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大棚种植的韭菜、黄瓜、番茄、西葫芦等多种作物,在湿度大的特定环境下,往往都易发生灰霉病。它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和茎基部腐烂,影响室蔬菜产量和品质。

  • 标签: 棚室蔬菜 灰霉病 防控 真菌性病害 大棚种植 蔬菜产量
  • 简介:在冬季越冬栽培的黄瓜容易受灰霉病的侵染,不注意防治往往会使黄瓜受到严重危害。而在农药使用时,因黄瓜对农药非常敏感,喷施杀菌剂必须慎之又慎,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症状识别。灰霉病主要危害幼瓜和叶片,也危害茎、花,造成烂苗、烂花、烂果。感染灰霉病的黄瓜叶片,病菌先从叶片边缘侵染,呈小型的“V”字型病斑。

  • 标签: 黄瓜灰霉病 症状识别 防治 棚室 黄瓜叶片 农药使用
  • 简介:合成了8个(Z)-2-(1H-1,2,4-唑-1-基)-1-(2,3,4-甲氧基苯)乙酮肟酯新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讨论了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立体化学结果.

  • 标签: 1 2 4-三唑 肟酯 合成 立体异构体
  • 简介:采用单次灌胃染毒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研究了苯肽胺酸(N-phenylphthalamicacid,PPA)在大鼠体内的吸收、组织分布及排泄情况,以及其血药浓度经变化过程和毒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苯肽胺酸经消化道吸收速率较快,其半吸收期t1/2ka仅为(0.15±0.11)h,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tmax)为(0.68±0.37)h,血药峰浓度(Cmax)值为(141.48±27.87)mg/L;苯肽胺酸在大鼠体内分布快且分布范围广,半分布期(t1/2α)为(0.22±0.18)h,表观分布容积(Vz/F)为(17.54±7.71)L/kg;苯肽胺酸从大鼠体内消除较快,其清除率(CLz/F)为(1.32±0.51)(L/h)/kg,在体内平均驻留时间(MRT0-∞)为(25.69±2.93)h,消除半减期(t1/2z)为(7.77±1.44)h,约35h后95%以上的苯肽胺酸可从大鼠体内消除。研究发现:苯肽胺酸的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现象,提示其在大鼠体内可能存在肠-肝循环。从大鼠灌胃染毒后至24h内,被测各组织、脏器中均可检出苯肽胺酸,其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肺〉肝脏〉心脏〉脾脏〉肌肉〉睾丸〉脂肪〉大脑,肾脏中药物含量达192.7μg/g,同时仅肾脏组织的靶向分布系数(te)值大于1(4.77),提示苯肽胺酸在大鼠体内分布对肾脏具有相对较高的选择性。排泄物研究结果显示,苯肽胺酸随粪便排出的总量仅占给药量的1.45%,而尿液中未检出苯肽胺酸。

  • 标签: 苯肽胺酸 毒物动力学 大鼠 组织分布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在采用气相或液相色谱进行农药残留分析,基质效应会严重影响对某些待测物的准确定量与定性,对基质效应进行考察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消除或补偿,是进行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开发及验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农药残留分析中基质效应的定义、类型、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重点对基质效应的补偿与校正措施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基质效应 农药残留 色谱分析
  • 简介:从"农药茶"、"药袋苹果"、"甲醛白菜",直到最近的"问题西瓜"、"乙草胺草莓",近年"毒水果"、"毒蔬菜"事件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不仅让消费者产生恐惧心理,也造成相关农产品滞销,给农民带来很大损失。

