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松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且最具经济价值树种之一。近年来随着DNA分子标记技术发展,分子标记已经广泛应用于松树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向。本文从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等角度,评述了松树遗传进化上常用DNA分子标记如RFLP、RAPD、AFLP和SSR等应用情况和进展。在遗传多样性方面,DNA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鉴定松树种间、种内遗传多样性有效手段,并用于指导杂交育种;在亲缘关系判定方面,可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物系统演化及分类情况,揭示育种亲本选配和种质资源有效利用;在松树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构建了二十多张连锁图谱,并对其生长、材性和抗性等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获得了一些重要抗病相连锁标记。

  • 标签: 松树 分子标记 遗传 进化
  • 简介:DNA分子标记为直接从遗传物质进行育种材料选择提供了有效手段,在玉米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DNA分子标记技术不断发展,功能标记开发应用成为一个新发展方向。功能标记重要农艺性状直接相关,具有育种材料选择直接性和准确性。为了在玉米育种中更广泛地应用功能标记辅助选择,本综述简要介绍了功能标记含义和功能标记开发策略。在此基础上,对玉米中功能标记开发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玉米 DNA分子标记 功能标记
  • 简介:生物芯片技术自上个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在生物科研方面该技术起到了越来越重要作用并且得到了国内外广泛重视。本研究先对生物芯片各个主要分类进行详细介绍,说明相关原理,结合国内外近年来最新科研报道进行总结,根据该技术在测序,基因表达,抗病机理等研究巨大作用,对生物芯片技术在植物分子生物研究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实验技术方法以及研究策略上进行阐述。

  • 标签: 生物芯片 实验技术方法 植物分子生物研究
  • 简介:研究以甜瓜杂交新品种‘西州密25号’和‘西州密17号’及其亲本种质为试验材料,利用SSR(simplesequencerepeats)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并结合大田传统鉴定方法对其种子纯度及真实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18对SSR引物中筛选得到多对特异性引物可以鉴定出‘西州密25号’‘西州密17号’杂交种纯度。‘西州密25号’三批种子纯度分别为98.42%、99.41%、99.38%;‘西州密17号’种子纯度为99.22%。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与‘西州密25号’和‘西州密17号’大田植物学形态特征鉴定结果符合率高达99%以上。SSR分子标记方法可以准确鉴定出杂交种纯度及真实性,且大大缩短鉴定周期,可为开展‘西州密25号’和‘西州密17号’甜瓜新品种杂交种纯度室内鉴定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甜瓜 西州密17号 西州密25号 SSR 种子纯度
  • 简介:随着全球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及其在花卉中广泛应用,有关运用转基因技术进行花卉育种报道也越来越多,但是投放到市场上进行商品化生产转基因花卉品种却为数不多。本文在国内外转基因花卉研究综述基础上,对转基因花卉在市场化过程中所遇到问题,如重要商品花卉转化体系不够成熟、外源基因检测比较复杂以及生物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为了促进中国转基因花卉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本文认为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种质资源,分子育种传统育种相结合,加强学科沟通和国际交流是中国转基因花卉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观赏植物 基因检测 生物安全性 种质资源
  • 简介:稻米香味是稻米食味品质重要指标,而香味是受隐性核基因控制,杂合基因型不表现出香味,因此在香米育种中需要寻找一种快速、简便、准确香味基因检测方法。本实验分别设计了水稻香米基因fgr2个等位基因基因标记(InDel-E2、InDel-E7),利用这两个标记对20个香米和2个非香稻品种(品系),以及2个香米/非香米组合F1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显示,InDel—E2能检测到11个香米品种(品系),InDel-E7可检测其余9个香米品种(品系),且2个标记都能检测杂合基因型,说明本研究20个香米品种(品系)受2个香米基因控制。供试材料分子检测结果与香米基因型完全相符,因此本研究开发2对标记可应用于香米育种基因标记辅助选择和新香米基因筛选。

