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温度、降水和日照资料,根据早稻生理特性和有关研究成果,分别构建早稻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早稻的气候适宜度模型来反映多因子对早稻产量的协同效应。根据不同时段的早稻气候适宜度,构建早稻气候适宜指数。利用不同时段的气候适宜指数和早稻产量建立早稻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回代检验和预报检验的丰欠趋势正确率、实际预报准确率均有较好效果,能满足业务服务的需要。

  • 标签: 应用气象学 气候适宜度 气候适宜指数 早稻产量 动态预报
  • 简介:分析曲江区沙田柚各生育期的气候条件,研究疏花疏果和人工授粉对沙田柚挂果率的影响,确定沙田柚生长发育的有利气象条件和不利因素,指出影响沙田柚座果率的关键气象因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1加强柚果采摘后的果园管理;2做好疏花疏果及人工授粉工作;3提高管理水平;4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

  • 标签: 应用气象学 气候条件 沙田柚 曲江
  • 简介:为贺州市冬季马铃薯合理安排播种期、科学调整面积布局,避免或减轻低温冻害影响提供气候依据,通过近年冬种马铃薯灾害天气调查,结合贺州市各县区低温冻害出现时段及低温程度等方面的气候分析。结果表明:冬季低温冻害是影响贺州市冬种马铃薯的主要气象灾害。建议在1月中旬后出苗,可有效降低受低温冻害的影响风险。适宜播种期为12月下旬。

  • 标签: 冬种马铃薯 低温冻害 气候分析
  • 简介:利用潮州市农业气象站1980—2009年资料和潮州市气象观测站1971—2009年均气温、降水等资料,挑选主要影响潮州市早稻产量的气象因子,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了潮州市早稻产量模型,并通过验证分析发现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良好;选定CMIP3对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做出的三种气候预估,结果表明:潮州市在21世纪总体预估是有显著变暖变湿趋势;将对未来气候预估得到的相关数据带入早稻产量模型发现在三种排放情景的下降趋势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在低排放的B1情景下潮州市早稻单产的降幅最小。

  • 标签: 早稻产量 气候变化 气候预估 潮州市
  • 简介:为有效地控制荷花腐败病的危害,本研究采用含毒介质培养法测试了11种杀菌剂的室内抑菌作用,并对其中的9种杀菌剂进行了毒力测定。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浓度范围内,除生石灰+硫磺(60+3)无明显的抑菌作用外,另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抑制效果随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咯菌腈、氟硅唑、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对莲腐败病菌毒力较强,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3、0.02、0.80和1.44μg/mL;百菌清、嘧菌酯和乙蒜素次之,EC50分别为6.14、7.86和8.97μg/mL;代森锰锌和恶霉灵的抑制效果一般,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20.47和25.61μg/mL。

  • 标签: 莲枯萎病菌 杀菌剂 毒力测定
  • 简介:采用活体生测法对前期工作中离体初筛出的5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生防菌和5株水稻纹枯病生防菌分别进行复筛、温室防效测定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菌株GN233、GN222和GN223的菌悬液对水稻苗期细菌性条斑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菌株GN233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温室防效最好,达到28.90%,而药剂"稻丰TM多·福"可湿性粉剂的温室防效为34.20%;5株生防菌对水稻纹枯病均有不同防治效果,其中菌株GN222和GN211菌悬液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44.4%和27.8%,而药剂"稻丰"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33.3%;此外,筛选出的生防菌株GN222、GN233和GN211均对水稻生长具有促生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 标签: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纹枯病 生防细菌 活体筛选 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