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以竹笋为原料,采用过氧化氢(H2O2)溶液浸泡、添加保鲜剂、气调包装等工艺过程制成鲜竹笋的方法.研究得到的最佳工艺为:将鲜竹笋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在35℃条件下浸渍10min,再在保鲜液中浸泡,然后用体积分数为12%的氧和4%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气调包装,在4℃条件下贮藏可放置1周以上.

  • 标签: 鲜切竹笋 加工工艺 杀菌液处理 保鲜液pH值 苯甲酸钠 抗坏血酸
  • 简介:通过对鲜甘蓝的切分、前处理、蒸烫、添加剂溶液浸泡、离心脱水、包装、贮藏等工艺点的调控,研究其对鲜甘蓝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ppo)活力、褐变度等指标观察鲜甘蓝质量变化,以确定最佳保鲜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经优化工艺处理的鲜甘蓝保鲜期可达到10天以上。

  • 标签: 鲜切甘蓝 保鲜 加工工艺
  • 简介:介绍了鲜叶菜外观品质及营养成分下降的原因,并对其生理生化反应机理,包括伤乙烯的生成、呼吸作用增强、酶及微生物的变化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鲜叶菜低温贮藏、化学保鲜、气调包装以及涂膜等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对生物保鲜、减压贮藏等新型保鲜技术在鲜叶菜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鲜叶菜保鲜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鲜切叶菜 生理变化 保鲜技术
  • 简介:以花王菜等6种蔬菜和苹果为试材,研究减压冷藏技术对鲜果蔬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减压冷藏处理技术是可应用于鲜果蔬保鲜的新技术。将果蔬原材料经减压冷藏处理(压力范围为600~3200Pa),再清洗切割加工成鲜产品,可比普通冷藏有效减缓山药、土豆和苹果等鲜产品的褐变:明显减少鲜切花王菜、鸡毛菜和空心菜的萎蔫、黄叶与腐烂,保持鲜绿叶菜的新鲜品质;切割前的减压冷藏结合真空预冷,可大大减轻鲜西兰花的黄化、萎蔫、花粒变大、脱落及切面的褐变与腐烂.显著延长鲜果蔬的冷藏货架期及冷链断链保鲜期。

  • 标签: 减压冷藏 果蔬 鲜切 保鲜 冷链断链保鲜
  • 简介:选取不同配方(万利得、施保克和小苏打)3种柑橘杀菌剂进行试验,调查各处理对罗科血橙的杀菌效果。在平板试验中,杀菌效果顺序依次是:万利得、施保克、小苏打。在果实贮藏试验中,常温贮藏48天后,3种杀菌剂防治果实腐烂的效果均较好,杀菌效果顺序依次是:施保克、小苏打、万利得。

  • 标签: 塔罗科血橙 杀菌剂 化学防治
  • 简介:测定分析迪西类型和卡里类型鹰嘴豆微量元素含量。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别测定新疆乌什县产的卡里鹰嘴豆和木垒县产的迪西鹰嘴豆中的1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比较两种鹰嘴豆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两种类型鹰嘴豆都富含镁、铁、锌、锰、镉等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微量营养元素,是营养价值极高的豆类作物,但二者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从微量元素角度分析,两种类型鹰嘴豆均具有极高的开发推广价值。

  • 标签: 迪西鹰嘴豆 卡布里鹰嘴豆 微量元素
  • 简介:以山药为材料,研究了鲜加工加速组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鲜加工提高了山药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促进了H2O2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加速了抗坏血酸(ASA)的损失,加强了膜脂过氧化作用。统计分析表明,H2O2含量,MDA含量和ASA含量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 标签: 山药 鲜切 H2O2 抗氧化酶 膜脂过氧化
  • 简介:研究了超声波结合抗坏血酸处理对鲜苹果品质的影响。将好的苹果块浸入蒸馏水或1%抗坏血酸溶液中后,用40kHz的超声波处理1min,分别记为处理US和AS。另取样品在1%抗坏血酸溶液中浸泡1min而不进行超声处理,记为处理AA。处理后所有样品均在4℃环境条件下贮藏12d。结果表明,处理AS的果肉颜色明显好于其他2个处理,表现为较高的L值和较低的△E值,而处理US和AA果肉明显褐变。

  • 标签: 超声波处理 果肉褐变 鲜切苹果 多酚氧化酶活性 酸处理 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