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提高小麦胚芽开发利用价值,将经过脱脂麦胚粉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面包面团中,通过测定面包比容、内部硬度及黏附性和进行面包感官品质评定,确定既能提高面包营养价值又不对面包品质有所影响最适添加量。经测定结果分析,麦胚粉最适添加量为3%。

  • 标签: 小麦胚芽 面包 品质 营养
  • 简介:从河南省信阳市泖河区十三里桥乡养殖场随机选取1龄左右健康无病、发育正常、人工养殖淮南猪8头和生长健康、发育正常的当地白猪4头为样本(公、母各半),集中屠宰,然后用常规方法对猪肉食用品质进行比较全面系统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淮南猪肉大理石纹评分为3.70分,肌纤维直径为14.50μm,剪切力为527kPa,极显著低于当地白猪。其他食用品质指标包括肉色、pH值、失水率、系水能力和熟肉率与当地白猪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淮南猪 食用品质 猪肉
  • 简介:阐述了影响速冻水饺品质因素,包括原料、添加剂使用、速冻工艺和储藏温度等。通过适当调整食品中各成分含量和存在状态,可以改变食品玻璃化转变温度,减缓食品内部变化,提高保存过程中质量。

  • 标签: 速冻水饺 品质 添加剂 玻璃态转化温度
  • 简介:果实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进行涂膜试验,结果表明,在15℃条件下,贮藏3个月柑橘果实失重率超过13%;在11℃条件下呼吸率最低,乙烯、乙醇和乙醛含量也最低;在5℃条件下果实外观最好;在2℃条件下果实有低温伤害,贮藏3个月后在17℃条件下放置7天果实不可食率非常高.

  • 标签: 柑橘 温度 影响 涂膜 贮藏保鲜
  • 简介:以许昌地区广泛栽培普通枇杷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1.0%、1.5%、2.0%)壳聚糖涂膜处理、热激处理(45℃热水浸泡5min、50℃热水浸泡2min)、10%女贞子浸提液处理和0.5%虫蜡涂膜处理对枇杷果实贮藏品质影响。结果表明,2.0%壳聚糖和0.5%虫蜡涂膜处理可有效抑制采后普通枇杷果实失重和腐烂,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激发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抑制纤维素酶活性,延缓果实软化进程,具有较好保鲜效果。

  • 标签: 枇杷 壳聚糖 热激 虫蜡 女贞子 贮藏品质
  • 简介:以“津优35号”为接穗,“亮砧”为砧木,进行黄瓜嫁接栽培,以自根栽培黄瓜为对照,研究嫁接栽培对黄瓜贮藏期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在(13±1)℃贮藏条件下,相比自根栽培黄瓜,嫁接栽培黄瓜采后失重率和果肉硬度下降速率更快,可溶性糖含量较低,总酸含量较高,而二者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以亮砧作砧木嫁接黄瓜表皮光亮、蜡粉消失,使果实更易失水、变软。所以,应对嫁接栽培黄瓜采后进行适宜涂膜处理,以达到保持果实品质、延长贮藏保鲜期目的。

  • 标签: 黄瓜 嫁接 贮藏 品质
  • 简介:介绍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基本理论,以凝固型酸牛乳生产为例,建立HACCP控制体系,对原材料采购、贮存、产品生产过程、成品入库等环节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并制定出相应监控程序和预防、纠偏措施。

  • 标签: HACCP 乳品 应用
  • 简介:研究了陇核3号核桃在(0±1)℃、(5±1)℃和室温(20-30℃)条件下贮藏180天期间生理与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核桃呼吸速率显著低于室温贮藏,而且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总脂肪含量以及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明显高于室温条件下贮藏核桃。低温能较好地保持核桃品级,其中0℃贮藏质量最好,但与5℃低温条件下贮藏180天期间总体上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核桃 贮藏 温度 生理 品质
  • 简介:综合分析燕麦品质、营养功能及燕麦食品开发、加工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燕麦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功能、新型燕麦食品研发方向。分析发现,燕麦富含β-葡聚糖,燕麦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合理,其多酚含量亦处于较高水平;燕麦特殊构成使其具有降低心脏病风险功能。燕麦食品开发热点集中于燕麦主食、燕麦饮料及燕麦萌芽产品,不同加工工艺对产品营养品质存在较大影响。研究认为,燕麦营养与保健功能突出,应丰富燕麦产品种类,扩大消费者对燕麦食品认同;同时优化燕麦加工工艺,进一步提升燕麦食品功能活性。

