吸消耗,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导致作物籽粒灌浆不充分。

  • 标签: 气候变化影响 粮食安全 二氧化碳浓度 极端气候事件 全球气候变暖 粮食生产
  • 简介:据ITTO《国际热带木材市场报告》2009年6月第1期报道,圭亚那政府决心采取行动缓解气候变化,于6月8曰启动了一个名为“低碳发展战略”的项目,并在最近的一次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战略内容。该战略关键的内容是创造更多的低碳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继续努力避免毁林和森林退化,强化森林管理的开放性和透明度,并为圭亚那的森林建立一个国际监测、报告和核实系统。

  • 标签: 气候变化 圭亚那 森林退化 新闻发布会 市场报告 热带木材
  • 简介:2009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也明确提出,新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今年11月28日,在罕见的连绵阴雨中,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194个国家,700多个联合国、政府间、非政府组织,500多家媒体的1.5万名代表聚集南非德班,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

  • 标签: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林业工作会议 中央政治局 《京都议定书》 非政府组织 国务院副总理
  • 简介:当今我们依然缺乏气候变化对城市树木影响的知识,很少将气候变暖的科学预测和城市森林研究相结合,对城市森林树种的科学认识不足。作者提出需理性地理解树种规划和树种选择的关系、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关系、树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的关系、行道树单一性栽植和多树种栽植的关系、树木生长动态和立地的关系、树木生长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树种选择和群落配植的关系,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提出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城市树种名单,建立更合理的树种选择模式来应对城市环境和未来的环境变化。

  • 标签: 气候变化 城市森林 树种 树种选择
  • 简介:<正>盆花可以装点居室、改善住室环境,陶冶人们的性情,给人一种富有生气的感觉。但是,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有些美丽的花却对人体有害。玉丁香花色纯白,气味芳香,是家庭常用的盆花之一。它的花香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明

  • 标签: 现代科学研究 丁香花 有毒 含羞草碱 神经衰弱 盆花
  • 简介:红豆杉属于常绿乔木,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较差,所以被列为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红豆杉含有紫杉醇,具有抗癌功效。介绍了红豆杉分布与用途、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以及栽培技术。

  • 标签: 红豆杉 气候 栽培
  • 简介:2008年3月31日至4月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曼谷举行,这是继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厘岛路线图”后的首轮谈判,旨在为将于2009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的几次会议制订谈判计划,并讨论2012年到期后发达国家制定进一步的减排目标。来自16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18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为期5天的会议。

  • 标签: 气候变化 联合国 曼谷 哥本哈根 路线图 谈判
  • 简介:森林与气候变化有着内在联系,一方面,由于气温上升、降水格局的改变以及日趋频繁的气候灾害,森林已为人们所重视,森林及其提供的木材具有吸收、贮存CO2的功能,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毁林、过度采伐和火灾,森林又可能成为温室气体的来源。

  • 标签: 森林管理 气候变化 缓解 气温上升 气候灾害 过度采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