  • 标签: 农药残留 欧盟标准 药袋 高毒农药 三问 安全用药
  • 简介:以多菌灵和福美双为对照药剂,测定了嘧菌酯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的抑制活性,并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嘧菌酯对该病原菌引起的扁豆纹枯病的物理作用方式及其生物动力学特性。嘧菌酯、多菌灵和福美双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0.0724、1.1344和1.2026μg/mL。施药后立即接种,250μg/mL嘧菌酯、500μg/mL多菌灵和1000μg/mL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5.61%、99.88%和81.45%;施药3d后再接种,嘧菌酯、多茵灵和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2.27%、100%和46.96%;接种36h后再施药,3种药剂对扁豆纹枯病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0.40%、95.75%和61.94%。表明嘧菌酯对扁豆纹枯病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持效性和治疗作用。在叶片基部施药后在顶部接种,嘧菌酯、多菌灵和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81%、42.09%和7.24%;在叶片背面施药后在正面接种,3种药剂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87.30%、37.00%和16.15%。表明嘧菌酯在扁豆叶片中具有很好的木质部输导和跨层转移活性。

  • 标签: 嘧菌酯 物理作用方式 生物动力学特性 立枯丝核菌 扁豆纹枯病
  • 简介:探讨了Fenton试剂对超高效除草剂溴嘧草醚(ZJ0777)的降解反应。考察了溴嘧草醚、过氧化氢、硫酸亚铁的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溴嘧草醚降解反应的影响,建立了Fenton试剂降解溴嘧草醚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溴嘧草醚初始浓度分别为0.12和0.24mmol/L,达到其降解率90%以上所需的时间分别为32和48h,而在溴嘧草醚为0.48mmol/L,反应84h只有87%的溴嘧草醚降解;过氧化氢初始浓度在150~300mmol/L范围内,浓度增加有利于降解反应进行;溴嘧草醚降解反应随亚铁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5~20mmol/L),但过高的亚铁离子浓度对降解反应无效。温度在25~45℃范围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75.34kJ/mol。溴嘧草醚的氧化降解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 标签: 溴嘧草醚(ZJ0777) FENTON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 反应动力学 ZJ0777 HIGH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拆分了戊唑醇(tebuconazole)、粉唑醇(flutriafol)和己唑醇(hexaconazole)3种杀菌剂的外消旋体,并且制备了对映体的纯品.以花生褐斑病菌Cercosporaarachidicol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an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苹果轮斑病菌Alternariamali、甜菜褐斑病菌Cercosporabeticola等5种植物病原菌为供试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3种杀菌剂的外消旋体及对映体的生物活性,比较了对映体之间抗菌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戊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戊唑醇;(+)-粉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粉唑醇;(-)-己唑醇的抗菌活性优于(+)-己唑醇.

  • 标签: 杀菌剂 对映体 抗菌活性 植物病原菌
  • 简介:日本井化学公司已决定将它的个农用化学品子公司即井农用化学品公司、Sanchu化学晶公司和Santou化学公司合并组成一个名称叫做井化学作物生命公司(MitsuiChemicalSCropLifeLnc)。合并时间从2005年7月1日算起。

  • 标签: 日本三井化学公司 农用化学品 子公司 合并 CHEMICALS
  • 简介:陶氏化学和杜邦正式宣布合并重组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并购重组无疑是国企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陶氏化学和杜邦的合并重组,为有着重组预期与合并愿望的化工企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鲜经验。

  • 标签: 合并带 杜邦 合并重组 陶氏化学 国企改革 并购重组
  • 简介:据先正达公司消息:叶枯病对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较12年前要低4倍,这意味着唑类杀菌剂的用量将有扩大的趋势,在1995年的用量为0.3升俭顷,而现在则要求为2升俭顷,即在相同的控制水平上用量增加了4~7倍。

  • 标签: 用量 三唑类杀菌剂 叶枯病 先正达公司 敏感性 增加
  • 简介: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开发成功的一种集粉碎与气流分级双重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气流微粉设备,被原国家科委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并发文向全国推广。专家认为该机的试制成功填补了国内高档粉碎的空白,达到日本进口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高档粉碎的空白可以替代进口,从而宣告我国进口微粉的历史已经结束。

  • 标签: 细度 噪声 节能型 QWJ气流涡旋微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