  • 标签: Β-葡聚糖 降脂 加工 创新 休闲食品
  • 简介:本文研究了在20℃贮藏条件下,1-MCP对韭薹贮藏品质及木质化作用效果。结果表明,0.5μL·L^-11-MCP可显著降低韭薹失重率及开花率,保持较高叶绿素及VC含量,抑制呼吸强度,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醇脱氢酶(CA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延缓木质素和纤维素积累。

  • 标签: 1-MCP 采后品质 韭薹 苯丙氨酸解氨酶 肉桂醇脱氢酶 过氧化物酶
  • 简介:以甘肃早酥梨为试材,研究在温度(0±1)℃、相对湿度(RH)90%~95%条件下,1%~2%O2+1%~2%CO2、3%~4%O2+1%~2%CO2、5%~6%O2+1%~2%CO2三种气体组分对早酥梨气调贮藏效果及果实品质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240d贮藏期间,三种不同比例气体组分气调贮藏均能降低梨果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强度,保持较高果实硬度,减缓早酥梨黄化,使其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其中3%~4%O2+1%~2%CO2气调贮藏效果更为显著,能较好地延缓梨果衰老,保持果实贮藏品质

  • 标签: 早酥梨 气调贮藏 品质
  • 简介:随着食品质量问题受重视程度加大,国家对食品质量检测力度也大大加强。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各地食品质量抽样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各类食品中不合格项目及其相应数据,研究分析我国2016年食品质量状况,并与2015年食品质量对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抽检26类食品中,抽检总样品数为21744批次,不合格样品数为358批次,不合格率为1.65%,总共有87种不合格项目。与2015年数据相比,2016年食品质量合格率有所上升。

  • 标签: 食品质量 抽样 分析 对比
  • 简介:通过整理和分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各地品质量抽样结果,整理得出各类食品不合格信息,研究我国2015年品质量现状,为老百姓选择健康安全食品提供参考。参考数据来自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2015年食品抽检信息总局公告,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我国24类食品总合格率为97.51%,不合格率为2.49%,粮食及粮食制品等16类食品合格率大于97%,水产及水产制品、甜品、特殊膳食食品、蜂产品、豆类及豆制品、月饼、蔬菜及其制品、酒类8类食品合格率相对较低。抽检24类食品中共有94种不合格项目,出现批次总数为946批次,其中菌落总数出现批次最高为95批次,占总不合格批次比例最高10.04%。

  • 标签: 食品质量 现状 分析
  • 简介: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普洱茶品质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本试验选取4种普洱茶(景迈山、冰岛、千家寨、混合型乔木春茶)分别自然仓储于昆明和石家庄两地,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并分析其主要内含成分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仓储环境及原料均可影响普洱茶品质变化。存放于昆明景迈山茶样中游离氨基酸和总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存放于石家庄茶样(P<0.01),而茶多酚和黄酮类含量极显著低于石家庄茶样(P<0.01),结合感官品质评定,存放于昆明茶样呈现出甜香馥郁、浓厚回甘品质特征;存放于昆明冰岛茶样中茶多酚含量显著低于石家庄茶样(P<0.05),游离氨基酸含量极显著低于石家庄茶样(P<0.01),结合感官品质评定,存放于石家庄茶样茶汤具有汤色橙黄明亮、甜醇回甘特征;存放于昆明千家寨茶样中茶多酚和总糖含量极显著低于石家庄茶样(P<0.01),黄酮类含量显著低于石家庄茶样(P<0.05),游离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石家庄茶样(P<0.01),结合感官品质评定,存放于石家庄茶样具有更为甜醇品质特征;存放于昆明混合型茶样中茶多酚、总糖含量极显著低于石家庄茶样(P<0.01),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显著低于石家庄茶样(P<0.05),结合感官品质评定,存放于石家庄茶样呈现出陈香品质特征。

