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简称:省资源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其前身是建于1975年的“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水稻‘三系’育种队”。1976年经自治州政府批准,定名为“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热带水稻品种研究所”,为自治州科委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1989年海南建省后,更名为“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为省科技厅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2002年转制为民营研究所。

  • 标签: 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 研究方向 研究进展 民营研究所
  • 简介:DNA分子标记为直接从遗传物质进行育种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有效手段,在玉米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DNA分子标记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功能标记与重要农艺性状直接相关,具有育种材料选择的直接性和准确性。为了在玉米育种中更广泛地应用功能标记辅助选择,本综述简要介绍了功能标记的含义和功能标记的开发策略。在此基础上,对玉米中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玉米 DNA分子标记 功能标记
  • 简介:对4000条辣椒EST序列进行筛选,获得了119条含有SSR的EST,共设计出35对EST—SSR引物,占所有EST序列的0.87%。在所有的SSR—ESTs中,二核苷酸重复含量最高,其次是三核苷酸重复。GA和AGA分别是二,三核苷酸重复中含量最高的重复基元。以不育系(cytoplasmicmalesterility,CMS),保持系基因组DNA为模板,对EST—SSR引物进行筛选,首次获得Pe21、Pe26和Pe27等3对特异引物,并扩增出特异片段分别为CMSPe2160、CMSPe260、CMSPe27300.EST—SSR标记作为功能基因的一部分,可以直接揭示或反映相关基因功能,特异标记基因的一部分序列,它的应用将对进一步研究辣椒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 EST—SSR
  • 简介:稻米的香味是稻米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而香味是受隐性核基因控制,杂合基因型不表现出香味,因此在香米育种中需要寻找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香味基因检测方法。本实验分别设计了水稻香米基因fgr的2个等位基因的基因标记(InDel-E2、InDel-E7),利用这两个标记对20个香米和2个非香稻品种(品系),以及2个香米/非香米组合的F1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显示,InDel—E2能检测到11个香米品种(品系),InDel-E7可检测其余9个香米品种(品系),且2个标记都能检测杂合基因型,说明本研究中的20个香米品种(品系)受2个香米基因控制。供试材料的分子检测结果与香米的基因型完全相符,因此本研究开发的2对标记可应用于香米育种的基因标记辅助选择和新香米基因的筛选。

  • 标签: 水稻 香米基因 基因标记 开发和应用
  • 简介:微卫星标记(SSR)是分子育种中常用的遗传标记,葫芦科中仅有黄瓜、甜瓜、西瓜进行了大规模的SSR标记开发,其他作物均不同程度地面临SSR标记缺乏的情况。利用近源物种间分子标记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本研究合成源于黄瓜、甜瓜和西瓜的60对SSR标记,从中筛选出42对可用标记,对甜瓜、西瓜、黄瓜、南瓜、苦瓜、冬瓜、节瓜和丝瓜8种葫芦科作物进行验证,分析这三种瓜类SSR标记在葫芦科中的穿梭性。结果表明,42对标记中有29对(69%)能在8种常见葫芦科作物中都得到有效扩增,在5种及5种以上物种中有扩增的引物达到38对,占90.5%,表明这三种瓜类SSR标记在葫芦科作物中有良好的穿梭性,这为葫芦科中数目庞大的未测序作物提供一种切实可行、高效低成本的分子标记开发方法。

  • 标签: SSR 葫芦科 穿梭标记 黄瓜 甜瓜 西瓜
  • 简介:巨胚米富含的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具有缓解和预防血压上升的功效。本研究对江苏地方巨胚种质10217巨胚基因进行了克隆,发现其GE基因编码区有三个位点发生突变,第1090个碱基由C突变为G;第1302个碱基由T突变为G;第1467个碱基由G突变为A,提前形成一个终止密码子TGA。10217中ge基因是一个新的ge等位基因。本研究根据ge基因突变位点设计了一对共显性的CAPS标记GE-2,对10217/日本晴的F2分离群体进行分析后,证实GE基因突变导致了10217巨胚表型。本研究开发GE-2标记能区分GEGE、GEge和gege三种基因型,可直接用于ge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聚合育种。

  • 标签: 水稻 巨胚基因 分子标记
  • 简介:研究利用MISA工具筛选灯盏花基因组测序获得的462622条scaffolds,对其SSR位点信息进行分析,Primer3设计SSR引物,随机选取200对引物对60株灯盏花进行多态性扩增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灯盏花基因组中搜索到的231852个SSR位点中,二核苷酸基序是主要的重复类型,占总SSR的47.14%;AT/AT是最多的二核苷酸重复基元,占二核苷酸重复基元的74.60%,AAT/ATT是出现最多的三核苷酸重复基元,占三核苷酸重复基元的15%。PCR扩增发现,200对引物中有30对(15%)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差异。灯盏花基因组中SSR位点出现频率高,类型丰富;大量的SSR为灯盏花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候选分子标记,利于开展灯盏花的遗传育种研究