  • 标签: 水稻 香米基因 基因标记 开发和应用
  • 简介:水淹胁迫是植物遭受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都会带来严重影响,全面解析植物耐涝机制,对选育耐涝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以其数字化信息、高灵敏度、广泛检测范围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生物体多种功能研究。目前在水稻、玉米、油菜、黄瓜、大豆等多个物种中,已有从转录水平分析植物对水淹胁迫分子响应机制相关研究报道,这对于深度解析植物耐涝分子响应机制和加快作物耐涝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未有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水淹胁迫应用方面的综述。因此,本研究着重综述了植物水淹胁迫测序组织及时间点选择、各阶段基因表达水平、GO功能富集、小RNA功能特征几个方面,并展望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在植物抗逆机理研究应用前景。

  • 标签: 植物水淹胁迫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GO功能富集
  • 简介:引物设计是RAMP和REMAP标记分析关键,二者都使用锚定微卫星序列引物。目前已开发出多个RAMP锚定微卫星序列引物,不同RAPD引物进行扩增,得到更多引物组合。REMAP使用反转录转座子外向LTR引物和锚定微卫星序列引物。而RAMP分析采用不对称PCR循环,在PCR扩增后15个循环中,退火温度设为2个;REMAP则采用常规PCR循环。扩增产物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分离,检测时可使用同位素、银染或溴化乙锭染色等技术。目前,这两种标记技术已在作物和动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转基因植株基因稳定性分析等方面都有成功应用

  • 标签: RAMP REMAP 分子标记
  • 简介:自1902年德国科学家Haberlandt提出'植物细胞全能性'概念以来,无数中国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大量实验,从不同方面和层次对其进行验证和探索,取得了诸多有实践和理论意义成果,丰富和充实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同时,基于该理论而发展起来植物细胞离体培养技术在各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就.本文就植物细胞全能性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作了比较系统总结.

  • 标签: 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 中国 细胞培养 离体培养
  • 简介:寄主诱导基因沉默(hostinducedgenesilencing,HIGS)技术是基于RNAi而发展起来新技术,它既可以从反向遗传学方向鉴定植物病原真菌基因功能,又可以通过在寄主植物中表达沉默病原物特定基因HIGS载体,以达到控制病原菌扩展,提高作物抗病性目的。因此HIGS在研究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机理和作物抗病育种中极具应用前景。HIGS技术从报道以来在植物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其适用范围广,可以在多种病原真菌中进行应用,特别对于难培养和难以进行遗传转化真菌。并可以在植物抗病育种中发挥更大空间,为病害防治提供可靠策略。本综述总结概括了HIGS技术原理和它在植物病原丝状真菌研究最新进展,为该技术在更多植物病原真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寄主诱导基因沉默 丝状真菌 致病基因 抗病育种
  • 简介:植物原生质体是进行细胞工程遗传操作和植物育种良好材料。由于部分植物不亲和障碍和特殊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研究等方面的需要,使得植物原生质体操作相关研究变得独居优势。我们对近年来植物原生质体分离方法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原生质体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在植物遗传操作及育种等方面,植物原生质体研究将变得不可或缺。研究影响植物原生质体再生因素可能是未来植物原生质体研究重要方向。