  • 标签: 普洱茶 仓储 感官品质 内含成分 地区
  • 简介:以采收后大蒜鳞茎为试材,固定O2浓度3.5%,研究CO2浓度5%-14%梯度下气调贮藏对大蒜鳞茎贮藏特性与品质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不高于11%时能够有效保持大蒜鳞茎水分含量,CO2浓度达14%则加速水分散失;各处理大蒜鳞芽腐烂率和芽瓣比均呈升高趋势,以CO2浓度5%处理大蒜鳞芽腐烂率最低;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持续上升,且CO2浓度越大,游离氨基酸含量越高;大蒜辣素含量与蒜氨酸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CO2浓度高于8%时则显著抑制蒜氨酸酶活性。综合分析认为,3.5%O2+5%CO2+91.5%N2为大蒜鳞茎较优气调贮藏参数,该条件能够保持鳞茎良好贮藏特性和品质

  • 标签: 大蒜 气调贮藏 贮藏特性 品质 蒜氨酸酶
  • 简介:以新鲜菠菜和生菜为试材,使用低温加湿保鲜柜,研究了叶菜类蔬菜低温加湿方式贮藏期间叶片VC含量、失重率和色差值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加湿方式贮藏叶菜类蔬菜能够较好地保持叶片水分和叶片组织活性,贮藏5d后,叶菜中VC含量损失率低于30%,明显低于其他贮藏方式,叶片日均失重率为4%左右,而低温贮藏为10%左右,此外,叶片色差变化最小,很好地保持了蔬菜新鲜度。

  • 标签: 叶菜 VC含量 色差 失重率 感官 低温密封加湿
  • 简介:为解决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问题,将HACCP体系与质量功能展开(QFD)相结合,应用HACCP体系进行全过程控制,运用QFD获取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顾客需求项及各项权重,根据各项关键控制指标的重要度,完成预防措施质量屋构建并应用到HACCP体系预防措施和纠偏措施制定中,从而对乳制品质量安全进行控制。

  • 标签: 乳制品 质量安全控制 HACCP体系 质量功能展开
  • 简介:以青椒(麻辣四号)为试材,采用不同包装(普通纸箱、瓦楞纸箱、微孔保鲜膜)、不同运输车辆(厢式半封闭货车、普通货车)及0.5μL,L1-MCP共6种组合方式处理,青椒经6h公路运输后(厢式半封闭货车温度18~24℃、相对湿度70%~80%;普通货车温度18~24℃、相对湿度50%~60%),贮于常温条件下(温度18~22℃、相对湿度80%~85%)12d,研究不同包装与运输方式对常温贮藏青椒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经0.5μL/Ll—MCP处理、采用5层瓦楞纸箱内衬微孔保鲜膜包装、用厢式半封闭货车运输处理。能保持青椒较高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失重率与呼吸强度,抑制丙二醛含量增加,延缓膜脂过氧化进程,延长贮藏期,保鲜效果显著。

  • 标签: 青椒 包装 运输 品质 常温货架
  • 简介:我国开展淀粉改良转基因甘薯培育成功并顺利收获。这项研究主持者、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鹏研究员最近向记者透露,田间试验收获新型甘薯,是通过转基因技术改变了甘薯淀粉品质,这将增强我国甘薯育种潜力和拓宽其应用领域。

  • 标签: 转基因技术 淀粉品质 品质改良 甘薯 培育 植物生理生态
  • 简介:研究了5种保鲜剂(1mmol/L苯甲酸、0.5%氯化钙、1.0%过氧化氢、1.0%维生素C、1.0%柠檬酸)处理对新鲜切割生菜(10~15mm切割度)在3℃贮藏期间品质变化及贮藏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在3℃贮藏条件下,5种处理中,1mmol/L苯甲酸和0.5%氯化钙显著延缓切割生菜叶绿素、总酸、VC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保持了较好感官品质,贮藏到第12天仍有商品价值;1,0%过氧化氢和1,0%VC处理对保持切割生菜品质有一定作用,但处理效果略次于苯甲酸和氯化钙,商品贮藏期仅为8天:1.0%柠檬酸处理效果不明显,商品贮藏期仅为6天左右。

  • 标签: 切割生菜 保鲜剂 贮藏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