  • 标签: 灯盏花 基因组 SSR 多态性
  • 简介:研究以茄子叶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激素NAA、ZT、6-BA不同浓度与组合对白撮茄子叶外植体分化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分化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基上白撮茄子叶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部分愈伤组织能分化形成不定芽,但出愈率、芽诱导率存在明显差别;诱导白撮茄愈伤组织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NAA0.1mg/L+ZT3.0mg/L,出愈率为97%;诱导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NAA0.1mg/L+ZT4.0mg/L+6-BA1.5mg/L+AgNO38.0mg/L,出芽率为82%,AgNO3对外植体芽分化具有促进作用;白撮茄在1/2MS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80%;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出愈率、芽分化率有较大差异。本研究建立的高效稳定的茄子再生体系,为茄子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茄子 子叶 基因型 再生体系
  • 简介:枣树(ZiziphusjujubaMill.)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栽培历史悠久。长期的育种实践表明,因其落花落果极其严重、栽培品种种仁退化严重、长期的无性繁殖,使得品种改良工作进展十分缓慢。DNA分子标记技术虽然在枣树研究中应用起步较晚,但也无疑给枣树的遗传育种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枣树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QTL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等诸多领域。本文从枣树基因组DNA的分离提取和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优化开始,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枣树品种鉴定、亲缘关系的演化及分类,自然杂交群体实生后代的杂种鉴定,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分子标记技术在枣树研究中的应用尚为起步阶段,也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枣树 分子标记 研究进展
  • 简介:作为一个模式植物,烟草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RNA的提取质量,对于基因表达、基因克隆、cDNA文库建立、RNA原位杂交以及转基因材料鉴定等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至关重要。尤其在进行基因克隆及cDNA文库时,只有高质量的RNA,才能保证cDNA第一链合成的完整性。由于烟草中糖类、蛋白质及次生代谢物的含量较高,因此,在应用TRIzolRNA提取试剂盒进行烟草总RNA提取时,所提取的RNA产物中的蛋白质及多糖等杂质含量偏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TRIzol法进行了改进,并获得了高质量的烟草总RNA。经琼脂糖电泳检测,利用该方法提取的烟草总RNA,条带清晰、无拖尾现象,28S与18S的比例约为2:1。紫外吸收值的测定表明,所提取的烟草总RNA的A260/A280的值基本达到了1.9以上,说明所提取的RNA的质量较高,可广泛应用于基因的克隆及基因的表达研究

  • 标签: 烟草 RNA 提取方法
  • 简介:水稻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全国近2/3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因而,水稻稳产高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随着气候变暖加剧,高温热害已严重影响我国水稻生产及可持续发展,并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本研究综述了高温热害时间演变与空间分布特征,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从光合特性、膜的形态功能、淀粉合成与蛋白代谢及相关酶活性、激素等方面阐述了生理机制,提出了水稻高温热害调控措施,并对未来进一步开展水稻耐热性研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水稻 高温 产量 品质 生理机制
  • 简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D)是一种灾难性的病害,可使番茄产量损失达100%,严重地影响了番茄产业的发展。其病原为单链环状DNA的双生病毒科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或TY),目前尚无可靠药物能防治,对其进行防治就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该病毒的特点。因此开展本研究作者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相关文章,从病原病毒的类型,发病特征,病毒寄主,传播途径及其防治方法等方面总结出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研究动态。本研究内容既可以为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生产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 标签: 番茄 TYLCD 防治方法
  • 简介:菜薹原产中国,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特产蔬菜之一。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研究,但在菜薹上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ISSR主要是由单一引物且以重复序列为主要引物序列的PCR标记,其反应条件受模板DNA、TaqDNA聚合酶、Mg2+、dNTP和引物等因素的影响。正交试验设计能明确各因素间的互作效应,建立最优化的反应体系。本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从TaqDNA聚合酶、dNTP、引物、Mg2+4种因素3个水平对菜薹ISS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确立了适合菜薹的ISSR反应体系并在7个菜薹品种中进行了验证。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TaqDNA聚合酶1U、dNTP250μmol/L、引物0.25μmol/L、1×PCRbuffer、Mg2+2.5mmol/L、模板DNA30ng。通过梯度PCR测验,确定了适宜的退火温度。这一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进行菜薹种质资源分类、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奠定了技术基础。