  • 标签: 原生质体 分离 应用 进展
  • 简介:转录组连接基因组遗传信息蛋白质组,也是基因功能研究基础和出发点。单分子测序技术是近年逐渐成熟新一代测序技术,也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在转录组学研究方面较前代测序技术具有独到优势,应用前景广阔。在非模式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全长转录本获得可有力地推进相应基础研究水平,而第三代测序技术为此提供了较好解决方案。本研究就目前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较广泛SMRT等单分子测序技术原理进行了介绍,综述了该技术在非模式植物转录组学研究应用现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单分子测序 全长转录组 SMRT 非模式植物
  • 简介:以橡胶树热研7-33-97花序为试验材料,分别采取3种蛋白质提取方法(TCA/丙酮法,酚抽提法和Tris-丙酮-酚法)提取橡胶树花序总蛋白。对3种蛋白质提取方法蛋白提取率、单向SDS-PAGE电泳和双向电泳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TCA/丙酮法提取率最高(6.09±0.22)mg/g,单向SDS-PAGE电泳条带清晰且较完整,双向电泳后获得蛋白点最多(994±25),是建立橡胶树花序蛋白质组学研究体系较好方法。进一步对基于TCA/丙酮法提取橡胶树花序总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利用pH范围为4~7IPG胶条,在聚焦时间为7.0×10~4Vh、蛋白上样量为1.0×10~3μg,以及12.5%凝胶浓度条件下,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获得橡胶树花序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质量最好,可为橡胶树生殖发育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橡胶树花序 蛋白组学 蛋白提取 双向电泳
  • 简介:应用AFLP、SRAP、RAPD、SSR及同工酶等5种标记构建326个标记位点白菜遗传图谱和81个DH株系群体,采用MapQTL5软件MQM作图法对白菜叶片数单株重进行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两个不同年份试验,在10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20个QTL,主要分布在R5、R9连锁群上:控制叶片数有5个,控制单株重有15个;其中,获得两年稳定表达QTL共6个:控制叶片数有1个,控制单株重有5个;另外,估算了单个QTL遗传贡献率和加性效应,发现各QTL加性效应各不相等,各位点遗传贡献率介于9.4%~39.6%之间;控制叶片数和控制单株重QTL位点表现为紧密连锁或相似的位置,主要集中在R5连锁群上,这与二者性状表型值相关系数很高相一致。这将为白菜品种改良中产量等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大白菜 DH群体 白菜叶片数 单株重 QTL
  • 简介:《基因组学应用生物学》(ISSN1674-568X,CN45—1369/Q)是由广西大学主管和主办,公开发行月刊科学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北京大学教授朱玉贤院士任主编,广西大学教授陈保善博士和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研究所所长方宣钧博士任执行主编。

  • 标签: 《分子植物育种》 编辑部 编辑工作 作者 征稿启事
  • 简介:《基因组学应用生物学》,期刊曾用名《广西农业大学学报》、《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创刊于1982年。从2009年开始,《广西农业生物科学》更名为《基因组学应用生物学》,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中国期刊方阵",先后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英国国际农业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美国《化学文摘》(CA:JYYSAZ)、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S)、英国《动物学记录》(ZR)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收录。

  • 标签: 应用生物学 基因组学 中国期刊方阵 《动物学记录》 广西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类
  • 简介:《基因组学应用生物学》,期刊曾用名《广西农业大学学报》、《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创刊于1982年。从2009年开始,《广西农业生物科学》更名为《基因组学应用生物学》,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中国期刊方阵",先后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英国国际农业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美国《化学文摘》(CA:JYYSAZ)、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S)、英国《动物学记录》(ZR)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收录。

  • 标签: 应用生物学 基因组学 中国期刊方阵 《动物学记录》 广西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类
  • 简介: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malesterility,CMS)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基础,大量研究表明CMS是线粒体基因细胞核基因互作结果。蛋白质是基因表达产物,也是基因功能执行者,研究线粒体蛋白质有利于探索CMS产生机理。本文综述了CMS相关线粒体蛋白质研究进展,并探讨了PPR(penta-tricopeptiderepeats)基因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及对CMS相关基因表达调控。

  • 标签: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线粒体蛋白质组 PPR
  • 简介:研究对晋豆23大豆孢囊线虫抗源灰布支黑豆F3代群体共61个单株进行了ISSR分析,共检测出376个基因位点,多态性位点82个,多态性位点比例为218%。获得5个共显性位点,5个共显性位点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164。ISSR引物(GA)8C检测到3种基因型,ISSR引物VDV(CT)7检测到16种基因型。本研究表明该群体内有较丰富遗传多样性,说明灰布支黑豆是大豆孢囊线虫抗病育种理想抗源。

  • 标签: 大豆 大豆孢囊线虫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