  • 标签: 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Tsen et Lee)
  • 简介:由植物病毒的侵染而引起的作物减产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持久性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造成的损害,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寻快速而精准的检测方法对控制这些植物病毒至关重要。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加剧了病毒及其宿主和载体的转移,这使得植物病毒检测技术变得更加重要。近年来,植物病毒检测技术发展很快,多种多样。本研究主要综述了一些植物病毒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在植物病毒检测和诊断中的应用,包括生物学方法、血清学方法、电镜观察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中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双链RNA电泳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多重PCR,巢式PCR)、核酸序列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

  • 标签: 植物病毒 检测技术 核酸 方法
  • 简介:植物启动子是基因表达不可缺少的重要顺式作用元件,对其结构与功能深入研究不仅对于了解植物生长发育机制与防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且可为利用转基因植物工程实现基因的高效特异表达提供有效途径,以期为启动子的研究提供参考。本评述综述了真核生物启动子构成,包括核心启动子区的TATA-box、CAAT-box、起始子元件和下游启动子元件;远端区的增强子、沉默子、绝缘子元件;以及非翻译区调控元件,并对启动子分类及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 标签: 核心启动子 远端启动子 非翻译区作用元件 启动子分类 研究方法
  • 简介:本文以草莓为研究试材,对草莓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的若干影响因子如分离材料、酶液组成、酶解方式及时间、纯化时的离心力及离心时间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探讨草莓原生体分离的最佳条件,为草莓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等研究提供大量优质的原生质体。结果表明:继代5d的草莓悬浮细胞系是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材料,其次是愈伤组织,而从组培苗叶片分离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低。以悬浮细胞系为分离材料的酶液组成为CPW13%甘露醇+0.5%PVP+0.1%MES+0.5%~1.0%CellulaseOnozukaR-10+0.5%MacerozymeR-10+0.05%PectolyaseY-23;以组培苗叶片及胚性愈伤组织为分离材料的酶液组成为CPW13%甘露醇+0.5%PVP+0.1%MES+1.0%CellulaseOnozukaR-10+1.0%MacerozymeR-10+0.1%Pec-tolyaseY-23。分离草莓悬浮细胞系原生质体宜采用低速(30r/min)恒温(27±1)℃摇床振荡酶解,时间为12h。纯化时,适当提高离心力的短时间离心有利于原生质体纯化过程中产量和活力的保持,以80×g离心6~8min,效果为好。

  • 标签: 草莓 悬浮细胞系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分离
  • 简介:植物类病变(lesionmimic,LM),指在无明显机械损伤、逆境和外界病原菌侵染的条件下,植物在叶片、叶鞘等部位自发形成类似病原物侵染的坏死斑的现象。这种局部的细胞坏死属于程序化细胞死亡(PCD)。类病变突变体是研究植物PCD和过敏反应(HR)的理想材料。本综述了植物类病变突变体的特点、发生机制以及水稻类病变突变体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分析等,以期为解析植物PCD和HR作用机制及调控网络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 标签: 类病变突变体 细胞程序性死亡 超敏反应 基因鉴定
  • 简介:Gigantea(GI)是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基因,编码一种新的细胞核蛋白。研究发现该基因参与着植物开花、生理节律变化、耐逆作用等多个分子调控反应。本文综述了GI在控制植物开花、生理节律调控以及耐氧化、耐冻、耐盐碱和耐干旱等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功能与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阐述了GI在不同类型植物中功能的异同性,以期为进一步了解GI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开展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Gigantea 开花 生理节律 非生物逆境
  • 简介: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是影响玉米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决定玉米机械化收获及籽粒干燥、储藏、异地运输及深加工等环节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对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与籽粒发育时期的关系、与作物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和QTL定位研究三个方面系统性地论述,总结了选育快速脱水玉米品种的选育策略及玉米籽粒含水量的测定方法,提出了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未来研发策略,为育种者选育高产、脱水速率快的品种提供思路指导和方法借鉴。

  • 标签: 玉米 商品品质 籽粒 脱水速率
  • 简介:随着全球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花卉中的广泛应用,有关运用转基因技术进行花卉育种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但是投放到市场上进行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花卉品种却为数不多。本文在国内外转基因花卉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转基因花卉在市场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重要商品花卉的转化体系不够成熟、外源基因检测比较复杂以及生物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为了促进中国转基因花卉产业的快速健康地发展,本文认为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种质资源,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加强学科沟通和国际交流是中国转基因花卉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观赏植物 基因检测 生物安全性 种质资源